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0,(10):44-44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人大监督公开有利于保障人大代表和公众的知情权,激发公众关注和参与人大监督的热情。从实践来看,人大监督公开存在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和明确、代表和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公开的载体较为单一、公开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应该如何有效作为,监督本级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监督公开?  相似文献   

2.
刘静 《公民导刊》2010,(10):50-51
近年来,忠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在加大监督公开力度、拓展监督公开领域、创新监督公开方式上下功夫,全力打造"阳光"人大。  相似文献   

3.
公开是监督法的重要原则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监督法明确规定,监督公开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重要原则。监督法从三个层面规范监督公开。首先是总则规定了监督公开原则。该法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  相似文献   

4.
公开是监督的前提,检务公开是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的有效途径。就检务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检务公开的发展定位和实践方式、创新检务公开途经等问题进行研讨,有利于检察机关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司法公正,促进检务公开工作日趋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5.
信息公开是法律监督的前提,没有信息公开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监督。然而,对法律监督者来说,被监督者拥有某种信息优势:把哪些信息拿出来公开,在多大程度上公开,往往由被监督者说了算,而监督者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行使法律监督权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要说重大法律决策的背景信息,就连纳税人本该有权公开获取的政府信息、裁判文书,都缺乏全面正常的公开渠道。  相似文献   

6.
监督法明确规定,监督公开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重要原则。人大常委会监督公开由此而成为一项义务性要求。监督法总则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分则有5个条款对监督公开进行了具体设计,主要内容体现在: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7.
《人大研究》2013,(3):48-48,F0003
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公开征集2013年监督工作议题 近年来,甘肃省山丹县人大常委会为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改变了过去由人大常委会会议确定监督议题的习惯做法,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连续三年公开征集新一年的监督议题,增强了监督工作的公开性、民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013年该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向电视台、报纸发布公告和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公开征集监督议题.截至目前共征集到监督建议议题22条.  相似文献   

8.
新论集萃     
《浙江人大》2011,(12):56-57
公开是丈量人大监督的标尺天平,能称出人大履职的分量;公开是标尺,能丈量人大与人民之间是否有距离。只有将人大监督工作公开,才能真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宪法赋予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的权力,其自身行使监督权  相似文献   

9.
《监督法》明确规定,监督公开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重要原则。人大常委会监督公开由此成为一项义务性要求。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大网等媒体实现了监督计划、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等面向社会公开。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应从制度跟进、完善机制、定期督察等方面依法全面推进监督  相似文献   

10.
人大视野     
《人大研究》2013,(3):48-49
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公开征集2013年监督工作议题近年来,甘肃省山丹县人大常委会为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改变了过去由人大常委会会议确定监督议题的习惯做法,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连续三年公开征集新一年的监督议题,增强了监督工作的公开性、民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013年该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向电视台、  相似文献   

11.
监督公开对各级人大常委会来说,是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机遇与动力,人大监督公开要实现"四个转变":从事后公开向全程公开转变,从单向公布向多维互动转变,从随意无序向规范常态转变,从间接公开向参与体验式公开转变。  相似文献   

12.
《监督法》明确规定,监督公开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重要原则。人大常委会监督公开由此而成为一项义务性要求。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大网等媒体实现了监督计划,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等面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度监督计划初稿形成后,两次征求相关委员会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常委会监督议题。特别是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市民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向社会公开征集常委会监督议题,是创新人大工作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绍喜 《政策》2013,(11):57-5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推进权力公开  相似文献   

15.
营口市鲅鱼圈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监督公开工作,不断探索新时期人大监督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四公开”,努力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保证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公开透明,提高了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审计报告公开,审议意见见报,执法检查报告现身媒体……明年1月1日以后,人大常委会监督采用类似的公开动作不再单靠勇气和魄力了,因为《监督法》已经把“阳光监督”写在法律文本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监督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公开是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罗文岚 《桂海论丛》2011,27(3):95-99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正式实施三年来,在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监督体制等方面依然存在着阻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障碍。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化之路:一是必须是在公众参与的现代法治立法模式下,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为立法目的,用法律的确定性和规范性重构我国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二是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落实的关键,在于加强来自于行政权外部的人大监督、司法监督与民间力量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许广义 《辽宁人大》2007,(11):17-17
辽阳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关于监督工作公开的规定,采取三项措施,解决了公开什么、如何公开、何时公开三个问题,使人大的监督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公开和透明是监督法确立的重要原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随着《监督法》深入实施,监督公开的范围和空间将不断扩大,监督公开将步入常态。  相似文献   

20.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随着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的深入实施,贵州省赤水市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监督公开原则,在拓展监督公开广度深度、创新监督公开方式方法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助推了赤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