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富民之源,安邦之策,和谐之基。灵活就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它不仅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功勋卓著,更意味着对传统就业模式的一次深层次变革。总结分析灵活就业的实践经验,探索思考灵活就业未未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灵活就业应有的作用,对加速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增强人力资源市场的弹性,缓解就业压力,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北的2月天气用“冷”来形容最为恰当,但是当你问到在吉林务工的农民工们现在的感受,他们会告诉你,是“春风行动”记他们感到了温暖,使他们可以安心地进城打工挣钱。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失业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特别弱势地位的一部分特殊困难群众的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难点所在。这个群体在就业上必须依赖政府提供就业援助。本文以武汉市武昌区为实例,研究具体承担就业援助工作的城市政府在新的经济形势与社会背景下进行就业援助所面临的新的情况、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及与之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可选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失业下岗问题的产生,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异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隐性就业”问题。与失业下岗相关联的“隐性就业”是指,一部分名义上失业或下岗的人员,实际上是有工作和有收入的。但是,这部分人无论是在正式统计中,还是在他们自己填答的各种登记表中,都显示为失业下岗。这就使得我国失业问题变得异常复杂,连真实的失业人口数字也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眼下,虽然已临初春,但还是春寒料峭。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各种招聘会也正开得热热闹闹,然而奔波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们仍感到就业的艰难。众所周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一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2002年,已有145万学生毕业,2005年,将有212万大学生毕业,2004年又将有250万毕业生,2005年将达到275万。在今后几年,每年都将有200万人以上的毕业生。但是,在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仍将相当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实现就业,鼓励和提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就成了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形势政策教育。为此,我们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官员,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残疾人就业,直接关系到广大残疾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前竞争机制下,就业形势严峻,残疾人就业更是不容乐观。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残疾人就业的出路在哪里?现就这些问题谈点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金旺 《现代人事》2003,(10):38-39
“良禽择木而栖”,“玉在椟中求善价,钗在奁中待时飞。”这一直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问题,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普遍社会现象。那么,国外大学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呢?  相似文献   

8.
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的敦化市,依托雄厚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在全市48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实力迅速扩展,城市设施配套,功能完备,交通便利,市场兴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昂然的生机,2002年,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吉林省县市第三位。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09,(2):21-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就业方略,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这是在全面总结我国就业工作的实践,深入认识扩大就业的规律,科学分析未来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的深入人心,残疾人的就业队伍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扩大,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了一种反差,一些健全人不无感叹地说,“现在残疾人比我们这些好手好脚的人更好找工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但并不表明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相似文献   

11.
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等,是经过长期探索和发展而形成的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渠道。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就业类型的不断丰富,各种非正规就业正日益成为残疾人就业新的增长点。我国残疾人就业呈现出多种形式并存、多种渠道并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有网友爆料称,不少残疾人在网上出租自己的残疾人证,寻找公司挂靠。企业与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后,不用其上班,目的就是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各大纸媒、门户网站、广大网友都在讨论,沸沸扬扬,众说纷纭。沉淀将近两个月后,从事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梁潮辉先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这一现象条分缕析,虽然忧深盼切,但持论不失客观公允。喧嚣之中,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考,对于残疾人就业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辛子 《公民导刊》2004,(12):48-48
四年前,遂宁市射洪县曹碑镇中学的考生王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在小镇引起了轰动。今年7月,他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此后4个月忙于找工作,但不是他看不上眼,就是人家看不上他。11月6日,悲观失望的他在巨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4.
《江西政报》2006,(8):F0002-F00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劳动保障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就业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5.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措施。目前中国就业的局势基本上是稳定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吉林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境外就业“金桥”工程,使全省境外就业人数达到18万人,到境外就业收入60亿元。  相似文献   

17.
从根本上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在看到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制度,导致了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效率,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结构僵化。存在着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具体看,当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白秀平 《前进》2009,(12):10-13
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必须认真贯彻市场导向的就业方针,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具体来讲,就是要抓住六个重点,破解五道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得出大学生就业偏好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以及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在城市农村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体制内与体制外单位之间彼此分割,一方面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种种限制,另一方面造成不同行业、地区就业单位收入相差悬殊,从而使得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趋向于在大城市、东部地区以及体制内单位中选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我国现有的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0.
周群英 《中国妇运》2004,(11):47-48
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毕业女性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歧视录用女性或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性平等就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情况。也就是指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使女性在就业中丧失平等择业的机会。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