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北京市全面推广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2005年6月,北京市下发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广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意见》(京发[2005]7号),确立了建立信息化(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以及系统建设的具体内容和任务分工。文件结合北京城市建设管理的现状,提出年内首先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  相似文献   

2.
城市经营是目前地方政府改革的热点与中心环节,是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分析了城市经营的本质、内涵与特点,并考量了国内外城市经营的现状与模式,从把握城市经营理念,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经营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建立城市资产经营的有效机制,搞好土地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建立城市建设市场化运作机制,保证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商业运营,建立公正、宽松、便利、舒适的城市软环境等七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城市经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指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实现城市精细管理。北京市海淀区自2006年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工作以来,建立了海淀特色的"3+1"模式和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区域城市管理水平。当前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加强海淀区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一、海淀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现状目前,海淀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主要在城市管理领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正2005年,北京市按照建设部《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广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意见》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建立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市、区两级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是衡量该地区城市灾害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该系统包括灾前预警能力评价、灾中应急能力评价和灾后恢复能力评价等三个分系统以及12个子系统,并用综合评价表对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规模和速度稳步推进,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受到空前的挑战,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解决城市管理中环境问题的出路,在于建立起全过程的城市环境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环境。未来城市全过程管理体系主要应包括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后期跟踪管理三个阶段,最终实现生态城市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的加速,“新北京,新奥运”对首都北京城市运行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管理必须依托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为此,建设、培养一支适应首都今后城市运行环境管理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并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才保障长效机制,是今后首都城市运行环境管理的战略决策之一。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1日,天津颁布实施《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以政府规定的形式确立了城市管理的目标和各项工作分配,明确了政府职责,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为统领城市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天津提出建立市区两级数字城市管理系统,不仅是对城市管理理念、模式、体制和机制的重要创新,更是城市管理效能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社区发展是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居环境、城市文化、城市人文生态的主要载体。在中国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城市社区受到了重创,新的社区还没有全面建立。党中央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的号召,给当代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关注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梳理了社区的定义,揭示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社区被破坏的现实,提出城市治理过程中要注重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创新社区管理与发展的方式,为科学社会管理、建立和谐城市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城管暴力执法频出、城市管理与小摊贩如何和谐并存、是要建立"大城管"还是取消城管……围绕这些事关城市管理的热门话题,本刊邀请了8位人大代表做客,与我们一起探讨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愿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作为2008北京奥运合作伙伴城市的青岛市,加大城市建设步伐,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城市建设“硬”环境日新月异的同时,政府管理城市水平如何便成为能否推动城市更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民革青岛市委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出发,在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提案,着力打造城市发展的“软”环境,引起了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民革青岛市委在有关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调研中发现,青岛市城市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如:重建轻管,由于缺少建管合一的管理体制,造成建设和管理脱…  相似文献   

12.
江门市城市管理体制碎片化表现在行政区域划分不平衡,管理资源的碎片化,管理与服务职能的碎片化,产生了严重的权、责不对称。应整合碎片,建立"一级政府、一杆到底"的城市公共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智慧城市发展对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建设智慧城市浪潮,为解决城市规模过大、资源匮乏等城市通病提供了契机,同时,智慧城市发展的着眼点也由原来狭义的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城市转变为广义的倡导建立系统协同生态智慧城市体系上来。这一过程中,智慧城市作为整体系统,在获得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的SMART模型抓住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五个核心要素。大连的智慧城市建设应从SMART模型的五个方面,即发挥软件业与信息产业的优势,建立完善应用平台,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构建智慧环境做好服务等,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进而全面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经营 ,是指将城市当作市场经济的一个单元来运作 ,在讲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 ,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实现资金自我积累、循环利用的一种建设城市的手段。长期以来 ,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只讲规划、建设和管理 ,走的是财政投入、行政事业管理的路子 ,没有将城市经营的理念引入城市建设和管理中 ,致使政府投入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 ,城市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一、实施城市经营的必要性城市经营的主旨就是将经营意识自始至终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通过对城市土地、地域空间、城市资本及其它…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城市管理中物联网应用效应在推动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对城市管理的变革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传统的城市管理组织体系及运行模式已成为城市管理创新的阻碍。为破解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物联网时代的城市发展,需要对其做出相应调整:在组织体系方面,可以合并某些部门、增设综合协调部门和数据分析部门、成立临时工作小组等;在运行机制方面,可以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调整信息传递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牵头建设的市政管理系统案例介绍,引入和谐化城市管理系统新模式的概念.总结了系统:运行的经验:城市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素质还有待提高,和谐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和谐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设想:基于和谐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奥运城市运行保障系统;推广网格化模式,实现应急、非应急相统一;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热线到12319,实现公共服务一号通;建设北京市市级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推进行业管理网格化试点;打造移动公务平台,方便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18.
郑丽娜  路瑶 《人民论坛》2015,(8):235-237
城市建设需要公众参与。生态城建设道路上由于专家评价机制的缺陷导致政府管理职能出现异化,环境维权也存在主体资格缺位问题,同时,城镇化与城市生态化并行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建立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众参与形式和内容个性化区域化等都是实现公众参与、政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和健全城市应急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应急机制是城市有关管理部门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和制度安排。文章从我国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政府行为能力的重要体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立和健全城市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城市应急机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通过上海、广州等地的实践经验,指出当前城市应急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蒋贵凰  宋迎昌 《前沿》2011,(12):117-119
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城市管理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从恢复、适应、发展到逐步完善的历程,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体制的完善决定了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必须在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财税、金融与投资、城乡统筹、节能环保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从细节上规范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