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游戏论"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中极其重要的概念,标志着他从理论语言哲学向实践语言哲学的转向。"语言游戏论"之于跨文化交往具有重要意义。语言作为主体间交往的重要媒介,源于生活、行于规则、意于使用,它为不同生活形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架起了沟通和交往的桥梁,它是文化共感性的深层依据,它为跨文化语言习得提供了生活世界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语言学以延异、播散、书写文字、踪迹、补替等概念为工具,对西方的语义学传统进行了解构,这种解构颠覆了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语音中心主义"及"逻各斯中心主义"。对语言的解构使他的哲学摆脱并超越传统形而上学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将差异作为新思维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新疆安全治理只有超越传统的"国家中心主义"与刚性维稳思维,以和合主义为价值立场、以优态共存为认知前提、以共享安全为共赢目标,以"维心"为本、以"维权"为策、以"维稳"为基,推行"三维一体化"治理,兼顾国家、社会与人的安全,着力解决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切实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与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打造出经济建设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生存生活环境优美的平安新疆,增强各族人民的物质利益诉求的"获得感"与文化心理诉求的"归属感",使各族人民的利益、信仰与认同融合一致,互利共赢,才能使他们从心理上与国家、社会及其他组织产生自觉的认知、认可与认同,才能调动他们和合共建与共享及保卫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最终才能维护新疆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随着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普及,提升汉语教学水平对汉语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汉语专业或课程的学校、语言机构的数量增速明显,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确保汉语教师根据不同国家的本土化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教学基本情况"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4个国家(东南亚十一国、南亚七国、中亚六国、西亚十八国、中东欧十六国、独联体四国以及蒙古和埃及)。在这些国家中,存在多种语言环境,英语作为互通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相对普遍,  相似文献   

5.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分散在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国”7月的蒙古草原,一半是绿草,一半是鲜花。在这草原的花季里,蒙古从首都到地方都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大蒙古国”800周年和人民革命胜利85周年。蒙古传统“那达慕”是最主要的庆祝  相似文献   

6.
纳荷雅 《学理论》2015,(8):82-83
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力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民族居住习俗和习惯的最主要因素。对于蒙古族而言,北方寒冷地区的森林、草原、沙漠是其自先祖入世以来最主要的生活聚居地。同时由于受其基本生产方式变迁的影响,在由狩猎经济向游牧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蒙古族的居住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动中,最终形成具有较强流动性和分散性的帐居形式,而这些帐居形式也成为蒙古族在居住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居住习俗的主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0)
"瑟宾"一词,在鄂温克语中是"欢乐祥和"的意思,"瑟宾"节在历史上称"熊祭"。"熊祭"是鄂温克人图腾崇拜的一种反映,鄂温克先民的某个部落曾信仰过熊图腾。"熊祭",就是他们从图腾崇拜到图腾禁忌、再到吃图腾肉的演变过程的产物。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猎杀图腾动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图腾禁忌的松弛在"熊祭"过程中完全表现出来了。"熊祭"有三项内容:一是吃熊肉、二是熊祭、三是葬熊。当今,鄂温克族"瑟宾节"以传统狩猎和游牧生活为背景,真实地再现古今鄂温克人的生活,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体育活动和现代娱乐方式以及传统舞乐与现代歌舞的有机结合,让全体鄂温克人参加的节日盛会。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6)
满族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先祖女真人生活在长白山林之中,擅长狩猎、骑射,以武力统一东北地区,进而推翻明朝统治,统一全国。在发展武力的同时,也注重本民族文化的建设,逐渐形成了满族文化。但是随着政权的壮大和生活地域的迁移,不断面临先进的汉族文化的冲击,"国语"和"骑射"为代表的满族传统文化也随之被封建化的浪潮所渐渐淹没。从具有代表性的"国语"和"骑射"两方面来探究满汉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官方和民间都一再强调自己生活方式的优越,大家引以为傲。马英九说:"台湾的民主与生活方式是台湾创意与活力的来源,这是我们在华人世界的骄傲。""今天台湾所展现的活力与生活方式,已成为华人世界的标杆"。"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龙应台说:"海峡两岸,哪里是统一和独立的对决?对大部分的台湾人而言,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极其具体,实实在在,一点不抽象。"有  相似文献   

10.
夏路 《学理论》2015,(3):48-49
布迪厄作为当代法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巨匠,以广阔的理论视角打破了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论立场。"象征性实践"的概念弥合了以英法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之间的鸿沟。广泛关注社会边缘群体的命运,在多个领域内成果硕硕,运用其深厚的理论洞察创造了文化再生产、惯习、场域、资本、语言象征性权力等一系列对现代社会极具解释力的概念。即以"实践"的视角切入,简要说明布迪厄的文化与实践理论以及作为实践工具的资本、惯习以及场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贾吉峰 《学理论》2010,(10):141-141
大使作为外交术语,现在被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由"大使"到"某某大使",体现出了语言记载、反映文化的功能。通过对"某某大使"的使用领域进行考察,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列奥·施特劳斯著作的重要性在过去十年中不断增强,乃至今日被认为是上个世纪最独特、最有影响的声音之一。列奥·施特劳斯通过对西方传统经典的解释发现:"哲学"与"政治"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最好的政制需要政治哲学,却承担不起对政治哲人的认可,这是政治生活的根本困惑。为了克服这种政治哲学的悖论,施特劳斯提出运用"显白教诲"和"隐微教诲"相结合的写作艺术作为政治哲学的根本任务,此中的"微言大义"破解了"哲学"与"政治"关系这个"千年难题"。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
泰国历史上有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王国——兰纳王国。兰纳的地域范围是今天泰国北部清迈、清莱、南邦、南奔、夜功颂、南、帕耀等几个府,兰纳人主要指的居住该地区的"当地人"。兰纳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与各种习俗,因受佛教的影响,兰纳人的丧葬方式主要采用火葬。兰纳人根据死亡的原因把丧葬分成了"正常死亡"(指因年老而死)的葬礼和"非正常死亡"(指因意外而死)的葬礼,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把丧葬分为王室的葬礼、僧人的葬礼、普通老百姓的葬礼。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传统"正常死亡"的兰纳普通老百姓的丧葬(今天兰纳或是上述几个府的丧葬已按现代丧葬方式进行)习俗,以了解过去兰纳人的丧葬文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指导思想,他们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中坚持发扬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文章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产生背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发展,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并提出实施"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武艺 《侨园》2013,(9):26-26
<正>冷漠在英国生活了几年,与许多英国人成了朋友,我发现英国人身上有不少"非同寻常"的特点,对此,我把它们归纳如下。冷漠英国人的冷漠表现在他们感情上不外露,英国人不大同陌生人说话,也很少激动。即使很伤心的事,也不轻意表示出来。有人说英国人是从冰里刚刚出来的冷鱼,而英国人则总是自嘲地说:"啊,这是因为我们的气候关系。"一般英国人进餐馆,总要找一处远离他人的座位。其实,英国人看不起容易激动的民族,总是认为他们没有自己可靠。英国人不相信信誓旦旦的诺言,尤其不相信用华丽的语言做出的承诺和表达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20)
辽代契丹族的捺钵制度是根植于游牧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之中的。捺钵制度的本质和精髓一即渔猎、畜牧等生产活动既是捺钵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又是其生生不息、往复进行的载体,捺钵制度其实也就是契丹游牧民族自己的四时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菲华诗人若艾诗歌中明显流露出的孤客情怀和对故乡欲归不得的寂寞与无奈,是他诗歌的主要命题。他借各种特殊的意象和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语言,将自己漂泊异乡的人生旅途尽数展现在诗歌中。他借许多中国元素细致地刻画了华侨离乡背井在海外打拼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作为番客生活的两地为难。无论是短诗中情感的浓缩还是长诗中孤客情怀的跌宕起伏,无不是他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真切的语言,细腻地捕捉了心灵世界中的回归情愫,注重想象的丰富性和意象的典型性,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高琳 《学理论》2014,(5):107-108
通过探讨"牟利"、"营利"与"谋利"三个词在日常语言语义层向、法律语言语义层向存在的异同,来了解日常语言语义与专业(法律)语言语义之间的关系。在刑法文本中,"牟利"一般为"以牟利为目的";"营利",一般为"以营利为目的";"谋利"一般表述为"为某某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居住着55个民族,各民族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在疆大学生中约40%为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有宗教信仰。民汉学生是否认同彼此的文化,关系到校园是否和谐稳定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到能否形成现代文化共同体的问题。高校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各民族学生既尊重个性又形成共性,维持人性之美好,构建和谐校园。在新疆高校人文教育中强  相似文献   

20.
<正>百节"年"为首,春节是最富中国特色的传统佳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节日期间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华人均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喜庆的氛围。随着中国的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春节传统习俗还在吸引、影响和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输出的重要载体。当前人们早已远离"年年难过年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