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原有的部分行政范式已不再适应WTO的原则要求。为重构与WTO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要求相适应的政府行政范式,必须变革原有的暗箱行政、区别行政、随意行政、命令行政、低效行政等范式,实现向透明行政、非歧视行政、依法行政、服务行政、高效行政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 ,对我国交通行政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必须树立交通依法行政的新概念 ,完善与WTO规则相衔接的交通法规体系 ,树立法在交通行政中的绝对权威 ,用法规规范交通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后 ,最受挑战的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职能转变滞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WTO对其挑战更为突出而紧迫。为了应对WTO的挑战 ,地方政府必须顺势对其行为进行变革和调整 :地方政府管理行为模式由社会型取代全能型 ;地方政府管理行为方式由规则导向取代权力导向 ;地方政府行为操作要阳光化 ;地方政府行为过程要更多地接受司法监督和审查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的中国公共行政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将是全面而深刻的 ,其中包括对我国公共行政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 :为我国公共行政改革提供新的动力机制 ;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政企分开 ;推动公共行政向公平化发展 ;加强政府法制建设 ,实现依法行政 ;努力提高公共行政水平与能力 ;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实行开放行政。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依法行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入WTO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主要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审查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我国依法行政的水平,以适应入世后政府行为法治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经过 15年的艰苦谈判 ,我国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入世”为我国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但同时也对我国特别是我国政府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带来了挑战。我国目前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对WTO ,我国政府很有必要加快政府的行政法治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大踏步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在这一进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将面临一系列变化和挑战。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企业行为更加市场化,而最大的挑战则是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的挑战。WTO的重要特点是为各成员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一个整体法律框架,即WTO规则。WTO规则规范了每一个成员国政府对经济和贸易的管理方式,这对于加入WTO的各成员国的行政管理理念、制度、方式和手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它迫切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由于我国正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如何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受冲击最大的政府管理部门,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行为是依法进行的,完善的行政立法既是履行WTO协定的成员义务的要求,也是规避风险,利用WTOF规则发展自己,保护自己的要求,本文在分析WTO对行政立法行为的要求和我国行政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立法行为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了完善和改进行政立法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对我国的政府行为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各级政府应当积极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规范政府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促进政府行为的科学化、法治化和公开化。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将对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产生巨大的影响 ,政府治理方式将面临全球化形势的冲击。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应对加入WTO的现实挑战 ,通过加快法制和市场规则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等改革措施 ,使地方政府行政改革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市场化 ,并最终以建立高效、廉洁的竞争和服务型政府为其目标。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将会对我国经济法制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立法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在经济立法方面,我国将根据WTO国际规则和已作出的承诺,相应修改及增加经济立法的规定,受影响的主要是外贸立法和外资立法领域.在法律适用方面,这种影响体现为国内法院和行政机关如何使WTO国际规则在国内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2.
WTO的基本法律制度、法律的“趋同化”等必将给我国的司法带来重大影响。WTO的一系列规则所体现的公平、公正、公开等价值取向 ,也必然促进我国司法观念的深刻转变。为此 ,检察机关必须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公开意识等一系列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两大法系有着逐渐融合的趋势,我国行政法学界在制定法传统浓厚的大环境下,也逐渐认识和了解行政判例制度.虽然现阶段行政判例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正式法源,但是就我国目前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若将行政判例确认为我国行政法的正式法源,将会极大推动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亟需制定一部行政程序法典,对行政权力的运行加以程序规制,防止权利滥用,增强行政相对人的民主参与。 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以公正为主、效率为辅的法典,立法模式应当是实体程序合一型、类别型、复合型的行 政程序法典。  相似文献   

15.
公共行政权力是同行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关系密切的最基本行政要素之一。它最主要以人民、法律和职能为基础和渊源,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形成十五项基本的行政权。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有较大的片面性,无法适应现代服务行政,也阻碍了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的发展。因此,对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把行政法律关系置于人民与国家、国家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运用宪法、法理的基本理论以及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畸形生长的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是重构行政法理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管理 ,在预防和控制犯罪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加入WTO后 ,流动人口将出现 :流动区域范围呈跨国性 ,问题流动人口增多等五方面的特点。但传统的“社会化”管理流动人口模式存在着不足 ,必须制定全国统一的“专门化”流动人口管理法规体系。建立“专门化”流动人口管理的机构和专职队伍 ,建成流动人口管理全国统一的网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政府法治建设成绩显著,并在逐步向良性化方向发展。由于我国依法行政的提出到实践时间还不长,政府法治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与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行政法治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当前政府法治建设亟待从转变观念、健全行政法制、调整和规范政府结构和权限、加强行政程序法制建设、创新行政执法机制体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活动及强化行政监督等方面针对性的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治包含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两种形态,相应地,法治行政也展现为形式意义的法治行政与实质意义的法治行政。行政主体对相对人拟作出不利决定时应当依据一定的合法性或正当性理由;行政程序抗辩权的存在与运行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针对行政主体所持的理由是否真正合法或正当而予以有效抗辩,从而有力促进了形式意义的法治行政与实质意义的法治行政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与WTO 规则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基本目标在于,推进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分权政府和民主政府的制度建设,这四个要素乃是构成政府善治的最为重要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