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55个少数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大厦中客观存在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使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璀璨明珠重放光芒。中国少数民族关于文艺问题的思考,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在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中,在他们探索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张虹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6):135-135,139
把神话尤其是中国的创世神话作为隐喻进行解读,在这样的阐释方式下,可以看到先民在对现实世界的成熟表达的同时,也附带了一种相对保守性的思维模式并比较明显的体现在我们的民族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3.
人性与犯罪在起源上具有同步性。人性在起源的复杂过程中为犯罪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这包括制造工具的产生、思维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形成。犯罪之所以能伴随着人性的起源而发生,根本原因在于人性的异化。犯罪起源于非规范行为,非规范行为根源于三大差异,即人性的差异。我国在犯罪起源上的传统观点认为犯罪起源于私有制,这并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际上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早已用大量材料证明了犯罪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在西方的观念里还是在东方的观念里,神话大概都是一个无法清楚定义的概念,不同哲学家、历史学家对其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作为哲学家,赫勒向我们描述了自己对神话的理解。一方面,赫勒以其独特视角向我们讲述历史意识从神话中起源。另一方面,赫勒以其个性化的理解为我们揭示了哲学与神话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武术,旧称“国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最有代表性的“国粹”之一。文章探讨了武术的起源,“开物成务”、观象制器与武械的发明,伏羲创世文明与天水武术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伏羲形象从战国到汉代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的演变过程,是层累叠加的结果;西汉末刘歆以“五德终始说”整理古史系统,制造了伏羲与太皞的合二为一;“伏羲传说”源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创世神话,“伏羲生于成纪”说是汉代谶纬迷信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一外交的起源外交一词源于古希腊语,但外交的起源要更早一些。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部落与部落之间、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之间已产生外交萌芽。英国外交学家哈罗德·尼科松认为:“如果把外交看作是处理一群人和另一群人之间关系的正常行为,那它早在人类有历史记载以前就存在了。”“即使在史前时期,一群野蛮人和另一群野蛮人在竟日战斗以后,有时也愿意谈判休战一时,以便收集伤员和掩埋死者。”他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已形成了外交惯例,即送信的谈判使者享有一般战士所没有的特权和豁免,其人身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Hermes)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 天下之中的济水源, 王者所居的王屋山, 为中华昆仑文化发祥地, 创世神话原发地, 道教"天下第一洞天",民族传统文化名山.因此,王屋山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圣山.今天我们重塑民族圣山,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勒内·基拉尔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基拉尔神话观的理论基石是“摹仿欲望”说与“替罪羊机制”说.基拉尔批评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并在反思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神话观.基拉尔认为,神话根植于真实的暴力,其叙事视角是迫害者的视角,而《圣经》则“解神话”,谴责暴力,提供的是受害者的视角.基拉尔的神话观为神话起源与文本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释框架,但同时也需注意到基拉尔的理论限度.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与道德都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是特殊的社会现象,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尽管宗教和道德各自的起源和发生有自己的特点和过程,然而宗教和道德的起源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它们都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类自身的利益、人类意识的发展水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在宗教和道德的起源阶段,二者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新作《山本》中,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集中展现了作为一种认知与表达方法的神话对日常生活史的介入,从而为神话与历史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一种新型观照视角。与其他作家着力于创造意识形态属性明显的集体性或个体性神话不同,贾平凹试图还原神话在人类日常生活史中的本真状态,突出其作为人类知识与思想来源的背景作用,以及以“互渗”形式促成人与万物实现互联的重要特质。作为一种方法的神话,也体现于其通过具有神性特质的人物设置,构建日常生活的神话空间,继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稳定神话系统。贾平凹在《山本》中不仅表现了神话视阈中日常生活的和谐流动,也展现了现代革命与权力神话对传统神话时空的侵蚀、压制、重组,以及由此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断裂,作家借此探讨了传统神话由生而灭的历史过程。神话视角的切入,使贾平凹获得了神话视阈的观照,并在日常生活的漫流中发现神秘与朴实兼具的现实生命质感,重塑了一段亦真亦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从经济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信仰问题 ,揭示了信仰现象的经济根源和经济基础。他从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方面来考察神话的起源和本质 ,认为神话是人在幻想中支配自然力 ;从生产关系的狭隘性和神秘性上考察宗教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揭示了宗教现象的社会经济根源 ;分析了基督教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认为基督教特别是新教是最适合商品经济社会的宗教形式 ;分析了信仰自由原则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关系 ,认为前者是对后者的反映 ;分析了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 ,揭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之间的联系 ;分析了作为经济现象的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的信仰意义 ,认为它体现着人们对于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信仰  相似文献   

13.
为深刻理解人本身的内涵问题,更科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反思了人类的起源。当代英国动物行为学家古道尔·珍妮关于黑猩猩的调查报告动摇了人类学的概念,人类起源“直立说”受到质疑;现代生物学、DNA全部破译、克隆技术的发展,革新了人们的观念。本文提出了人类起源的“N基因合成说”或“杂交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批理论家,凭借他们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启蒙在帮助人们摆脱了神话的控制,并且声称要为人们带来完全的自由和彻底的解放的同时,又将人类带入了另外一个温柔的陷阱——一个更加美丽的神话当中。因此,如何揭穿这个虚伪的神话就成为了他们首当其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神话话语的神话性,典型地反映了与经验思维完全不同的神话思维模式.对神话话语的传播过程的探讨,是研究人类文明传承机制的重要一环.神话话语的交流或传播,只有放在人类一般交流方式的总体框架内加以考察,才有可能揭示其中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从神话看人类对死亡的抗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能够认识到所有生命必有一死。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神话可以被解释为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与社会发展、人类意识发展过程相适应,神话有图腾、天体神、与人同形同性三种形态,并作为一种历史范畴的文化现象不断流传。对往昔迷狂一时的永恒乐园的缅怀和理想归宿的新乐园的探求,在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积淀为乐园情结。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国与西欧法的起源,不只是简单的"刑起于兵"与利益调整,还更深地体现了中西方法律价值观的差异,这也是古代中国与西欧法起源的原因所在。以这种差异为研究点,用人性视角来解读这种差异,从客观环境的差异、民族性格的差异和人的社会定位差异等社会文化性视角来分析这种差异,从而达到对古代中国与西欧法起源的法律价值观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于从语言学的角度 ,用工具论的方法对隐喻作修辞学的研究。但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考察 ,便会发现隐喻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和自我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这就是隐喻式思维———人类童年期各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所有的神话在其生成和传播的作用机制中都是以隐喻式思维为基础和背景的。考察隐喻式思维可以为研究神话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舞蹈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舞蹈起源的看法有不同观点,如模仿论、表情论、巫术论、性爱论、劳动论等。但笔者认为舞蹈起源有着多种因素,最主要是起源于劳动实践和各种生活实践。因此,劳动综合论是阐述舞蹈起源的最为准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性道德规范和性犯罪规范的历史演变表明:(1)男女的生理性差异是性规范的形成和演变的基础。乱伦一直是人类社会严厉禁止的具有本能特点的禁忌;男女性规范不平等的本初起源是男女生理的差异,而工业革命后的性规范的巨大变化不妨看作是人类尤其是女性在性本能方面的一种自然回归。(2)物质生活条件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私有制出现后,正是男女之间在社会物质财富占有上的不平等导致了男人性需求的不合理膨胀。相反,女人在性行为、性心理则走向了萎缩和压抑。(3)权力塑造了人们的灵魂,使有关性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权力把外在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因素变成了灵魂深处的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