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东盟国家经济相继从衰退中复苏,逐渐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动荡和增长趋缓,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出减缓的趋势。后危机时期,东盟国家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东盟国家经济随之受到冲击.尽管东盟国家从全球经济衰退中率先复苏,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动荡、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后危机时期东盟国家将面临新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东盟国家采取了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这样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开发政策,取得了出口和政府主导型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扩大出口的障碍增大、国际收支的限制等原因,东盟国家不得不重新修订它们的经济开发方针。除了历来实行开放经济体制的新加坡之外,其他四个东盟国家都不得不谋求提高经济效率和搞活民间部门经济。但目前出口和财政的紧缩乃是七十年代经济迅速增长的结果,对于曾经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当中的优等生的东盟国家来说,它们在八十年代的经济开发可以说是其经济开发的第二个回合。  相似文献   

4.
中小私人资本是东盟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基础,它在民族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就东盟国家国内中小私人资本发展状况及其经济地位作一分析。一、中小私人资本的形成与发展东盟国家中小民族资本萌发和生长于战前殖民地经济。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东盟  相似文献   

5.
战后以来,外国资本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迅速扩大,它对东盟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拟就战后外国资本在东盟国家(不包括文莱)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作一探讨。一、战后外国资本投资的变化历史上,东盟国家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长达几个世纪。外国资本不仅在各国经济中占有垄断地位,而且是帝国主义巩固其殖民政治和经济统治的重要手段。外国  相似文献   

6.
东盟区域内FDI流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宏 《东南亚》2006,(3):1-5
长期以来,东盟国家利用外资主要来源于欧美、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东盟国家的对外投资、包括区域内部投资日趋活跃。到90年代初,区域内FDI已经成为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随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东盟区域内FDI流动出现了大幅下降。近几年,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复苏,区域内FDI开始走出低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同时,这一时期,区域内FDI的来源地、行业构成也表现出一些引人关注的特点。一、区域内FDI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东盟国家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美国高调推进的"TPP轨道"建设为东盟国家参与TPP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风险。随着TPP谈判进程的深入,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也必须随之进行全面调整。本文主要分析东盟国家在不同时期参与TPP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东盟经济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概述90年代后期东盟国家针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经济调整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分析了东盟国家经济近期内的几个主要发展趋势 ,同时也指出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将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取得政治独立后,东盟国家都面临着维护政治独立和发展本国民族独立经济的重任。为了发展经济,这些国家都把实行工业化作为它们经济发展总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研究东盟经济时,有必要探讨它们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东盟国家制定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东盟国家在开始制定工业化发展战略时,它们的共同指导思想都是想通过实行工业化来解决国内的经济难题,以求生存。独立后的东盟国家,都因国内经济陷入困境,而面对着严酷的生存问题。新加坡赖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这四个东盟国家面向出口的战略和产业升级换代加速了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促进了华侨华人的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过渡,华人经济实力开始快速增长,尤其在工业、金融和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些华人大企业集团和金融财阀,如印尼籍华人林绍良的沙林集团、谢建隆兄弟的阿斯特拉集团、陈雄基的金轮集团;菲律宾华人吕希宗的“行裕行”;马来西亚的马联工业集团,森那美集团、李莱生的吉隆坡甲洞集团;泰国华人陈守民的黉利企业集团、谢国民的正大集团等等.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东盟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减缓.近年来,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出现明显的变化,国内需求逐渐成为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各国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国内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内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14年,东盟国家仍将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也将面临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被迫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曾被誉为“经济增长中心”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东南亚国家最近的经济状况也陷于相当严峻的状态。初级产品市场的萎缩和石油价格的下跌说明包围着东盟国家的国际经济环境并不佳、东盟国家在其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遭遇到这种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日本与其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或多或少在所难免。本文拟根据近期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探讨东盟国家(文莱除外)的中长期经济展望。  相似文献   

13.
资本积累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在东盟国家,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战后东盟国家(不包括文莱)资本积累的过程、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探讨.一、资本积累的迅速增长战后,东盟国家相继摆脱帝国主义统治取得政治独立,开始了发展民族经济的进程.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殖民掠夺和剥削,东盟国家生产力十分落后,经济结构畸形发展,外国资本占居重要经济部门,并成为国内投资的主要来源,外资流向决定国民经济的部门状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新冠疫情和经济动荡叠加的背景下,2022年东盟国家经济仍保持了持续复苏的态势,一些国家经济增速超出官方的预期。为加快促进国内经济复苏,东盟国家适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以减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同时,近年来东盟国家纷纷推出数字经济转型战略与政策,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了新动能。2023年,世界经济面临着“滞胀”的风险,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通道,东盟国家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复苏的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COVID-19疫情的全球扩散,东盟国家经济增速急转直下,各国官方和国际经济组织均大幅下调2020年经济增长预期.由于各国实施防控疫情的举措,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国内消费和投资下滑,生产和出口骤降,服务业遭受重创,失业和民生问题凸显.为应对全球疫情扩散对经济的影响,东盟国家将抗击疫情列为国家议程的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抗疫情、稳经济、稳社会和稳民生.各国纷纷推出经济援助配套计划,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支出,降低基准利率,稳定汇率和金融市场,援助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疫情的影响."后疫情时期",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将取决于全球疫情的消退尤其是重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6.
东盟国家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继亚洲“四小”之后,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迅速发展,被认为是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四小龙”。然而,近年来东盟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迹象,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点,并于1997年7月爆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东盟国家经济为什么会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后步入深重的经济危机?本文试图从经济模式方面作些探讨。一、东盟国家经济模式的特点东盟国家的经济模式是在战后各国摆脱外国殖民统治,在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步伐,赶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盟的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2006年,东盟国家经历了政权更替、经济重组和区域整合的过程。展望2007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中南半岛东盟国家包括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缅甸等5个国家。本文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以及东盟国家的新变化出发,分析了升级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并结合中南半岛东盟国家的特殊性,展望升级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泰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中泰合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终于迎来近十年来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2017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加快,多数国家经济保持中速增长,东南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环境,东盟国家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实现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018年,在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东盟国家经济增速将略快于上年,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20.
创建孔子学院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高等教育合作领域的特殊形式。近年来,孔子学院的建设在东盟国家发展迅速,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地缘相近、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东南亚国家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等。孔子学院在东盟国家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师资和教材问题是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东盟国家的“文化威胁论”以及孔子学院激起周边国家的软实力竞争的反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