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性质恶劣、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的严重犯罪活动,是我国刑事政策和刑事法治严厉惩治的重点犯罪之一,这就决定了在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坚持以严为主的原则。但打黑运动亦应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不能盲目的扩大化,要确立明确的标准,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在黑社会性质组织内部,要施行区别化对待的原则,对一般参与者从轻处罚或者进行非罪化处理,对自愿退出组织者给予鼓励性措施,从而取得打击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最佳社会效果与最佳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2.
有组织犯罪应包括有组织行为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的聚众犯罪、集团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黑社会犯罪及其他根据其具体行为的具体内容确定的犯罪组织所实施的犯罪、洗钱罪等;立法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作出了统一归纳;完善中国对有组织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对策包括修改和完善相关立法、建立职能化、专业化和效能化的反有组织犯罪的专门机构、实施特别证据制度、建立情报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惩治涉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原则,建设专业化队伍,开展国际合作。与此同时,还应正确识别涉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加强国际司法协助,做好情报信息的搜集、交流和利用,运用联合调查和特殊侦查手段开展侦查,强化引渡程序,做好犯罪收益没收,加强对证人、被害人的保护和帮助,鼓励犯罪人与执法当局合作等。这一系列对策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惩治涉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完整方案。  相似文献   

4.
论内地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 ,是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的、人数较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反社会群体。国际黑社会组织犯罪已有百余年历史 ,我国大陆自 80年代中期以来 ,在不断恶化、升级的结伙犯罪、集团犯罪的基础上 ,产生了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 ,其犯罪活动已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为了有力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 ,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了专项斗争。刑法第 2 94条对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了明确规定 ,2 0 0 0年 12月 5日 ,最高人民法院又作出了“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其中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犯罪。对该罪提出应从五个方面予以惩治:一是建立专门的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机构;二是加强惩治腐败犯罪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黑势力“保护伞”,修改97刑法第294条第4款,提高法定刑;三是加强惩“黑”领域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四是加强并持续进行“严打”,杜绝“运动战”式的做法;五是加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项严重的刑事犯罪,其与恐怖组织犯罪和毒品犯罪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灾难性犯罪,由于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各国在制定法律打击和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时,都倾向于规定有别于普通刑事犯罪的内容,不仅在实体法上规定较重的刑罚,而且在程序法方面也规定了特殊的诉讼程序。但就我国而言,并没有就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规定专门的诉讼程序,在实践中不利于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追诉和惩罚,因此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别程序问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干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故其历来是犯罪打击的重点。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开展的侦查活动,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阶段,也是惩治犯罪的基本前提。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具有的组织结构、经济实力、背景支持和行为方式等新特征,是导致该类案件的侦查出现困境的重要原因。从分析这些特征入手,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和公安实践经验,对侦查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查处和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8.
试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最为典型的形态 ,其危害性处于有组织犯罪之首。我国《刑法》第 2 94条所规定的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界于一般团伙犯罪与典型黑社会犯罪之间 ,在一定程度上具备黑社会性质与特征 ,现阶段我国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在 1 996年严打中 ,全国共破获近 70 0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抓获其成员 50 0 0余人。绝大多数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从事黄、赌、毒及绑架、拐卖人口等违法犯罪活动 ,甚至还有自己的武装 ,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一、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成因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将自己的价…  相似文献   

9.
应对有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与防治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刑法学尤其是刑事立法对犯罪学研究成果的借鉴不够.今后,可以借鉴国外惩治、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的成功经验,打击与预防并重,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它的增设为我国司法实践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2月4日<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2002年4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对如何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供了统一、明确、具体的标准.本文拟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性质和特征进行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构成要件特征是 :犯罪客体为国家机关同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作斗争的正常活动和正常的社会治安管理秩序这一复杂客体 ;客观方面表现为包庇或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 ,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主观方面须出于故意。在司法实践中 ,应准确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及该罪的特殊形态 ,贯彻刑法典增设该罪的立法精神 ,密切防范和严厉惩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律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致使司法实务中在理解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上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时,应注意把握对行业、区域、控制程度的理解。对一个组织是否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判断是一种法律判断,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并不影响该组织的实际性质;黑社会性质组织维持结构稳定的要素或纽带既可以是团体的纪律,也可以是组织者、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以及组织产生、分配的利益。对其经济实力特征的认定,不宜对立法解释规定的"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作狭隘理解。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违法行为的理解,应紧扣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侵害客体和本质特征,即限于扰乱公共秩序,包括扰乱公共生活秩序和公共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3.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指组织、或者参加领导黑社会组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本文拟从立法背景、犯罪构成、惩治和防范等方面对黑社会性质犯罪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一、立法背景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是社会危害性非常严重的犯罪。从国际上看,日趋严重的有组织犯罪给经济正常发展和社会秩序安定带来重大威胁,目前,有组织犯罪已成为各国打击的重点。在黑手党活动猖獗的意大利,政府在常规刑事诉讼程度外,还使用非常规措施对付黑手党。例如没收财产(私有制社会极少适用,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一般只对…  相似文献   

14.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我国当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是介于一般犯罪集团与典型黑社会组织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特殊犯罪集团,是具备了黑社会组织的某些特征,但尚未形成较为严密的黑社会组织结构的一种有组织犯罪[1]。"保护伞"虽然只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的选择性条件,但对其重点打击仍然意义重大;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对该组织进行包庇、纵容时应数罪并罚,其他情况则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予以不同的刑事对待。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犯罪刑事立法完善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关于黑社会犯罪的刑事立法存在缺陷。为此,应将"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简化为"黑社会组织",并打破境内境外的界限,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分别修改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和"包庇、纵容黑社会组织罪",以求立法的简约和统一。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者,应当予以准确界定。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时,应当准确把握其认定标准,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认真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把握是否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界限,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加入并不以"自愿"为前提,同时还应准确把握自称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情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从而有利于更准确地追究其相关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践需要 ,在立法上应适应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质的演变 ,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黑社会组织犯罪 ;细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原则性规定 ,出台可操作性的司法标准 ;体现从重从严的原则 ,加大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事制裁力度 ;加强对证人和受害者的保护 ,夯实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是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犯罪,司法实践中,该类犯罪的界定问题亟待进一步论证和探讨。从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的界定,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与集团性犯罪的界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界限,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的一罪与数罪的界限等方面对刑法中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界定等问题进行阐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犯罪现象,必须从犯罪学和刑法学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在犯罪学意义上,黑社会性质犯罪建立在典型的黑社会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刑法学意义上,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指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以及境外黑社会成员到我国境内发展成员的行为。其特征也即该罪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0.
"零容忍"政策最初在纽约实行,用来控制纽约街头违法行为。其核心在于对各种反社会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即便是轻微的违法行为也要毫不留情的与之斗争。联系我国当前情况,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逐渐抬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此类犯罪应在其形成的初始阶段就及时予以打击。公安机关应采取主动出警模式,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严厉惩治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