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河南兰考调研中,在村警务室向民警了解农村治安情况时指出,希望他们恪尽职守、热情服务,为维护农村稳定、保护农民利益多作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对新农村和谐建设产生重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从社会和谐的视野来探讨农村治安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破解农村社会治安的对策。合理认识解决农村治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能够找出一套合理的方案,完善农村治安法律规制,为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农村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进而推进社会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业执法中易发渎职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荣奎 《法制与社会》2010,(13):67-67,76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一支高效的农业执法队伍,健全农业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执法中的渎职犯罪也日益突出,不仅损害了农民群众利益,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衣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08,(16):51-51
我国有9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和谐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全国和谐稳定的基础。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从维护全国社会稳定来看,没有农村的治安稳定.就不可能有全国的治安稳定。近年来.中国农村按照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部署.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农村治安混乱地区工作,目的就是以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引擎主攻点,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的一条合乎国情的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我国农村的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下,进行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精准扶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变化,我国的农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村的社会治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社会治安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的社会秩序,建设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加深警民关系交流,对我农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农村现状着手,分析农村治安问题,通过典型案例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农村治安问题,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做好农村治安工作 保障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因素还很多,其中,农村治安问题就是一个既复杂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农村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各种刑事犯罪增多,群众缺乏安全感。近年来,农村各种刑事案件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一些严重刑事案件又得不到及时侦破,个别不法分子得不到有效打击,群众缺乏安全感。尤其是侵财性和侵权性案件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农村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天长市政协对农村治安工作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影响农村治安主要原因”的调查栏目中,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党和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关心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疆地处祖国西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多种语言文字的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由于地域、历史、自然环境等多方面条…  相似文献   

7.
农村治安问题,是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努力实现农村治安状况的全面好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农民手里没有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的质量、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笔者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农村一线,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我认为要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并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农民增收缓慢应是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和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十五”时期,“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新格局。在灞桥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下一个开局之年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开启中国农村发展改革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对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伞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作为肩负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的检察机关,必须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工作的服判息诉职能作用,妥善处理各方利益,积极维护稳定和谐大局,为营造适宜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的治安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因此正确处理农村社会的治安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华安县地处山区农民、山民居多,故本文以华安县故意伤害案件为切入点,通过对该县故意伤害案件现状的分析,以期寻求一条降低农民故意伤害案件频发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农村文化的发展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江淮法治》2014,(7):42-45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省各地迅速发展,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户提供农资供应、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信息、交流服务等,较好地推动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等诸多问题.实践证明,引导农民走联合与合作之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地位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郁奇 《中国公证》2009,(6):12-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以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权益保护为政策主线,为新时期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广大农民的心愿,农民群众对党中央的这一重大举措,举双手赞成。但一些人把“好经”念歪,搞一些脱离实际的“跨越发展”和“样板工程”等。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不少,但有一个问题是很根本的,就是新农村建设贵在“实”。新农村建设贵在“实”,开展建设就应因地制宜搞好规划。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差异比较大,这两点,应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确定目标、制定政策、选择发展途径的根本出发点。新农村建设从这个实…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十三亿人口有九亿在农村,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大事。中共中央、国务院2006年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人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扩大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把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将农村普法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新一轮城市化进程的开始,大规模的征地工作也拉开序幕。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失去原有土地,进而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以河南洛阳地区为例,通过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现状的研究,找出一条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路径。同时,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维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立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征地制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1.两高分别出台护农新规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人民法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级法院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目标,依法调整和妥善化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出台《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见》,提出4项举措,打击危害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犯罪。2.最高法院出台适用仲裁法司法解释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在确定仲裁协议的效力时,司法解释坚持了尊重当事人真实…  相似文献   

20.
张力 《行政与法》2010,(3):41-44
在我国,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事关全局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才能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本文以吉林省长春、吉林、白山、松原四个地区部分市县为样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帮助农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的建议,以期对省委、省政府制定全省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