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洁 《瞭望》2007,(12)
从国家综合实力看,当今世界都把中国视为大国。作为拥有5000年悠久文明史、身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的公民,其气度与举止要体现出大国公民的风范,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现实中,少数国民的举止确实和大国公民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象大相径庭。远的不说,看看我们身边:有举家席坐烈士纪念碑基座上休闲聊天的;有在闹  相似文献   

2.
论公民社会与国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社会是国家与市场经济领域之间的第三域,随着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的主导经济形式,以及国家的民主化改革,我国应当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性的发展。国家的治理需要一个讲道德、愿守法的公民社会。依法治国要依靠有良好公民性的公民社会,才能节约治理的成本。以德治国仅以国家权利自上而下地推行难以奏效,通过培育社区公民和社团成员的道德和价值观,由国家予以分层整合,则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达5.3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这一数据延续了近年来迅猛增长的势头。中国网络化进程的提高,以及网民代表性和活跃度的上升,已然使得互联网成为公众表达观点、参与社会事件的主要渠道。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大众  相似文献   

4.
治理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代议制民主的异化与政府公共责任的蜕化,其实现有赖于公民参与。公民参与不仅能够证成国家治理的正当性,实现特定利益的调和,也是建构治理合作网络、强化国家治理效果的必要条件。公民参与国家治理必须以公民美德为条件,以法治和有序为限度,以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的全方位参与为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文化已成为各国扩大自身影响力、争夺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文化外交已成为许多国家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跨文化传播是文化外交的重要形式,要充分发挥跨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在尊重、宽容、接纳他种文化的基础上保持文化定力,坚守民族特色,在策略上应该淡化宣传以让位于传播,淡化官方色彩以让位于民间。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道德素质展现着一个国家的基本素质,公民形象影响国家形象。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塑造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迫切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质,对文化强国形象的树立、国家形象的自我完善与修正、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定位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宣传道德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营造一个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塑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形象,增强中国魅力,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4,(1)
国家怎样赔偿公民损失?●本刊记者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新一轮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种改革,企业书成为具有独立民事权、经营自主权的法人实体,国家、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由上下级隶属关系变为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关系。在这...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对人口行为做出了比较全面的阐释和论述,指出人口行为对个人、家庭和国家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籍此呼吁全体公民为了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为了维护正常的人口秩序和公共安全,注意规范自己的人口行为,克服人口生产的盲目性,增强人口再生产的科学性和自觉性,做一个清醒的人口行为的实施者。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意义凸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环境大国,环境问题也上升为我国对外战略中的重大问题。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是21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当前,环境问题即是影响同时也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领域。因此,制定正确的环境战略、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成为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有关国家形象的研究多局限于传播学领域,以对策性研究为主,少数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只是关注到该理论的某一方面,因此,需要对国家形象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国家形象理论主要探讨一个国家的政治精英和公众对他国的印象。国家形象的形成既受宏观因素如国家实力、文化等的影响,也受微观因素如个人接触的环境、个人特质的影响。国家形象理论认为,国家领导人对目标国的印象在外交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于目标国印象的公众舆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国家形象理论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政治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但国际关系理论与政治心理学理论之间以及各自理论的内部所存在的矛盾,影响着国家形象理论的实践效果。国家形象理论提醒中国的研究者,应该关注传播学以外学科尤其是政治学对于国家形象研究的贡献,使对国家形象的研究更加全面,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高宇 《党政论坛》2009,(14):44-44
今天日本的国家形象像一个五花八门的万花简,难于合并成一个整体。既有经济大国、对外援助大国、环保国家、发达国家一员这些光环,又背着沉重的历史问题的包袱、难于脱离美国的战车、难于发挥政治影响的暗影。既有花道、茶道、剑通、柔道、武士道、日剧、动漫文化、流行音乐这些令外国人动心的传统和现代文化现象,也有不肯承担战争责任的国民右倾化思潮,更有不肯向日章旗和《君之代》低头的国民内部对抗。  相似文献   

12.
治理与善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国家与社会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所以历史上两者的关系常常是"零和博弈".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如何克服局限性,使国家与社会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关系,合理界定各自的行施边界是莺要任务.治理与善治在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确立起合作主义的政治框架,是国家与社会互动合作的切入点.凸显了国家与公民社会正和博弈关系建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张博 《学理论》2012,(16):37-39
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对国家与公民社会各自局限性的分析,可以发现过度干预社会的国家和失去国家控制的公民社会都会导致政治发展的失败。政治参与是国家与公民社会互动的连接点,在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矛盾运动中,政治参与的作用在于调节二者的局限性,保证政治发展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主权在民是西方国家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实质是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参与和监督,由此构成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实质与核心。从静态的结构来讲,公民监督权是体现主权在民的一系列制度;从动态的过程来看,公民监督是一系列的政治参与活动。公民监督构成了西方国家监督体系的基础,是监督体系有效运转的动力源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欧盟的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建设,欧盟自1997年以来实施了民主公民教育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推动欧盟公民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对成员国公民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公民教育的质量,将欧盟民众培养成为积极、负责的民主公民.民主公民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与民主政治建设同步进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们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公民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公民的自由平等原则、独立意志、竞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等日益增强,公民参...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日益勃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主体、客体、媒介、行为性本质以及参与方式方面,呈现出对传统政治参与的整体发展性。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识别图谱可分为六个步骤:判断参与主体性质,识别参与行为性本质,细分参与行为具体类型,识别网络参与行为所处政治子系统,判断网络言语行为表达内容的目标指向,识别网络政治公共空间纯粹言语表达性行为。  相似文献   

18.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民省 《理论探索》2007,2(1):128-130
公民教育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追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根除传统的血缘伦理、等级身份和特权思想,树立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新观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鲍永娟 《学理论》2009,(20):48-4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忠智 《理论导刊》2006,2(10):58-60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为当代中国设计并塑造了改革开放、和平力量、安定团结和独立自主的国家形象,确立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前进方向。江泽民、胡锦涛在此基础上,为当代中国设计并塑造了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胡锦涛提出的“和平发展”国际战略新理念标志着中国国家形象的设计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