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其绩效评估中,评估主体、评估信息呈现出实质性的政府垄断,公众参与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因此,调整评估主体,使其组成多元化;发展电子政务,创新政府绩效信息提供方式,促进信息公开化以及重视和提高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能力实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价值,认清当前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困境和难点,探索出一条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路径,是建立科学、可行的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系统体系,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行政民主化的进程,提升我国政府绩效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公众与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程序、标准来评价和测量地方政府绩效结果而构建一种制度框架。然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出现导向功利化、手段目的化及结果利益化的弊端,致使评估体系地方政府行为偏离公共导向、社会出现不稳定及央地关系发生失调。其实,现实中评估体系中的公众参与缺位正是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构建公众参与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我们可以有力地改变当前公众参政素质不高的现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铺垫公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行政法视野下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民主理论的发展,催生参与式行政的兴起,使之逐渐成为各国所普遍接受和采用的现代行政管理模式。参与式行政将公众纳入行政过程,促进行政的民主化、理性化、科学化。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参与式行政是一项逐渐发展中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公众参与的行政法价值,探讨构建公众参与制度的关键,为行政领域公众参与的法治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人们表达意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越来越引人注目,本文将在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本质的基础上,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保障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实现形式,是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事项的确定,关系到知情权、隐私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也是合理认定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综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公众参与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缺失。为贯彻参与民主理论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要求,应当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其具体的制度框架应当包括: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听证会制度;设置独立的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7.
公众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和价值取向,在各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我国,公众满意度测评则处于刚刚起步的探索阶段。因此,明确政府部门的执政理念,增强公众的政治责任感,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推进公众满意度测评的法制化建设,加强测评的信息收集和传递,是完善公众满意度测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针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学者们提出了众多参与模式。通过对不同模式的理念、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中国环境治理中存在着政府对公众不信任的境况。在当前政府主导环境治理的语境下,其他参与主体能否参与进来,以及在治理中处于何种地位由政府给予其的信任程度所决定。因此文章建议政府应从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决策制度和司法补救制度等方面增进对公众的信任;而公众则应提高参与的专业化与组织化,赢得政府信任。只有政府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消弭政府对公众在环境治理中的不信任状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学者们提出了众多参与模式.通过对不同模式的理念、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中国环境治理中存在着政府对公众不信任之境况.在当前政府主导环境治理的语境下,其他参与主体能否参与进来以及在治理中处于何种地位由政府给予的信任程度决定.因此本文建议政府应从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决策制度和司法补救制度等方面增进对公众的信任;而公众则应提高参与的专业化与组织化,赢得政府信任.只有政府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消弭政府对公众在环境治理中的不信任状况.  相似文献   

10.
建立确保公众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的长效机制,要求政府要大力发展政治文明,更新传统价值观念,树立正确政绩观,实行政务公开,加强绩效沟通,建立制度化参与途径,建立便于普通公众理解的绩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建构阳光政府带来了希望.为避免这种希望不被现实中"封闭"的具体行政和"短腿"的司法实践笼罩于阴霾之中,为从根本上使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得以有效保障,应对域内外知情权和信息公开制度的演进变迁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就消除法院顾虑以有效制衡行政权力的有效路径进行实证探寻,对公共治理模式中的公众参与加以积极推进.只有如此,才能最终使公民的知情权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是服务型政府公众本位、民主法治、服务至上等理念的价值彰显。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整体素质不高,获取必要绩效评估信息比较难,参与方式相对粗放,并且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解决这些问题客观要求树立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安排,培养公民参与绩效评估能力,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潘岳 《理论前沿》2004,(13):12-13
一、什么是公众参与所谓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我们提倡公众参与,是因为中国发展观与执政观的伟大进步,是因为中国民主法制与政治文明的逐步成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东。而政府追求的是公共事务的综合发展成果,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公众?当然是政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职能定位也由过去热衷于抓经济管企业,逐渐向以主要抓公共事务管理过渡。公共事务,包括人口与就业、教育与文化、资源与土地、环保与生态、治安与稳定、医疗与交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视角来看决策公开,决策公开和公众参与之间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后者有效实施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民主动力。决策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有效性,鉴于此,决策公开不完全等同于政府信息公开,决策公开具有动态性、过程性和系统性。因此,除了应遵守信息公开的通行原则外,决策公开还应遵守其特殊的原则。同样,也应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流程的视角来确定决策公开的范围及例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地方政府广泛开展的"万人评议政府"活动,标示着政府绩效考评模式的创新和转型。杭州的政府绩效考评模式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可以通过杭州案例,从发展连续谱的视角来对"公众参与式"绩效评价的产生原因、演进过程进行深度阐释,发掘这一新模式与以往"压力型考核"模式的内在逻辑关系,评析各自的功能与局限,探讨模式转型中的信息困境、路径依赖、"谁来监控监督者"等重要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行政模式正由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这其中开放政府具有制度意义,而行政公开和信息公开是重要基础。本文在讨论开放政府意义的基础上,对港澳地区公共政策公众咨询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行政上的公民参与催生了开放政府概念,开放政府成为政府发展的趋势。开放型政府是一种政府理念、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政府模式。开放政府的第一要义是公开。开放政府的另一重大主题是行政的公众参与。如果说信息是决策的基础,那么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参与行政过程、参与决策、参与治理的基础。开放型政府就以信息公开为前提,以公民参与为核心内容。在推动开放型政府进程中,公民有序参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务公开是当今许多国家推行行政革新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公民与政府关系角度来看,政务公开包括信息告知、政府与公民互动、政府与公民合作三层含义.在对中国政务公开实践评估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需要从积极推进公众参与入手,重构政府与公民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公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中的核心构成要件。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真正参与评估,是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制度化和多元化的着力点之一。强化公民参与实质上就是推进绩效评估的民主化进程,公民参与在广度、深度与范围上拓展必然有助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民主化程度的加深。  相似文献   

20.
政府形象主要是指从国内角度来看,政府在公众中的定位评价。让公众利益引导政府运作,是塑造政府形象的关键。针对当前政府形象塑造所面临的困境,利用公众参与实现参与方式的扩大、参与文化的形成,真正实现公众参与并决定政府重大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