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09,(8):19-19
1949年4月24日夜半,解放军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率兵团部进驻南京。担任警备南京的任务。 第一次进入这样大的城市,战士们出现了些违反纪律的事情。在接管总统府时,有的战士将总统府走廊和办公室中的红地毯剪成小块,做成垫子,用来睡觉。还有的战士不会使用自来水龙头,水流遍地,不知所措。有的战士将战马赶进总统府西花园的水池中洗刷。有的战士跑到办公室拿来花瓶甚至痰盂盛水,还有的战士居然在水池中捞鱼改善伙食。  相似文献   

2.
在战斗前线,几个战士躲在猫耳洞内喘息着。他们一个连的战士冲锋了几次,都遇到敌人猛烈火力的抵抗,阵地没有夺回来,战士也只剩下这几个。其中有个叫林峰的战士。每次战斗的空隙,他都要在日记本上写下几句话。旁边的战士探头看了一眼,只见他写着:“妈妈,我……”火光便熄灭了。天刚放亮时,我军的全面大反攻开始了。林峰冲出掩体,  相似文献   

3.
海燕 《党风建设》2000,(3):17-17
我们身边有不少防癌“战士”,我们要多加留意,调节饮食习惯,与这些“战士”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4.
22、风趣而真诚的爸爸听老人们讲过这样一段往事:当年,爸爸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同战士们在一起,与他们接触,和他们谈话拉家常。他一会儿问这个战士是什么地方的人,一会儿问那个战士是什么时候参加队伍的,再问家里还有什么人……他和战士们说得贴心、打得火热。因为爸爸那时常爱穿便服,人们都觉得爸爸随和,有的战士看爸爸身材高大、魁梧、有力气,又不认识他,便认为爸爸是个老百姓,是个民伫。一次行军,他走在战士们中间,有一个战士走累了,就对爸爸说:“你帮我扛会儿枪吧”爸爸冲他笑笑答应了。把战…  相似文献   

5.
奉调毛家湾 1963年12月中旬,我刚刚过完20岁生日,就被批准入伍,光荣地成为河南省洛阳总字352部队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服役的三年中,我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三次立功受奖。由于表现突出,1966年10月,我被调入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处任警卫战士。  相似文献   

6.
他胸埋弹头,却仍旧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他明明就是郭建光的原型之一,却拒绝别人将二者对号入座。他打起仗来雷厉风行、脾气暴躁,甚至会嚷嚷要把谁拉出去枪毙;不过,嚷嚷归嚷嚷,他对战士却关心备至。行军时他帮战士扛枪、宿营时他帮战士打草鞋、挑脚泡,俨然一位慈爱的家长,就连级别比他低上好多级的小战士,也敢抢他的旱烟斗……  相似文献   

7.
一个战士们喜欢的英雄 金敬迈,1930年生,南京人。1949年6月,他在武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金敬迈长得机灵,记性又好,被挑进了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  相似文献   

8.
从一个“文盲战士”成为共产党员,又经过革命军队大熔炉的锤炼。最终成为享誉全国的“战士作家”,他就是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的作者高玉宝。  相似文献   

9.
丁金栋 《党史纵横》2008,(11):47-47
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后,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还编入了中小学课本并拍成了电影。然而,高玉宝“战士作家”的来历却鲜为人知。一次,高玉宝与笔者闲聊时,讲述了他的“战士作家”来历。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对全团战士党员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感到,虽然大部分战士党员在团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机智脱险     
《世纪桥》2012,(4):61-64
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怎样识别敌人的欺诈而脱险,是抗联将士经常遇到的事。周保中临危不惧、机智脱险的故事,让身边的抗联战士无不称道。抗联战士陶雨峰是那次脱险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12.
家住闽侯县南通镇泽洋村的志愿军战士郑玉锟.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 郑玉锟讲起抗美援朝的往事,很激动。 1951年6月,郑玉锟报名参军,1952年9月入朝,被分配到步兵连。1953年9月的一天晚上.在一场激烈的阵地战中,担任抢救员的郑玉锟听到坑道旁一名战士大叫“好痛”.急忙跑过去.发现这位战士的腿已被打断了.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2,(10):60-64
1.母亲般的体贴 抗联领导人在生活上与战士一样,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所以他们像对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循循善诱,关心战士的成长和进步。母亲般的体贴这是抗联女战士孙萍对周保中的赞誉。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2,(10)
1.母亲般的体贴 抗联领导人在生活上与战士一样,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所以他们像对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循循善诱,关心战士的成长和进步。母亲般的体贴这是抗联女战士孙萍对周保中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3,(11):1-1
一位新闻前辈曾经这样形容新闻工作者,他说:新闻记者是“前进大军的积极参加者,是一个战士,而且是最前线的一个哨兵。”如今,我们这样的战士、哨兵,已经有了一支浩浩荡荡几十上百万的队伍。  相似文献   

16.
《党建》1998,(11)
“抗洪英雄”高建成8月1日晚8点,33岁的空军高炮某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和连长奉命率领官兵前去湖北嘉鱼县洲湾抢险。临近大堤时,堤坝突然决口,洪水迎面扑来。高建成指挥战士自救,将几名不会游泳的新战士一一转移到树上。他脱下自己的救生衣给新战士穿上。一个巨浪...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5日凌晨3时,四川都江堰灾区。已连续战斗59个小时未合眼的一名少校警官正组织消防救援战士换班,一位妇女突然抱住他的腿:“求求你,救救我公公、婆婆和弟弟吧,他们还埋在里面!换战士不要紧,必须由你于队长来指挥,我才放心啊!”望着这位妇女哀求和信任的眼神,本应换班的警官毅然带领另一批战士投入新的战斗。  相似文献   

18.
细节的魅力     
《实践》2013,(10):38-39
一个细节,使你怦然心动,泪流满面;一个细节,使你深受感动,经久难忘。 一块补丁1961年,春暖花开时节,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到广东视察,住在从化温泉.一天清晨,少奇同志在住地散步,他走剑岗亭前与警卫战士攀淡起来。那时正过苦日子,浮肿病患肯不计其数。少奇同志问警卫战士是哪里人?家人能否渡过难关?警卫战士告诉刘主席他是湘西人,然后脸露悲包,闭几不言了。  相似文献   

19.
文萃苑     
《先锋队》1994,(2)
文萃苑毛主席含泪吃窝头解放后,毛主席要求在他身边工作的警卫战士回家探亲时,都要把家乡的真实情况向他报告,他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战士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工作能力;二是能使自己了解全国的真实情况,并说还能使自己从战士那里学到一些知识。一次,马维探...  相似文献   

20.
王自然 《支部生活》2011,(12):52-52
在武警云南总队有这样一位大学生干部,入伍12年间,通过写信交流感化了一个个曾经有情绪波动的战士。战士家长的3000多封回信,又使他与战士、家长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下带兵心得和带兵日记共28本,曾荣立三等功一次,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一次被评为总队“优秀四会政治教员”,受到各级嘉奖10余次,他就是武警云南总队二支队十一中队指导员付新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