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向关内紧逼,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随之岌岌可危。1932年8月,北平政务委员会开会商讨保护故宫“国宝”事宜,会议不仅不对“保护”事宜拟出对策,反而作出“呈请中央拍卖故宫文物,购飞机五百架”的荒谬决议。万般无奈,以易培基院长为首的博物院领导成员奔走呼吁,电告南京并请时任北平绥靖主任的张学良及党政要人蒋伯诚、张岳军设法阻止。在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反对下,拍卖“国宝”的风波方得以平息。为了故宫文物的安全,各界社会名流几经争议,于1932年12月决定将故宫文物精品南迁。 …  相似文献   

2.
我第一次知道台北也有个故宫,是从报章杂志上。 经我国宋代以来千余年珍贵文物的广事收藏,紫禁城里国宝荟萃。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24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翌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遂使累世承继皇家私有之文物为全国人民所共有。“九·一八”之后,为避战乱,自1933年2月起将经过挑选的故宫文物精华分三批辗转运至大后方,1949年1月又被运到台湾。1965年始建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门收藏、展示原藏北京故宫的这些文物珍品。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一部名曰《国宝》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掀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史实:1933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华北形势告急,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以避战火浩劫。自此之后的15年中,近百万件故宫文物历尽艰辛坎坷,行程数万公里,由北京经上海、南京辗转运抵四川、贵州,至抗战结束后,陆续运回南京,最终分流在海峡两岸。 整个南迁在炮火硝烟下秘密进行,创造了无一件文物损坏、丢失的世界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为保护国宝,南迁的路上有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最终运抵台湾的文物是被如何安置的?台北故宫的现况又是如何?多年来,两岸的故宫有无往来?…… 为解开这些疑问,本刊特摘编参与南迁工作而后随文物去了台湾的第一代故宫人那志良先生的著作《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以及作家傅宁军、人民日报驻台记者吴亚明和中新社记者黄少华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19)
<正>抗战期间为躲避战火,故宫文物数度在绝境中迁移。国共内战爆发后,它们甚至远去台湾。自此,中国有了两座隔海相望的故宫博物院,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位于台湾中部的雾峰,因终年多雾得名,坐落于雾峰西北的北沟村地势偏僻,人迹罕至,很多人并不知道那曾是1950年到1965年台北故宫落成前,故宫迁台国宝的暂居地。2009年,《朝日新闻》记者野岛刚为采集故宫资料,曾探访北沟仓库,他费尽周折找到当年存放文物的山洞,只见杂草丛生,荒芜一片。迁台文物完整移转至台北故宫后,  相似文献   

5.
史海一勺     
《乡音》2006,(2)
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谁收藏的“国宝”多一道海峡分割了两岸,无数“国宝”也因此被典藏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两家“故宫博物院”内。那么,究竟谁收藏的“国宝”更多呢?北京故宫所藏文物,在总量上要远远超过台北。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前藏有明清珍贵档案800余万件,古籍善本50多万册,器物书画100万件,总计达960万件。1980年这些明清档案被划入了新成立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随后包括部分宋元版书在内的14万册宫廷  相似文献   

6.
《春秋》2001,(1)
故宫国宝的南运这段史实,由于日本侵华和当时是秘密进行的等诸多原因,国内文献记载很少。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杂志》,于1982年初,派记者来华,征集这段珍贵的史料。他们找到了当时健在的、跟随古物半个世纪的三位学者:那志良(当年77岁)、玉器专家吴玉璋(当年78岁)和在台湾的外交家杭立武(当年79岁),历时一载,由这三位学者追述了当年执行这项艰巨任务的艰辛过程,撰写了《故宫国宝话沧桑》一文,在《星期  相似文献   

7.
《时代潮》2001,(18)
在席卷全国的改革大潮面前,故宫博物院是不是也需要改革呢?故宫人的回答是:故宫也要改革。位处北京中轴、占地72万平方米、金碧辉煌的故宫博物院,是我国馆藏文物最丰富的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明清两朝二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11,(4):55-56
<正>1948年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党政府挑选出故宫贵重文物三批运到台湾,其中有大量珍贵的书画、瓷器、玉器等。这批文物包括原故宫博物院文物2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若干,一起运到了台北基隆。台北故宫选址在"外双溪"风景区,1964年3月初正式开工,1965年11月建成。从1965年12月9日至1966年3月6日,两院存北沟的3824箱250680件文物全部运抵新馆,从此结束了这批国宝长达32年之久的颠沛流离。不过,文物在搬迁期间,也发生了损坏的事件。1963年3月,台湾正值春雨期。一天,工作人员梁廷炜在例行检查中,突然发现文物箱  相似文献   

9.
沐泽 《台声》2009,(3):34-35
人们常说中国只有一个故宫,可是故宫博物院却有两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宝岛台湾。故宫里珍藏的国宝,却分别收藏在北京和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65万件传世珍宝,13亿大陆同胞60年来无缘相见。  相似文献   

10.
●建立以文物数据库和文物图像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数据库,是故宫博物院实施现代化管理的标志。 ●实现影像数码化,进入国际互联网,使故宫的百万宝藏得以展示给更多的人及更广阔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2月,应台湾“中华文物学会”邀请,我们代表北京故宫赴台,参加两岸文物保护技术研讨会.我得此机会参观访问台北故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赴台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先生亲笔写信,让我捎带给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先生、副院长张临生女士.抵达台北的第二天,安排好其它事务,我们就去台北故宫拜访两位院长,可秦孝仪先生去法国访问,几天后才能返台.我们见到了昌彼得、张临生两位副院长,转达了北京方面的问候,还就两岸故宫的文物保管、陈列、研究等问题进行了交谈.之后由主人安排参观陈列展览.台北故宫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两大部分.基本陈列大体分为铜器、陶瓷、玉器、书画、工艺、宫廷服饰用品等类.每一类都很讲究陈列形式,采用历史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法,加现代照明、视听手段,对参观者具有很大的吸引  相似文献   

12.
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代去台湾之前,就听说台湾也有个“故宫博物院”,所以,我一到台北就向亲友们提出参观“故宫”的要求。因为我曾先后五次参观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这次来台北参观,对具有同样名称和内容的展览,完全是出于好奇的对比心态,想看一看这个被盗运来...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因缘际会,造成了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对于大陆绝大多数民众来说,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久闻其名,陌生是至今不能亲历。那么,现在就允许记者带您走一遭台北故宫。游台北故宫可以不用解说员 台北故宫位于台北市郊外双溪,占地1200亩,1962年动工兴建,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08,(9):21-21
2008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正式启动。这一合作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在线的虚拟复制的紫禁城,将运用全球领先的观众互动体验系统和实时高科技手段,把故宫本身及其散布于各处的文物集中展示在一个三维的网上“紫禁城”里。据悉,“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是中国第一个在互联网上展示重要历史文化景点的数字化项目。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Z1)
1月17日,台湾行政机构通过一项“决议”,称要修改台北故宫博物院“组织条例”,将台北故宫藏品说明中原有的“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还将“加强对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之征集、研究、阐扬”改为“加强对国内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征集、研究、阐扬”,  相似文献   

16.
活着的故宫     
《小康》2015,(21)
<正>夕阳的余晖照射在红墙黄瓦上,在深秋的雾霾中,故宫依然散发出明亮和温暖。故宫活着。作为皇权的中枢,故宫彪悍地屹立了500多年。103年前,溥仪逊位,故宫成了皇权时代蜕下的躯壳。不死不生,从那时起,一个新的生命在这躯壳里孕育、分娩,它以故宫博物院的名号,承担展示、诠释、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风雨90年《。小康》杂志《故宫之变》专辑,为90岁的故宫博物院留下一张传神写照,引导读者窥视故宫生动的生命内涵。一百个中国人有一百个角度,一百个角度有一百个故宫,这正是故宫仍然内涵  相似文献   

17.
长城 《民主与法制》2007,(4S):35-37
近日,台湾行政机构罔顾客观事实,声称要将台北故宫藏品说明中原有的“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的荒谬言辞引起了世界华人的极大愤慨。对此,记者专访了两岸相关专家和学者。回顾这批文物辗转迁移的传奇经历,领略台北故宫馆藏的旷古文物,解读台湾当局“去中国化”背后的阴谋。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20,(19)
正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故宫博物院与其中的珍藏是中华民族所有儿女共同的历史财富与文化瑰宝,是凝结在艺术珍品之上,难以割舍的文化血脉。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07,(1):66-66
1月17日.台湾行政机构通过一项“决议”,称要修改台北故宫博物院“组织条例”,将台北故宫藏品说明中原有的“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还将“加强对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之征集.研究、阐扬”改为“加强对国内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征集.研究.阐扬”,“去中国化”的意味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国宝作证     
李立  申红 《台声》2006,(9):33-37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开始入侵热河,窥伺华北,就在山海关陷落的第6天,故宫博物院召开的理事会,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以策安全。自此,从1933年2月到1949年元月,故宫博物院文物先后经过南迁、西上、东归、北运、迁台,历时10余年的长征,其时间之长、数量之大、艰辛之巨,在世界文物史上堪称之最,极具传奇色彩。文物南迁10载艰辛路1933年2月7日凌晨,故宫午门口,荷枪实弹、戒备森严,数千箱神秘物品被依次运至车上,人们神情肃穆,动作谨慎而迅速,如同一场战役即将开始。这的确是故宫人的一场“战役”。历时16年,历经南迁、西上、东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