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发新闻     
Υ缍稀Kё藕⒆?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多年来,在这条特殊的战线上,他们经受了无数次生与死的严峻1942年,王文夫妇与假扮的母亲在北平考验,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所经历的痛苦和磨难早已超出了女性所能承受的范围。现在,他们的孩子,一个鲜活可爱的生命瞬间从她的面前消失了,让她怎样去面对自己的丈夫!在乡亲们  相似文献   

2.
王奎章 《春秋》2009,(2):44-45
早就想写一篇为地瓜请功的小文,实在是它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太重要了!它与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与我的生命,与我的家庭以及周围的人们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我每每想起它,看见它,就不由自主地陷入地瓜情节.想起儿时围着锅台等着去喝母亲做的地瓜粥的情景,想起那些与地瓜有关的艰难岁月……  相似文献   

3.
哲学界多年来一直认为,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就是互相包含着对方的成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下面谈一点我的不同看法,向大家请教。我们先从具体事例研究起。有的哲学教材在讲到矛盾双方互相渗透时说,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就是生中有死,死中有生。成年人每天大约有1—2%的细胞死亡,又有大体相等数量的新细胞产生,这就是生与死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其实,这是生命有机体在生存过程中发生的生与死的局部性的互相转化。局部性的互相转化本身并不等同于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相反,活细胞为什么会转化为死细胞,却需要由生与死的互相渗透来说明。因此,我们对互相渗透问题应该有另外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魏建章同志已经去世20年了。我经常想起他,深深地怀念他。  相似文献   

5.
怀念朱蕴山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朱蕴山老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然而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每当想起朱老与我的爷爷许继慎深厚的感情,想起那年去北京与老人的见面,我便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6.
秋思     
转眼在统一战线工作已20年了,许多帮过我、教过我的老统战,至今记忆犹新,每每想起,感怀颇多。  相似文献   

7.
太行情思     
清明时节,天气阴凉凉的,我裹着被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想起侯香莲这位曾经朝夕相处的老大姐,想起为共和国的建立付出生命的同志,心中泛起一阵心酸,一阵骄傲。香莲大姐是全国妇联一位1937年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山西人,全国著名女劳动模范申纪兰就是香莲大姐发现和推荐的。  相似文献   

8.
《时代潮》2003,(23)
全国悼念20名烈士 在衡阳特大火灾事故中,湖南衡阳消防支队的官兵不畏艰险,视死如归,奋力疏散群众,使数百名群众安全撤离,无一伤亡,但20名官兵却被倒塌的楼房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官兵们表现出压倒一切的英雄主义气概。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诺言,弘扬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谱写出一曲烈火中的英雄壮歌。  相似文献   

9.
今天有了科学技术的慧眼金睛就可以看穿宇宙星空的大小就可以探测原子基因的疑团但是我们却依然无法计算出一个人生命的能量也无法知道一位科学家的心灵究竟会有多么辽阔的空间于是我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想起了邓稼先二十八年整整二十八年他隐姓埋名把生命的种子播进了大西北浩瀚的沙漠播进了辽阔的青海高原与风沙同行与冰雪做伴他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着祖国强盛的根基他用科学登攀的足迹叩响了荒原边陲的每一座高山这里看不见故乡的花溪石径听不到妻儿的殷殷呼唤在他面前摇曳的永远是如豆的灯光如血的夕阳漫漫的黄沙袅袅…  相似文献   

10.
看到“大学生应如何尊重生命,承担义务”这个主题,我想起了已故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小桔灯》。  相似文献   

11.
谢泳 《同舟共进》2011,(4):59-61
人生有许多奇特经历。个人生命与那些完全不可能发生关系的人和事最后联在了一起,事后细细想来,必有某种因缘。我虽不是佛教徒,但有时想起自己一生中所遇的事,还是不免很感慨。  相似文献   

12.
“小心啊,别摔倒!”这是一个女生柔和的声音。二十年过去了,我却在不经意间常常想起它。如果说,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拥有一份长久的感动,那么,普普通通的这句话一直以来都像细细的甘泉一样,滋润着我有时候变得坚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如水的女人     
正国际三八妇女节,这个属于女人的节日,总让我想起如水的女人,想起那一片孕育生命的,柔软且坚韧的水!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是啊,女人如水般洁净清雅,却不嫌泥的污浊,而似飞蛾扑火般去滋润泥,水和泥共舞着水乳交融,那是爱的升华,一起孕育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是的,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是孕育和滋养生命的源头和源泉,  相似文献   

14.
热爱生命     
广敏 《人民政坛》2014,(3):36-36
“在你们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人世间到另外一个世界,感谢各位朋友的关心与厚爱,我在西去的路上遥祝各位朋友健康长寿,永别了。”盖军衔的“赠言”与其说是跟亲朋好友的深情告白,毋宁说是一个生命达观者的告别“仪式”。这不禁令人想起蒙田的一句话:“告别人生,我毫不惋惜,热爱生命,才真正感受不到死之痛苦。”  相似文献   

15.
我从部队转业地方工作将近三年了。但我仍常常回想在部队20多年的往事,想起那些使自己难以忘怀的事。我在部队多次完成重大工作任务时的记忆和多次立功的记忆,都是难以忘记的。但这些又不能算是我最难忘的事情,最难忘的是我在1996年9月初的一次新疆边防之行,每当想起这事,我仍是思绪万千……1996年,中央军委授予总后勤部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二大队“模范学员二大队”的荣誉称号。该大队被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确立为当年全国与全军的重大宣传典型。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宣传报道,奔赴新疆追踪采访四医大毕业学员。我们采访组先乘飞机到乌鲁木齐再…  相似文献   

16.
戴永夏 《春秋》2009,(2):23-25
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萧军辞世已经20年了。每当看到他在1979年6月10日寄赠给我的亲笔题签的照片,便想起当年拜访他的情景,以及这张照片折射出的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17.
题记: 这里述及的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摩托车祸,车损人伤,经抢救,垂危的生命危险了。然而,面对生死界上一个生命的呼唤,在我们的生活中,展开的是一场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的抗争和搏斗…… 面对街头血泊中一个垂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父亲还健在。只是今天,当我重温这些文字时,他已经离开我们半年了。我时常在夜晚,想起安睡在家乡小山头的父亲,想起依依不舍守着那个简单的家的母亲,想起他们几十年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我会感动于我们父辈婚姻的纯粹与牢不可破。感动,想念,以至于泪下……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英雄。他们在危险来临时冲锋在前,在大灾大难面前挺身而出……用逆行的背影擦亮忠诚的本色,传递着以生命守护生命的坚定力量。大战大考,淳火成钢。这一抹逆向而行的藏蓝色身影,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用血肉之躯托举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千钧重量,以无悔坚守诠释着“我是警察我先上”的忠诚之魂。这一抹逆向而行的藏蓝色身影,在守护生命的战斗中燃尽了自己,迸发出撼动人心的灼灼光华,凝聚起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我们不禁追问,这份逆行而上、向死而生的勇气,到底源自哪里?  相似文献   

20.
生命延续     
之所以记得王建毅,是因为去年中秋节前夕他对我说的一句话“我选择禁毒专业,是想延续我爸的事业!”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很久。一个男孩,在他11岁时遭遇父亲为缉毒而献出生命之后,20岁的他,高考后毅然选择了警官学院,并且选择了禁毒专业!在后来的日子里,每每想起那个长得黑俊的大眼睛男孩时,一种透彻心底的感动就会涌向心头,久久弥散不去。今年是建毅的父亲王世洲离开人世的第十年,清明时节,天空一如以往清明般飞起了绵绵细雨,于是,我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写下这份感动,写下这段关于生命、理想以及禁绝毒品志愿的延续的故事。离别!离别在我的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