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人体工程全手掌纹捺印盒。方法根据人手骨骼解剖学特点 ,借鉴传统掌纹捺印盒构造原理 ,通过改变捺印盒的捺印面结构 ,使之成为符合人手生理结构的弧面结构 ,从而达到完整捺印的效果。结果捺印出完整清晰符合检验或存档要求的全手掌印。结论适用于手印样本的收集。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油墨捺印方法是在纸制捺印卡片上让被捺印人的手蘸取油墨,进行平面和滚动捺印,许多年来一直被基层侦查和技术部门所沿用,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导致捺印指纹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1)侦查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不掌握指纹捺印技术要点。(2)夏季人体汗、油脂分泌旺盛,冬季低温干燥,人体汗液油脂分泌少,油墨易凝固;女性和年龄较小者的指纹纹线细浅;重体力劳动者指纹纹线被严重磨损;干皮肤者指纹汗液少,油墨粘附难。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书写捺印笔由广西梧州市公安局谭国清同志发明并获国家专利(专利号90204298·*),并已交厂家生产。该笔集书写记录,指印捺印、放大观察3种功能于一身,轻便实用,是公安、检察、法院、保卫等涉及法律事件人员必用的工具,经广西、湖南省公安厅刑科所及梧州市干警试用,反应极佳。此笔亦适合于老年人及财会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4.
指纹是指手指末节掌面,由于真皮乳头突向表皮生发层,所表现的波浪状凹凸皱襞。 每个人的指纹均具有如下3种特性:一是高度特异性,即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这被近百年世界各国指纹档案管理、查对和指纹鉴定所证实。即使是一卵双生子,尽管他们的血型完全相同,但因指纹遗传的复杂性,他们的指纹也不完全相同。二是长期稳定性,人的指纹在胎儿6个月基本形成特征鉴定条件。人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尽管指纹纹线逐渐变粗、花纹面积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李严  刘沛 《刑事技术》2005,(6):41-41
目前,室内地面装饰多以大理石、铀面砖及木地板为主,其特性为表面平整、光滑,对遗留在这类客体上的灰尘加减层足迹的提取,常规提取方法是打侧光直接照相或用静电吸附仪提取。但因客体表面颜色较浅或色彩不单一时,采用照相提取时效果较差;如用静电吸附仪提取,所用电压的高低,地面灰尘的多少,对所提取的足迹的效果影响较大,一些比较细小的特征在吸附后会变模糊或消失,而且静电吸附仪对木地板、塑料地板不起作用。笔者在工作中经多次实验,发现对这类足迹采用透明胶带粘取后拍照提取比较理想。具体方法是:先用侧光进行观察,标出地面足迹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提取尸体指纹的方法通常采用油墨捺印和拉直器提取两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上述两种提取方法不易操做,且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提取的指纹模糊不清且不完整,不利于比对检验和上网查询,特别是已僵硬变形、皱缩干瘪的尸体手指用上述方法很难提取。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利用油墨粘取法,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先用酒精或清水清洗去尸体指纹上的污垢,待尸体指纹干燥后,用小油墨滚将油墨滚匀,直接均匀地滚在尸体十指指纹部位,然后用指纹胶带顺着指纹纹线方向粘取,即可得到纹线清晰不变形的油墨指印。如需当时检验,可将提取的指印粘在透明的物体…  相似文献   

7.
李伟 《刑事技术》1998,(4):43-43
1 案例 某日夜,某次货物列车在运行中起火,现场勘查时发现一具尸体,尸体呈俯卧位,全身大部分皮肤呈烧焦炭化状态,右臂屈曲放于腹部,右手呈握拳状,指端尚有部分皮肤残存,可见模糊纹线,为查明其身份,我们在提取其部分牙齿、骨骼进行检验的同时,又对其右手五指进行了指纹捺印,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场勘查中,我们经常遇到水中浸泡的无名尸体,这类尸体有的是被害后投入水中,有的是溺水死亡。由于水的长时间浸泡,尸体腐败,头面部呈巨人观状,无法辨认。能提取尸体的指纹这对查找尸源,侦破案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水中浸泡的尸体手指表皮大多已油脂化,手指皮肤表皮与真皮脱落,形成了人手表皮手套,按正常捺印指纹的方法是无法捺印出理想的指纹的。实践中,我们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采用人手表皮手套反向捺印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用剪刀、镊子在尸体手上将表皮镊住,剪下要捺印的部位,放入托盘中。用酒精棉球擦去表皮上的水分,晾至半干状态。同时记录是哪个指位。第二步准备好捺印的油墨、纸张,用剪刀剪去指甲将表皮翻转过来,沾上油墨捺在纸上,即可捺出皮肤内侧的纹线花纹。第三步将捺印出的纹线花  相似文献   

9.
1人皮手套涂油捺印法纹理不清所以反复多次捺印,所捺出的指纹都是模糊一片,断线现象严重。2指纹采集仪捺印法由于该采集仪对皮肤温度,汗液量要求指标太高,所以对已经高度腐败的皮肤不敏感,故所采集的指纹样,略比油墨效果强一些,但仍不能达到比对检验的要求,很多细节特征反映不出来。3采用扫描仪方法先将腐败皮指套用剪刀裁剪成单片皮肤,然后置于90%的酒精中浸泡脱水20~30min后,将该皮肤块正面涂上印墨油(如果肉眼可以观测出纹线可不涂墨油),使用两块玻璃载玻片夹持平整,后使用指纹胶带纸,将两块载玻片固定缠上,再将载玻片置于扫描仪上,校好…  相似文献   

10.
水中尸体因较长时间的浸泡而使手的表皮脱落形成“真皮手套”。此时捺印死者指纹传统方法是采用油炸法,但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不易掌握,效果也不甚理想。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了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多次成功地提取了“真皮手套”指纹,捺印的效果良好。1方法取500ml烧杯3个;剪刀、镊子、平台各一个;75%、85%、95%的酒精各一瓶;铝粉、毛刷、黑色衬底、指纹胶带、医用手套。操作方法:用清水将“真皮手套”清洗干净;将“真皮手套”依次放在75%、85%、95%酒精里浸泡5min~10min,取出晾干;将“真皮手套”从各指第二指节剪断,小心地将指甲与手皮剥离,…  相似文献   

11.
1.将干尸需捺印部位皮肤连同部分皮下组织适当扩大面积进行剥离切下,厚度在3~5mm之间(略厚也可)。 2.将切下的组织块放入烧杯中,加入盐水或温水,使之成为pH=7的等渗溶液,然后移入37℃恒温箱中或放在不低于20℃的室温中,浸泡48h左右,皮肤组织即被软化并恢复弹性,如软化程度不够,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相似文献   

12.
命案现场尸体检验时,由于手指外露时间较长,水分缺失,指腹凹凸畸形、干瘪或指腹表皮已破坏时,较难取得有比对价值的指纹。国内常用的尸体皱缩性指纹的提取、捺印方法有油炸法、甘油膨润法、甘油酒精法、皮下注射液石蜡法、生理盐水浸泡法、沸水法等,操作难度较大,皱缩性指纹要达到理想的复原效果,耗时较长。笔者通过用3%NaOH对组织进行软化膨润,对30例尸体皱缩性指纹的短时间复原进行实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油墨法捺印赤足迹样本的稳定性;方法用图像处理方法得到油墨赤足印的轮廓,计算机软件测量特征尺寸,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特征尺寸偏差≤4mm;结论油墨捺印方法能够稳定、客观地反映足迹特征。  相似文献   

14.
尸体皱缩性指纹的提取、捺印,一直都是刑事技术人员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以往使用皮下注射液石蜡、甘油酒精法、1%KOH软化膨润捺印法及油炸法等,但都存在弊端,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按常规方法捺印,所获得的指纹无法辨认,从1988年3月至1992年2月,我们对56例案例尸  相似文献   

15.
捺印形成的指印特征差异,是指在捺印过程中形成的指印与指纹之间中心花纹、三角、细节特征等特征的类型、形态、数量、位置、方向以及特征存在与否的变化,属非本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差异是通过三面捺印指印、正面捺印指印、现场指印之间的相互比较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6.
1案件资料2004年3月21日,某市某地发生一起伤害案件,张某母女二人在家睡觉时被他人砍伤,当时有失血性休克,急送当地一家医院抢救。3月22日,转入他院进行断指再植,左拇指自远指间关节处完全断离,左食指自掌指背侧不完全断离,左中指自远指间关节处完全离断,左环指自远指间关节处背侧不完全断离。4月2日在局麻下行左拇指、中指坏死去除术。2方法捺印器材:500ml烧杯、镊子各1个,软毛刷、手术刀各1把,油墨、胶滚、调墨板、捺印纸。操作方法:(1)将坏死的左拇指放入清水中浸洗干净,注意用软毛刷顺着乳突线流向清洗小犁沟内的污垢(药物污垢),清洗后…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要获取高质量的捺印指纹应主要做到:领导充分重视严格要求,资料员态度端正,热爱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充分认识到捺印指纹工作的重要性。这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 充分做好捺印前的准备工作,如被捺印人一定要将手清洗干净,重视每一个技术环节,是获取高质量指纹资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虽然各地指纹捺印数量不断增加,但指纹捺印的质量却始终未见提高,其原因主要是指纹捺印工具落后,跟不上指纹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了在今后刑侦工作中充分发挥指纹的作用,更有力的打击刑事犯罪,笔者认为应尽快改变传统的指纹方法。1 传统指纹印方法的缺陷 指纹学术自诞生起指纹的捺印方法一直使用油墨捺印。在未使用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时,各地对指纹捺印质量的要求不严,造成大量指纹捺印质量差。本市原有的23万余份指纹档案,能直接自动建入计算  相似文献   

19.
1991年1月初,某镇发生一起持枪劫车凶杀案,其中一案犯在跳河逃跑时溺死。1周后尸体被捞上时已高度腐败,手指皮肤因浸水而严重皱缩,当时无法立即捺印指印。在尸体无法保存的情况下,我们采用断指填充法捺印指印,效果满意。此法简便,迅速,用于手指皮肤未呈皮套状脱落时,尤为实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