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晓翔 《证据科学》2002,9(4):193-19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2年9月1日生效,<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同时废止.本文无意介入有关<条例>的一些重大论争的讨论,仅就如何贯彻落实<条例>,做好<条例>与<办法>的衔接工作,谈一点个人的"杞忧", 愿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取代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同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第4条第8项规定了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对于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终于在2002年4月初与公众见面了,这部令 世人注目的行政法规,无论是在其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过去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 下简称为<办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细化了一些具体规定,从而增强了可操作性.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孙东东  刘瑞爽 《证据科学》2002,9(3):131-133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4月4日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并将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时废止.<办法>运行了十多年,既不能有效保护医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有效保护患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阻碍医学的进步,影响医疗行业的声誉,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条例>对<办法>作了重大补充和修改,它的出台将使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条例>与<办法>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从如下7个方面对<条例>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5.
彭雪元 《证据科学》2002,9(2):76-77
国务院最近通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在原<医疗事故处理办 法>的基础上,几经修改,终于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 称<证据规定>)实施后出台了.经粗略比较研究后,笔者以为,<条例>的规定意义重大 ,却又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6.
王平荣 《证据科学》2002,9(3):133-135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1987年6月29 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将同时废止.医患关系问题,将在一段时期内上升为社会热点问题的顶峰.由于医疗纠纷容易引起社会同情,加之当事人的渲染,个别媒介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和炒作,有的公安人员认为"纠纷在先,闹之有因"不能按<治安管理处理条例>严肃处理.有的患者、家属聚众冲击、打砸医院,围攻、侮辱、威胁、殴打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一些地方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干扰.医疗纠纷已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医患关系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并于今年9月1日即将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 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 ,即"知情同意".但在具体的医疗活动中,怎样才算做到了知情同意?<条例>仅作了 一般原则规定.那么,根据什么标准可以说医务人员向患者提供的信息是充分的或合适的? 根据什么标准可以说患者已经知情?对此,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的体会,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田斌榜 《证据科学》2003,10(2):65-6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规定较好地规范了医疗机构对医疗风险的责任与义务,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较以往更趋合理;但也存在某些缺陷和理论误区.如<条例>第49条第2款的规定就有悖于形式逻辑的一般原则,有悖于过错责任的侵权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不利于强化医疗机构对医疗风险的注意义务.探讨、澄清这些问题 ,有利于医患纠纷的正确处理.审判机关在调处医患纠纷时要正确适用民法原则和<条例> 规定,要全面审查技术鉴定资料.人民法院技术鉴定机构在医疗事件技术鉴定中要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思罕 《证据科学》2002,9(4):197-199
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了,其前身就是<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与分析,指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进步之处,并就其存在的争议也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4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后,有人对《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二款“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感到困惑,因为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是事故也予赔偿的情形。200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第一条规定:“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对此,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此项规定是否与《条例》相冲突?面对纷繁复杂的医疗纠纷,如何把握《条例》和《通知》的精神,有效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营造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为此,有必要就医疗事故与医疗损害进行法理学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志华 《证据科学》2003,10(1):24-26
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审理过程中,医疗机构往往将损害后果的发生归因于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此达到免责的目的.198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3条曾规定,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并发症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未做出明确规定.因此,临床医生对于并发症的发生是否应当免责产生了疑惑.那么,并发症是否应当属于免责事由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新<条例>与1994年2月1日施行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相比,较核心的变化是:新<条例>取消了"婚姻登记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的做法,结婚改由当事人作无配偶及与对方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签字声明.事实表明:这种变化,已经或将会对中国公民中的内地居民(以下简称"中国内地居民")申办"领事婚姻登记"手续产生影响.为此,借<中国公证>一隅,笔者从婚姻制度的历史沿革人手,漫谈本人所了解的领事婚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卫生部:你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十条有关问题的函》收悉。经研究并征求国家计生委的意见,现答复如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对发生在1990年3月29日的从宏香事件没有溯及力,繁昌县卫生局不宜受理从宏香关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争议处理的申请。根据国家计生委于1990年  相似文献   

14.
王文革 《证据科学》2004,11(3):215-218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取代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同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第4条第8项规定了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对于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  相似文献   

15.
4月3日从河南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今年5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是在国家颁布<就业促进法>以后,全国第一个针对就业工作出台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6.
谈《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修订的部分内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贾小宁  周艳 《知识产权》2004,14(1):25-30
1995年7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于同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条例>经过几年的执法实践,在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海关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使得修改<条例>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1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条例>的修订草案.本文拟就修改<条例>的部分内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已于2002年2月由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国医疗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是在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基础上补充修改后制定的,适应实际需要,符合中国国情。该《条例》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疗秩序,尤其是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该条例对医疗事故作了明确界定,将医疗事故定性为过错责任事故,凡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及常规…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条例>在保障促进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也将推动上海的金融法制环境建设步八了深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公开之配套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有很多,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不相衔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显然,单靠一部<条例>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担当政府信息公开的重任的,还需完善的配套制度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18日,<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得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