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启红 《传承》2011,(12):48-49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但都普遍存在实效性不强、针对性不够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切合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双主体育人"模式,对提高实效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4)
目前,高职生就业选择存在区域偏好,大多数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到经济发达、交通方便、条件优越的地区就业,导致一定程度的就业紧张和就业不平衡现象。我们应在学校教育中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实行就业指导全程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学生合理确定就业目标,加强学生的就业耐挫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群体政治信仰“边缘化”问题的调研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昀之  胡涵锦 《前沿》2010,(4):88-90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采取发放调查问卷、课堂调研等方式所得出的有效数据,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模糊,对政治信仰的认识、态度与国家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反向运动或摇摆不定的现象,即政治信仰"边缘化"问题。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角度,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形式对辽宁省在校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显示,新时期辽宁省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出现了新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薛艳 《就业与保障》2023,(9):133-135
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职劳动教育仍存在认知偏差、劳动教育资源缺乏、课程中劳动教育要素融入欠缺等问题。文章对高职劳育培养路径进行探索,建议在劳动价值观树立、劳动教育方法论基础上,构建多方协作的运行机制,整合家庭、社会、企业、志愿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多元化劳动教育形式,构建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及合理评价体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漠视自身生命,伤害他人、缺乏公德心、破坏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对待生命问题上出现的错误行为,要纠正这些错误行为,首先就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呢?一、生命教育的内涵要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生命教育。笔者认为,生命教育是对生命关怀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引导  相似文献   

7.
朱剑昌 《湖湘论坛》2007,20(6):109-110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专业实践锻炼和专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流于形式、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缺乏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在社会实践中加强高职生思想教育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使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产生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教育阶段,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要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就业方向。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将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既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让学生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择业就业,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邹苏 《前沿》2012,(24)
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是影响或妨碍社会生活,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期望予以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社会问题是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因与价值规范失灵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社会问题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应树立正确的“社会问题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功能,拓宽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渠道,并重视新媒体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付晏昆  付小平 《思想战线》2011,(Z1):369-370
"三生教育"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组成。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目前研究和推行三生教育成为广大职教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对在高等职业学校中开展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作了探讨和思索。  相似文献   

11.
牟新博  郝玉玲 《前沿》2014,(11):188-189
依据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知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多元社会。“协商对话”式的教育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为我们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辟了新思路。进一步地探索“协商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提高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是一种中高职贯通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必须立足自身长学制、跨学段、连续性的实际特征,按照贯通性、整体性和职业性的原则进行一体化建设。为此,文章从“四维”聚力构建劳动教育一体化目标体系及内容结构、“四方”联动构建家校企社一体化育人格局、“四化”并进构建劳动教育一体化实施体系三方面探讨了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以期推进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的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德育工作微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最近几年,我国网络快速发展,对上网学生的影响很大,导致部分上网学生主体性丧失。网络德育工作是适应上网学生主体性回归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也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党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利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需要。做好网络德育工作,我们必须帮助上网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意识,建立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上网学生进行道德自律,尽可能对学生实现人文关怀,并对上网学生进行创造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刘颖  白雪 《前沿》2014,(23):151-153
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现状,本文深入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理论,结合高职特点,分析了构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动态评估模式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探索构建了更适合高职院校的,以学生自评为主,学校及社会他评为辅,动静态相结合,滚动循环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动态评估模式,以期在今后的教育评估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变动,既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在一定范围内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并对现存政治生态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政治信仰的危机。如何在一个处于重大转型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效实现政治信仰的整合和重建,无论对现实政治还是其未来发展都将产生深刻影响。为此,需要从政治信仰的发展方向、研究范围、传播载体、实现路径等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祁刚 《青年论坛》2002,(2):76-77
2 1世纪人类将全面迈向信息时代。互联网将走入千家万户 ,并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院校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作为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改善了我们的教育手段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同时也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 ,认真研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 ,发挥其优势 ,克服其弱点 ,引导学生自觉地利用互联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邹益胜  孙忠良 《传承》2013,(9):32-34
湘西红色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时期湘西人民努力拼搏、不断奋斗的精神文化象征。弘扬湘西红色文化,将高校教育与红色精神的传承相互融合,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提高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政治信仰教育是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要在全面分析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政治信仰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丰富政治信仰教育内容、把握政治信仰教育规律、优化政治信仰教育载体等三方面进行思考,才能更充分发挥政治信仰教育的作用,从根本上保证学员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因学生生源与普通本科学生生源的差别,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自身的规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一方面因为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相对与本科要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一般从事着一线的工作,并且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容乐观之处等的客观存在,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有一个常态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素质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理性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