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知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基础性制度知识、教义性知识和反思性知识。刑事诉讼法哲学应当探讨的问题域和基本范畴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基础性知识和教义性知识的基础上凝练出能够涵摄和解释这些基础制度知识和教义性知识的刑事诉讼法原则、原理或一般理论,进而确定原则性或原理性知识的知识边界,以期寻找我们可以论证的对象;二是在获得上述原则性或原理性知识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以确信的方式从哲学层面对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性教育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学生和一切与性有关的事情联系起来,是当今媒体为吸引眼球惯用的手段.这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大学生性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但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性科学教育、性法律教育、性道德教育存在不少弊端,实施结果事与愿违,急需完善.  相似文献   

3.
356例强奸案资料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华 《法医学杂志》1996,12(1):19-20,25
本文收集法医物证检验确证强奸案356例。统计分析表明,强奸的动机不仅在于用武力强迫的方式达到性乐满足,而且在于用诱骗的方式达到某种权利或优越感的满足;其诱因既来自罪犯,也来自受害人的文化道德素质,性知识和法制观念,以及环境因素等;罪犯与受害人ABO血型表型及基因型与相应普通人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普通法法理学的“技艺理性“概念出发,能够得出司法职业化必要性之结论。司法是一门技艺,法官要承担其职能,需要具备技艺理性。技艺理性由技术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构成。获得后_类知识,须依靠司法职业化的种种制度设计。同时,只要制度设计得当,司法职业化并不会导致司法神秘主义,司法职业化本身也内含了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知识的本质新论——一种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知识本质的认识一直受哲学认识论影响,七十年代兴起的认知心理学为我们研究知识的本质开辟了新的途径。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知识的本质是两类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具有不同的表征。近年来知识网络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宋涛 《政府法制》2014,(36):20-21
“反性骚扰是坚决的,关键是怎么反.”身为国内唯一的人类性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导师,57岁的彭晓辉已经在华中师范大学执教了20多年.他曾被调侃为“性教授”、“递套教授”,如今,他的选修课靠“抢”才能选上:“不选《性科学概论》,等于白上华师.”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社会中“性”仍然是人们避而不谈的话题。以至于人们在性认识和对待上一直有着不同的想法。当代大学生对性教育不全面或不舍理的受害者,为未来社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甘肃省境内的三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小学教育、英语、麻醉、文秘、学前教育等30多个专业,以性观念、性知识、性经历和性教育等维度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得出了当代大学生性教育中差异现状及对策,并提出针对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每年秋季开学,瑞典鲍斯达中学的生物课老师玛林·哈马斯托姆会给新升入八年级的学生讲授性知识.在第一堂课上,她鼓励学生们把知道的所有关于性的词汇大声说出来并写在黑板上. 之后的课上,玛林会解答学生们有关性的任何问题.如果有必要,男女生将分开上课,方便那些羞于出口的问题被提出来.“性是人成长过程中很自然的事,”与教授生物知识相比,玛林觉得教授性知识更有成就感,“这些知识让学生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9.
教育中的知识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作为目的或手段的价值取向是造成近现代教学理论若干基本观点分歧与教育教学实践偏差的重要原因,要弥合教学理论在认知领域与非认知领域的分歧,就应该将知识作为目的与手段统一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分类。“教养的知识”与“训练的知识”,“事实的知识”与“方法的知识”,“命题性知识”与“行为性知识”的划分有助于说明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问题。“规范的知识”与“价值的知识”的分类注意到知识教学中,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发展,从而有助于从知识论的角度论证教学中学生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法律从根本上讲只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克利福德·吉尔兹说,“我始终认为……法律就是地方性知识”。这里所谓的地方性知识,一般包括二层意思:一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二是指在知识的生成与发展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情境,包括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  相似文献   

11.
1 案 例 案情:某男,74岁,初小文化,退休,独居生活,有高血压病史两年,喜好戏曲,被发现死于自己卧室。现场为六楼两室一厅套房,门窗反锁加链锁,室内物品整洁有序,房内见有多张保健用品广告及《性知识》书籍等。 尸体检验:死者俯卧于床上,着睡衣,裤子下脱至右足  相似文献   

12.
由于西方性解放性自由等性观念地不断渗入和我国性教育的滞后,使得我国大学生中存在性知识缺乏、性价值观存在偏差等问题,如何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对1153名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有相适应的新型规范和制度。本文以法医学外伤性气颅重伤鉴定为例,通过对专业基础理论、鉴定审查要点、标准条款适用及其审查中应注意事项等的分析,呼吁立法界尽快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措施,建议加强对法官专业性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普及,减少实践中不必要的纷争,可通过加强对“技术法官”或法官“助手”可行性的研究,防止和杜绝质证和证据采信在司法鉴定方面出现的“盲区”。  相似文献   

14.
郭忠 《河北法学》2012,30(9):2-7
绝大多数中国法理学教材属于灌输式教材而非启发式教材,偏重于传授正确性知识,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不仅学生获取的是“死”的知识,而且会使学生在理论问题上屈从权威,变得消极、教条,失去探索真理的兴趣.要“盘活”法理学知识,法理学教材应当变法理学知识的“传授”为“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索的精神,最终造就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唐英 《行政与法》2013,(8):70-74
法律方法论作为方法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技术性知识,是有效促进法律技能形成和提高的直接知识来源,法律方法论课程的设置有利于职业型和精英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法律方法论课程应单独开设并与法理学及部门法学课程的关系进行协调。根据我国当下法律方法论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可选取学界基本已达成共识的法律方法类型和体系作为法律方法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讲授法是法律方法论课程的基础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是法律方法论课程的主导教学方法,实践体验法是法律方法论课程的补充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郝铁川 《法学论坛》2008,23(1):37-44
"左"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法制可以毁灭社会主义,右的全盘西化式的法制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绝对不能走向现代法治,休克疗法式的市场经济也不能带来现代法治;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制保障,而法治的运行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支撑;现代法治既要保障穷人的基本利益,又要维护富人的合法利益和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中国依法治国主要有五大内容,其关键是实现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良性互动、集中能力办大事和防错纠错能力的双重提高.秩序与渐进是中国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法治是一种时代性和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17.
《法学》1986,(5)
性变态是变态心理的一种,不同于精神病。性变态者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他们的犯罪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但是,他们的犯罪形态又与一般的犯罪有所不同。对性变态犯罪的研究,有助于探索他们犯罪的原因,发展变化,找寻预防和矫正的办法。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解放以后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也很深,一直把性教育列为禁区,所以大多数人的性知识是婚后逐步积累的,缺乏科学的基础,多数青少年缺乏性知识,对“性”有一种神秘感,容易接受不良传播的影响,特别当封闭式的社会向外开  相似文献   

18.
王欣 《法制与社会》2013,(25):256-257
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嫖宿幼女案,使得嫖宿幼女罪是否有单独成一罪的必要而受到质疑。对于嫖宿幼女罪,理论界存在保留论和废除论两种对立的观点。从立法、传统道德、民意及司法实践等角度,本文阐释了所支持的嫖宿幼女罪废除论的观点。同时,嫖宿幼女案的多发,与家庭学校对于幼女监管不力、对幼女性知识教育缺失及对于留守儿童关注较少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只有家庭、学校、社会联合加强对幼女的关注和保护,形成一种全面的长效的社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嫖宿幼女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行政裁量基准的理论悖论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裁量基准的兴起既是行政机关对社会呼唤执法公正的积极回应,也是行政机关抵御社会资本侵蚀实现自我保护的切实需要,体现出规则之治意识的觉醒,理应成为转型中国核心的行政裁量控制术。裁量基准的智识资源更多来自地方性知识而非行业性智慧,应当承认基层行政执法机关所拥有的基准制定权。作为一类具有规范具体化和解释功能的行政规则,裁量基准效力的外部化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现象,有关裁量基准事实拘束力和法律拘束力辨析的意义日趋弱化。对行政裁量基准诸多理论悖论及其消解的探究,能够为裁量基准课题研究的及时转向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20.
Wang B  Li BH  Hu JM 《法医学杂志》2007,23(2):110-113
目的探讨社会功能水平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中的作用。方法对性侵害案中125例符合CCMD-3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的性受害者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收集一般资料,使用韦氏智力测试量表(WAIS-RC)、成人智残评定量表和功能大体量表(GAF)进行评定。结果不同等级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患者在职业、婚姻、文化程度、性知识及生育史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成人智残评定量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智商(IQ)和鉴定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分为0.710、0.661、0.494,三者和性自我防卫能力的一致率分为0.538、0.472、0.316。结论不能仅用智商来确定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水平,应充分重视社会功能在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