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重要价值,第一在于它的一次性,每个人只有一条命嘛;第二在于它的基础性,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关于生命是人生和社会一切价值的基础,我归纳为四句话: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尊重生命是法治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对生命美好的种种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本质是自我完善性,自然的本质是自我否定性。生命的实质就是不断的创造和生成,这就构成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将科学融入生命,从根本上改变生命的原生态,从而提高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给科学注入生命,生命给科学带来无穷的动力和魅力。没有生命的科学哲学往往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应构建一种以生命为本体的科学哲学,使这种新的科学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是关乎生命追问、生命成长、生命探索的心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根本。透过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空洞化、浮躁化、刻板化的障碍与误区,从辅导员工作视角切入,提出情境的"生命"体验、省思的"生命"叙事、对话的"生命"互动等策略,使大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生命、感悟生命,建构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怀生命是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要以培养具有积极的生存方式,具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为己任。教育要正视人的存在,尊重人的发展,开发人的潜能。要让生命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为此,当前高等教育应当研究和重视生命教育这一重要课题。生命,是人类最珍贵也是最脆弱的东西,如同费尔巴哈所说,“生命是人的最高宝物”。生命价值是人类千百年来一直探索和追求的永恒主题。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终极…  相似文献   

5.
“生命价值”在哲学语境中.它是一种关系范畴,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生命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命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生命价值包含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生命的个体价值,是个体的生命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生命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生命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生命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生命意识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自杀自毁、校园暴力、浪费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生命意识和生命本质理解的淡薄使很多生活在象牙塔之中的天之骄子以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是当今高校生命教育的滞后,因此,笔者从当今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入手,探究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从而呼唤高校教育向生命价值回归,进而提出强化高校生命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命与生活     
在我的文字里,经常会区分两个语义:生命与生活。那么,什么是生命,什么又是生活呢?生命是我们所由自来;生活是我们的发展延续。生命是立身之本;生活是存身之道。生命只能体验,是一帧帧定格的离散画面;生活可以经营,一分一秒汇成连绵的长河。生命渴求灵性;生活遵循理性。生命因执着而舍弃,在舍弃中固守一份执着;生活因珍惜而拥有,并在  相似文献   

8.
李颖 《党史文汇》2005,(10):54-55
“个人的生命最长不过百年,或长或短,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不是真生命。大问题是什么?真生命是什么?真生命是个人在社会上留下的永远生命,这种永远不朽的生命,乃是个人一生底大问题。社会上有没有这种长命的个人,也是社会底大问题。”这是陈独秀在1920年1月发表的《欢迎湖南人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加强大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生命观是毛泽东关于"人"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人生哲学。从思想渊源看,毛泽东的生命观受到马克思主义生命本质思想、近代西方生命价值思想和中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的影响,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三个具体维度。在毛泽东的生命观体系中,辩证唯物主义生命实体观是其主体与核心,自由平等生命价值观是其重要内容,舍生取义的生命伦理观则是其底色和支撑。这三个基本维度内在地蕴含着其生命观"真理性与价值性"、"知与行"、"个体与群体"高度统一的逻辑及特点。毛泽东生命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生命的态度、精神和思想,在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盘点人生     
珍爱生命,每个人都在默默地为生命打工,进行着不间断的“储蓄”,使每一个生命都变得辉煌,珍爱生命,每个人都在静静地理性思考,审视着人生的轨迹,使每一个生命都赢得尊重。“吾日三省吾身。”这应该是珍爱生命的典范。 人生是一种境界。“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  相似文献   

12.
人民公仆的生命是一个有价值的的名词,他应该对人类、社会、他人作贡献。把生命的长度、高度、宽度三者融为一体,才是人生生命的丰富丰满和精美精彩,才是具有层次性和统一性的三维立体型的价值观。倾注生命代价的奉献,最能称出使命的重量;耗尽生命能量的追求,最能彰显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周恩来对生命宽度拓展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5,(11)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本文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偏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严重缺陷等方面,深刻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漠视生命、生命案频发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高校要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生命教育纳入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命教育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略论“90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0后”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要加强生命意识教育,促使大学生理解生命之真;加强生命和谐教育,引导大学生遵循生命之善;加强生存信念教育,教育大学生追求生命之气;加强生命幸福教育,促进大学生感受生命之美;加强生命责任教育,激发大学生践行生命之责。  相似文献   

15.
生命哲学:哲学人学的基石和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生命哲学是哲学人学的基石和核心,因为自觉自为的生命是人的基本规定性,是人的最高价值;劳动实践是人的自觉自为的生命活动。本文所主张的生命哲学和劳动实践哲学是内在统一的。通过研究生命哲学,我国的人学研究将走上一条卓有成效地“认识你自己”的智慧之路。  相似文献   

16.
汤丽芳 《求实》2012,(10):81-84
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在基本目标与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和高度统一的。真正树立起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实现对于生命之本体的逐步回归,并在此基础上进而认识和解读生命的本真意义,是生命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新新说法     
◆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关于生命◆人做坏事不令我奇,我奇的是做了坏事而不害羞。做了坏事不害羞也不令我奇,我奇的是此类人还有把坏事说成好事的本领。——《格列佛游记》作者斯威夫特语  相似文献   

18.
感悟读书     
<正>人从出生那天起就有两个生命,一个是物质生命、一个是精神生命。物质生命需要饮食、睡眠、锻炼滋养,精神生命则需要知识、文化、信仰培植。一个人如果只有物质生命而没有精神生命只能算是行尸走肉,故历代先贤都极其重视精神生命的修养。书籍记载和传播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如何读书也成为读书人关注的课题。我认为读书收获在书外,要靠心灵去感悟。  相似文献   

19.
应当加强生命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生命的研究,就其内容和意义而言,理应和自然生命的研究一样,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即生命文化.生命文化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文化生命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生命的意义,其中包括生命意识、生命关怀、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生命尊严.创立生命文化,不仅必要,而且可以说已经相当紧迫.  相似文献   

20.
生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实施生命关怀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视野。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生命关怀缺失的现状,指出重视生命关怀教育的紧迫性与必然性,提出了实施生命关怀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