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尉 《传承》2012,(9):1-1
何为风气?风气是道德修养,品格举止。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为官从政者的品行如草上之风,官风引领民风。讲党性,须养浩然之气。孟子言,浩然之气,"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为官,应道义垂范,厚德载物。心为气之源,力为气之用。加强党性修养,要大气谦和、正派公道、严谨细致、团结和谐。  相似文献   

2.
德是立身之本,更是为政之基。古训有曰:"道德,一忠、二勤、三廉、四公"。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塑造勤政为民、节俭务实、团结律己、清正廉洁的形象,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德行修养,做到以德育人、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带人,才是化解改革进程中的诸多矛盾,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现实之举。  相似文献   

3.
《政策》2013,(5):30-31
<正>近年来,省统计局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过程中,以开展"中青年干部学习论坛"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实干之风、创新之风,引导中青年干部立足岗位、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躬身实践,造就了一支充满学习热情和创新活力、具有实干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青年干部队伍,有效地促进了统计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无立"。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注重紧紧抓住"德",一切围绕德,改造思想修养德,不断提升和升华德的品质、品格、品位,让德成为核心价值观之基、之本、之魂,这样我们才能把核心价值观培育好、践行好、落实好。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它源于中华优秀文化之  相似文献   

5.
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关键在“官”,关键在“官德”,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因为良好的“官德”可以教育、感化、激励人民群众,从而使我党有效地实施以德治国。古人说得好:“君子之德风,庶民之德草,草随风倒。”就是强调当政者的道德在老百姓中的教育、感化和激励作用。我党历来把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搞好思想作风建设看成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国家安危和人心向背的一件大事。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每一个党员都以身作则,我们一切都好办了。”江泽…  相似文献   

6.
养生先养德     
如今国家实施“以德治国”,社会崇尚“以德为首”,个人健康也当行“以德养生”。倡导“德养”,道理有五:  相似文献   

7.
高阳  郭春领 《传承》2010,(12):20-2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作为执政党,加强党员"德"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德治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德治党体现党的建设先进性,以德治党具有引领性,以德治党具有"毖后"性。因此,需要有效、科学地加强以德治党。  相似文献   

8.
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之本。新时代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必须加强理论修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加强政治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加强纪律修养,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加强作风修养,祛除"四风"顽疾。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作为执政党,加强党员"德"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德治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德治党体现党的建设先进性,以德治党具有引领性,以德治党具有"毖后"性.因此,需要有效、科学地加强以德治党.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什么是"五星级医生"?医学的人文教育有多重要?何为"有温度的医学抚慰"?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何维认为:"不管是希波克拉底誓言,还是中国医学中‘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理念,都是在倡导医学的人文教育,倡导尊重生命、以德为先的从医哲学。这种倡导对于我国目前重技能轻人文的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医学教育不能偏离了人文的轨道而走入技术至上的误区。毕竟,生命短暂而神圣,而有温度的医学抚慰才能让生命更美好。"  相似文献   

11.
沈小平 《楚天主人》2011,(11):42-43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和导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体现了我们党对干部德才关系认识的深化,进一步突出了德在选人用人中的地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全面把握、深入贯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以德政、德教、德法并举为主要内容,它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等伦理精神,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天,继承和发扬传统德治思想的优秀成果,挖掘传统德治思想的当代价值,对我国实施“以德治国”方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日,兖矿集团鲍店煤矿被命名为山东省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两家煤炭企业之一。该矿从2001年开始就确立了“以德治矿”三年三步走的工作思路,把“以德修人、以德育岗、以德优风、以德和家、以德建区、以德创誉”作为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道德启动年、道德教育年和道德升华年有序展开,保证了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基层治理中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反映在文风中表现为文山会海、文牍主义、"文抄公"等。治理文风中的形式主义,要正本清源,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克服本领恐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完善监督考核机制、问责与激励并行,以好的党风倡导优良文风。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10,(9):49-50
近年以来,山东省胶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农村“五化”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以“洁净之风、德孝之风、互助之风、学习之风、和美之风”为主要内容的“五种新风”推树活动,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化与提升,探索出了一条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儒家法律思想所倡导的"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春秋决狱"与"亲亲相隐"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家法律思想对于现代法制建设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进一步完善德的考察办法、提高考察质量、准确考察识别干部的德,树立讲"德"、写"德"、做"德"的良好导向,对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报怨以德"是老子的主张,但其本意义并非"对有怨者施以恩惠以消弥怨恨"。"德"应该理解为"道德"而非"恩德"。"以德报怨"的本来意义与"以直报怨"一样,应该是按照对事理是非曲直的正确理解来对待怨恨。孔子以"直"释"德",是使用声训的释义方式解释老子的本意并澄清当时已经出现的误读。  相似文献   

19.
王凯 《传承》2009,(14):78-79
洋务运动时期,由于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培养外交人才和加强海防的需要,以及"中体西用"理论的指导等,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始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制度实践之先河。虽然此制度的封建属性还不可避免,但它在客观上却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丛威青 《人民论坛》2011,(11):64-65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思想,充分体现出"德"在干部考察中的重要性。应在准确把握人民需求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德的评价,将人民群众评价干部的德贯穿于干部工作全过程,真正做到工作方向正确、发展目标清晰、成效认可广泛,充分体现党的领导干部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优秀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