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仲舒以儒学为主,糅合各家思想,建立了以"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核心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家庭伦理思想,适应了封建大一统的需要,实现了伦理和政治的统一。系统研究董仲舒家庭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家庭美德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政治德性伦理思想的思想理论渊源主要有西方优秀政治德性伦理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政治德性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德性伦理思想。以此为基础,从新的实践要求出发,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德性伦理思想,即政治德性伦理价值思想、政治德性伦理要求思想和政治德性伦理修养思想。这些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的根本指向,是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德性伦理思想的中国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从制度和心灵的双重维度实现了中国政治伦理秩序的建构,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秩序的制度和心灵的双重建构,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观察方法,即从"现实的人"或从"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来探讨社会政治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问题是贯穿马克思全部政治伦理思想的一条红线,对人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终极关怀的目标指向。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终极关怀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汉武帝采董仲舒之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起,儒家思想被赋予神圣的地位。从两汉到明清,各封建王朝都一直把儒家伦理思想奉为处理德、刑关系的指导思想,把坚持儒家道德与法律作为互为表里的结合,把德、刑并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汉武帝采董仲舒之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起,儒家思想被赋于神圣的地位。从两汉到明清,各封建王朝都一直把儒家伦理思想奉为处理德、刑关系的指导思想,把坚持儒家道德与法律互为表里的结合,德、刑并用。奉为治国方略。正由于如此,中国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在当今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当今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下,探讨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有利于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选择和方向目标;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宇宙自然学说,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学说。董仲舒的“人副天数”的政治学说旨在从以“天”为本体的宇宙论推演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理人之法”,从而构建以阴阳五行为主干,以儒学为指归的具体政治制度。考察董仲舒的政治理论,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机制与现实指向,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在两汉哲学史或思想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牟宗三的董学研究不仅将董仲舒与贾谊以及汉武帝前后连通统贯起来,而且将董仲舒与西汉的复古更化运动以及“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方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论述了董仲舒思想的伟大贡献及其合理性,同时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牟宗三在其董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将历史、政治、文化以至审美与哲学相...  相似文献   

10.
自2019年以来,习近平外交伦理思想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充分彰显,在理论上愈发成熟,主要体现为:以为世界人民谋和平发展为价值导向、以正确义利观为基本精神和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现实伦理秩序。习近平外交伦理思想生动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责任担当,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伦理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外交伦理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根本的价值遵循和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的儒学是天学,但惟有日用伦常才是董学的真正归宿。董仲舒强调“五常”始终是帝王执事和国家政治追求的目标。《春秋繁露》里,董仲舒把“仁”解为“天心”, 仁的根据不在人自身,而在于天。董仲舒还指出,“仁在爱人,义在正我”。在道德实践的具体操作中,仁发于外,惠及广远。而义则发于内,从我做起,严格自律。这显然已与先秦以来各家学派“血亲为本”的仁义主张形成了鲜明比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凭借一生的实践经验和超人睿智,立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际,在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政治活动中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规范与原则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社会主义政治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3.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儒家德治、礼治思想的反思和现实社会政治的批判中,董仲舒阐释了其德治思想。其德治思想的突出内容有三:其一,执政者要有德,有德是内在德性和外在德行的内外合一;执政者有德不仅能成为人民的楷模,而且是实行合理政治行为的根据。其二,执政者以仁义礼乐教化人民,唤醒和培养他们内在的仁义之质,人民自然应礼、中道,由他律的道德提升为自律的道德。其三,董仲舒为儒家的德治政治建立了天道的神圣根据,从而加强了执政者实行德治政治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知识卡片     
类别____ 编号____ 经义决狱“经义决狱”,亦名“春秋决狱”是指封建时代办案时,不适用法律条文,而以儒家经典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经义决狱”始创于西汉的董仲舒。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下,董仲舒提出依据儒家经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老子》中的政治、哲学和宗教等思想,而忽视了其中富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而这在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子》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人在自然万物面前要自然无为;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进行战争;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慎重对待科技。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法律伦理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邓小平法律伦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江泽民法律伦理思想是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伦理理论、法律伦理规范和法律伦理德性等三个方面,构成了江泽民法律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7.
对现代社会来说,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他的“内圣外王”的领导思想、德主刑辅的教民思想以及对尊卑有序的领导体制的推崇,都是和现代政治理念相违背的.我们在借鉴孔子政治伦理思想某些合理成分的同时,应当对其消极因素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一书中几个重要问题之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桂钿先生在与吴锋先生合著的《董仲舒》一书中认为 :文翁“起学堂”在“文帝末年” ;汉武帝尊儒采纳的是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 ,而且“尊儒是假” ;“董仲舒在所有被推荐的贤良中排在第一位” ;《天人三策》的第一策是武帝专为董仲舒一个人出的考题等。其实 ,文翁“起学堂”在“景、武间” ;汉武帝尊儒主要是田在武帝六年所为 ,应当说“尊儒是真” ;董仲舒即使参加了“召贤良” ,也不会在对策前就被排在第一位 ;《天人三策》的第一策应为公共试卷。  相似文献   

19.
董氏公羊学将政治、历史、哲学融为一体,以儒为主,揉以阴阳五行、法、墨等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天人政治论,对于传统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可谓前承孔、孟,后启朱、王。本文试图对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作一简单分析,以期对其思想的进步性及消极面有一个更为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治国理政政治伦理思想是在充分吸收中西方优秀政治伦理学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将其与中国实际国情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相结合而产生的。习近平总结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哲学思辨与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国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改善民生”与“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治国理政中政治伦理思想的特点: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是国家政治伦理的核心;加强廉政建设,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