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 毛泽东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选秘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有学问”。胡乔木被选用,起因于毛泽东看了胡乔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发现“乔木是个人才”,所以点名要调胡乔木当秘书。胡乔木来到毛泽东身边后,在正确掌握毛泽东思想和起草中央文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夏,毛泽东南巡中在回答丁盛“胡乔木是什么样的人”时说道:“胡乔木曾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2.
周涛 《传承》2009,(18):16-17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科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苗瑞丹 《前沿》2011,(12):62-64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出了开创性探索和重要贡献。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宣传方式的通俗化和多样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这些探索对于当今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科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梁柱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要不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关系中国革命兴衰成败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早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全...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11)
毛泽东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样也实现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这就是产业革命基础上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这一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使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国。现今很多研究者只研究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而对毛泽东及其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新文明中的贡献研究较少。这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论者所尚未见者。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在建国前坚决反对教条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适应革命的客观需要,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而在建国后则把马克思主义某些理论教条化,力图使实践适应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受挫折。分析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经历了三次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现在,这一事业仍在继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从毛泽东开始的,是毛泽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开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大新的理论形态。这一理论形态的伟大历史成就,不仅使它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旗帜,也深刻启示着世界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新探索。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其胜 《传承》2007,(5):42-43,45
毛泽东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从理论内容、理论形态、理论应用、理论推广等方面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框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具体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哲学——毛泽东哲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泽发 《传承》2008,(8):40-41
党的十七大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历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宝贵经验时,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置于十条宝贵经验之首。这表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欲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所做的历史性贡献方面的研究,乞求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其胜 《桂海论丛》2010,26(5):7-11
毛泽东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点在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其结合点在于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其生长点在于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其落脚点在于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以上逻辑进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蕴涵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3.
苏宇 《人民论坛》2012,(17):174-175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突出表现为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飞跃,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有机结合。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杰出贡献突出表现为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引领中国革命正确方向,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杰出贡献突出表现为注重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向群众学习。  相似文献   

14.
赵秉峰 《前沿》2011,(20):25-27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做出了举世公认的特殊贡献。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于本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和方法,提出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毛泽东中国化实践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历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宝贵经验时,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置于十条宝贵经验之首.这表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叉.本文欲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所做的历史性贡献方面的研究,乞求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术界对"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进一步深化研究这一问题创造了条件,但是对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个体条件和历史经验以及其他思想倾向对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而且近年来又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行再思考,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留下了空间.因此,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在分析"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深化研究的思路作一些探讨应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毛泽东从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坚持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等方面阐释了坚持理论创新的基本内涵,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汲取群众智慧等方面阐释和践行了坚持理论创新的主要途径,表现出坚持理论创新的高度思想自觉。实践探索方面,毛泽东还十分注重通过分析国内外形势、研究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开展社会调查、反对“左”右倾错误等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形成了带有历史和个性特点的理论创新路径。毛泽东坚持理论创新的思想、实践、成效和经验,为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勇于进行思想斗争、着力解决现实问题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率先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哲学上的总结和论证;确立、倡导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路子;在理论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原因,从主观上说,主要在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顽强的奋斗精神、优良的学风、优化的知识结构、杰出的创新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入思考、精辟分析和独到见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毛泽东思想不仅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而且为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精准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提供了理论观照和学理支撑,也在方法论上为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建勇 《理论月刊》2006,2(12):16-18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用具有突出的特点。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角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规律,给人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