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思想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现阶段是各种问题汇集的矛盾多发期,多种文化价值观念相互交错,既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型价值观的确立与繁荣,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高,又有各种有神论等错误思想日益泛滥,蛊惑人心。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倡导包括无神论思想在内的科学精神。互联网已经成为今天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作为一个平台,既为无神论的宣传创造条件,也为有神论的传播提供便利,有神论泛滥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大负面影响,需要针对网络的特点,采取各种措施,让无神论的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论五四时期无神论与灵学鬼神思想斗争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18-1919年间,中国思想界开展了一场关于鬼神主问题的辩论,这场新旧势力间斗争也是我国古代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之间的斗争在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这场斗争维护了科学的尊严,推进了思想解放,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爱莲  邹玉香 《前沿》2011,(22):26-28,183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的最高形态,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哲学指导、思想保证、文化动力等作用。目前,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面临一系列困境。如社会各群体对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认识上存在盲区、有神论思想的存在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有神论思想的普遍化致使社会不同群体精神家园的迷失等。探析以上困境,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对无神论与有神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指出,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就十分激烈,虽然形式不断变换,但一直没有止息过;作者还对当前少数青年相信迷信和邪教的表现形式、特点、后果与原因进行了透视,随后提出加强对当代青年的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贤人政治"思想是儒家所提出的治国方略之一,其从儒家的核心点"礼"、"仁"出发,构建了一个逻辑的统治体系,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贤人政治"思想的提出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在当时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并对历史的前进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宗教生态景观当代中国晚近30年,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民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交往源远流长。原始马来人就是从中国云南或西南地区迁出,是南岛语民族的一个来源。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初这段时期,马来半岛南部地区虽尚无统一国家出现,但中国与这一地区的交往已然密切。而1403年马六甲王朝的建立使中马交往更加的频繁。16世纪初以后至19世纪初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入侵亦没有阻断中马的交往。中国与这一地区交往的光辉历史,是中马关系史上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对十九世纪初以前的中马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钊 《学习与实践》2007,(4):136-142
中国古代哲学家都有强烈的尚“道”意识,强调尊道、闻道、学道、修道、得道、传道、循道。但具体到不同学派、不同思想家对“道”的理解,则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从实质上看,“道”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典型的模糊哲学范畴,正因它模糊,所以各家各派都可以对之作出自己的阐释。以儒、墨、道、法四大学派而论,其所持的“道”,都有其特定内涵,值得我们作认真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从有了对神的朦胧的概念,也就开始了人类对"神的存在与否"进行着的上千年的反思."有神"、"无神"的争论在传统的中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仅是涉及本体论、认识论的范围,同时还着眼于"形神关系"、"宄天人之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国历代无神论思想与有神论思想斗争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近代启蒙思想家,即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向工商资产阶级过渡要求的无神论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无神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等几个发展阶段,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戚卫红  杨明 《求索》2012,(1):230-232
伦理作为一种规约性文化,其形成和发展经历着特定的轨迹。在传说时期,原始伦理与原始宗教混沌统一在人类的古老意识中,经过发展形成为殷商时期的天命伦理观,伦理被笼罩于宗教之下,借助宗教信仰的力量发挥着规约的功能。到西周时期则发展形成为宗教政治伦理观,周人的自主性开始觉醒,人们开始自觉地体认和系统地思考盘亘于人类生活之间的伦理关系,并自觉地进行礼的设定,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伦理作为一种明确的文化形态逐渐与宗教脱离,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无神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两种文化现象之间,除了存在对立和冲突之外,还有统一和协调的一面。从文化的视角看,无神论与宗教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文明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和人文内容。无神论与宗教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表达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宗教与无神论可以求同存异,结为盟友。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深入开展宗教与无神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国立 《求索》2011,(5):133-135
生死天命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纪昀也提出了他的天命思想。本文试图从"自古无不死之人"和"生死由命"两个方面探讨纪昀的生死天命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近在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利用问题时提到:他发现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艺术里面有玉器,而西方没有。他说:“玉器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观念。”费老提出的这个课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索。这里就个人所知,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15.
徐翼 《人民公安》2013,(24):4-4
我们正走到一个开启“中国梦”伟大时代的新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16.
中文 《中国减灾》2008,(8):29-29
自古以来.我国涌现了许多民间慈善家。他们以个人名义进行慈善义举,或是大商人.或是地方官员.以自家的资财资助贫困和孤病之人.  相似文献   

17.
吴心 《黄埔》2009,(3):56-57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代印度,其创立者释迦牟尼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同时代人,百年后佛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对恩格斯的无神论思想进行提炼研究极具现实价值。恩格斯的无神论思想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哲学结构,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认识上的应用及其实践价值共同构成恩格斯无神论思想之哲学结构。立基于对世界本体的把握,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思维和历史唯物论观点认识宗教和有神论问题,并将之运用于社会实践。他还提出了辩证的生命观以启迪后人。这一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不仅奠定了今天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的基础,也为我们今天制定宗教政策、做好宗教工作、处理好各种宗教关系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杨显 《新东方》2011,(6):55-58
汉代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文化现象,就是在汉代出现了无神论和有神论的争论。扬雄、桓谭和王充是宣扬无神论的重要人物。他们无神论的思想、方法和依据,不仅在汉代无神论史上大放异彩,而且对整个中国无神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孙扬田宋云高(一)中华民族是起源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多元一体结构。本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充分证明中国这片大陆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早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就生息着各具特色的不同人类。新石器时代,原始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