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雷 《法制与社会》2010,(36):287-287
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冲突、危机等社会问题都是交往行为的异化造成的,交往行为的异化是西方现代社会的根本病症;而克服这种病症的根本方法就是"重建理性",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法治的重要价值因素,虽然现代国家民主进程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但各国依然选择以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路径。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在提出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发掘了较有新意的协商民主论,希望通过交往行为来达到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物质交往作为其交往理论的基础,重视主体间的交往,并且以实践为主线对交往作了系统概述;而哈贝马斯则侧重在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和程序公正下,主体借助语言等工具,在平等情况下进行协调和发展。本文指出通过对比分析,有助于加深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相似文献   

4.
法律商谈就是以论辩的方式而实施的论证过程,它把司法判决的合理可接受性不仅同论据的质量相连接,而且同论辩过程的结构相连接。法律商谈的有效性取决于法律主体间法律言语行为交往的有效性。法律的合法性以及司法的合理性透过法律商谈之交往理性而实现,因此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理论,对于解决中国司法的有效性有可借鉴性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合理性是指对理性和理性主义的诉求,即理解与批判。哈贝马斯认为,合理性理论是通向社会批判理论的途径,这一主要思想集中在《交往行为理论》当中。哈贝马斯是在合理性问题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对合理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社会理论。通过对哈贝马斯的合理性思想的分析既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合理性,也有利于探讨现时期社会如何和谐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何谓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普遍语用学为何成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切入点,以及普遍语用学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强制性是法律的根本特性,这是没有异议的,但如何将国家强制性与法律承受者的自愿性统一起来,则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德国社会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了现代社会法律共同体的民主法治国理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理论社会学家、哲学家之一,本文通过对其生活世界与系统的理论的介绍,并结合生活常识进行通俗解读,力求将其建立在西欧法治国语境之上、富有建设性的理论结合到本土化语境之中。本文介绍生活世界的内涵、组成因素;讲述了系统的内涵;讲解了生活世界与系统关系,解释什么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以及如何解决殖民化问题;最后对生活世界殖民化产生的过程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9.
司法的合法性问题在于:一种法律的适用,如何既具有内部自洽性又具有合理的外在论证,从而同时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法律的正确性。当代西方的典型理论包括法律诠释学、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实证主义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相对而言,德沃金的整体性司法提出了更为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其缺乏对话层面的考虑,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独白化的困境。为此,哈贝马斯将商谈理论引入司法以解决司法判决的合法性问题,从而提出了商谈式司法的理念。就我国而言,与能动司法相比,商谈式司法具有更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经济法司法理论研究“碎片化”的现状,需要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拓补和整合;由于司法权、司法权的行使主体及其价值追求,既是司法理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理论拓补的重要路径,因而在构建和拓展经济法司法理论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研究司法权与调制权的关系,明晰法院解决“经济法纷争”与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双重司法功能,探讨法院体系及其内部结构与上述功能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以及经济法多元价值的渊源及其在司法活动中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司法权理论、司法组织理论和司法价值理论,从而构建更为系统的经济法司法理论,促进经济法领域的司法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12.
论协商性司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协商性司法是一种新的程序主义,它强调通过对话、协商、妥协实现纠纷的有效解决。在协商性司法中,正义被重新解释,即当事人所追求的是自己需要的正义,称之为"互利正义"或者"协商正义"。对话与妥协是协商性司法的基本作用机理,而程序保障则是协商性司法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3.
段厚省 《政法论丛》2020,(2):113-126
目前来看,远程审判具有实践上的正当性,而欠缺历史的正当性,在形式正当性上也不完备。我们考察远程审判的正当性时,应超越形式的正当性标准,而深入到实质正当性的层面。在实质正当性的层面,又要超越实践正当性与历史正当性的分歧,而在纯粹正当性层面来进行分析。由于诉讼在本质上乃是法律世界的主体化解异议的交往行为,因此我们应从交往行为所依赖的理想言谈情境出发,来分析远程审判的程序正当性问题。理想言谈情境要求主体的言语行为符合四个有效性要件,根据这四个有效性要件,我们可以建立诉讼程序的纯粹正当性标准。以此标准进行衡量,远程审判在程序上大体符合纯粹正当性的要求,但是也有个别具体障碍需要消除。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领域是一个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空间.在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使承载舆论的公共领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导致了"公共领域的第三次结构转型".2009年以来,多宗演变成影响性事件的司法案件表明,当下中国的司法恰逢公共领域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变奏,其运作的过程和裁判的结果深受舆论的影响甚至左右.为了在舆论与司法之间培育起健康的关系,必须既保障开放的舆论空间,又保障依司法独立运行,并通过司法的透明化赢得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liberative constitutional models of Bruce Ackerman and Jürgen Habermas. It argues that Ackerman's version of democratic dualism sets strict normative distinctions between constitutional and ordinary political deliberations. As a result, it ignores everyday political processes and citizens' ordinary public deliberations and is unresponsive to ongoing social changes in a liberal pluralist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Habermas's discursive constitution defends a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itutional and ordinary politics. It provides a better model of a continuous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that is more open to new social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中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恒 《现代法学》2002,24(3):35-44
本文对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检测 ,指出了其与自由民主秩序的内在关联。在深入分析了合法性证明水平的现代性蕴涵及哈耶克的知识观后认为 ,宗教对自由民主秩序的形成及合法性的证明仍有积极的功能和实质的意义 ,自发 (自由民主 )秩序的内在规则的正当性先于交往对话而存在 ,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对话的形式条件无法承当合法性证明的重负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 The author outlines limitations of the explanation capacity of Habermas's Discourse Philosophy, because of its problematic presuppositions. The main topics discussed are: (i) the legitimacy of legal systems; (ii) Habermas's concept of democracy; (iii) his theory of justice. Legitimacy cannot be based only on discourse processes, but it has to be defined by international law. Discourses in society are essential for democratic systems, but the discourses by themselves do not guarantee the optimal result as discourses may be disturbed by deceptive propaganda, by prejudices or by wrong political slogans. It is not convincing that discourse procedures guarantee impartiality and justice nor that in discourses better arguments always prevail.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concerns how one may theorize a social justice of communication.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theory of democracy cannot neglect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at, indeed, a social justice of communication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discourse ethics of Jürgen Habermas’s “deliberative” theory of democracy. The socio-political analyses of communication in John Stuart Mill and Karl Marx are examined as precursors to Habermas’s position because they are useful for setting off the unique synthesis of the liberal and critical traditions that Habermas develops. Such a social justice of communication shows how the communicative medi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an ameliorate the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the solidarity of group membership by communicatively empowering individuals under conditions of mutual respect and equal dignity.
Martin MorrisEmail:
  相似文献   

19.
基本权利体系是现代民主法治国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宪政得以成立的前提。在法哲学史上,对于基本权利的发生学,有两种对立的观点,那就是权利天赋论与权利国赋论,哈贝马斯以主体间性和商谈论为基础建构了其沟通行动理论,并以其作为支点重构了基本权利体系,他的基本权利观可称为权利互赋论,这种理论实现了对经典法哲学权利发生学争论的超越,进而为其重建现代性未竟之事业奠定了法律政治领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洪波 《政法学刊》2013,(5):118-122
社会正义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分担责任、安排社会地位、及社会资源分配上符合正义的原则。社会正义观理论要求政府公平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新型的社会正义观要求政府职能由过去注重政治统治职能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警察权的职能也必然随着政府的职能转变而转变,弱化政治镇压职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由监管者走向服务者。这种职能的转变将对警察维护社会秩序,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并最终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