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拥有大量土地的封建地主,除主要采用租佃制剥削农民外,也有一些是自己经营管理农业生产。这种地主即经营地主。经营地主属于什么性质,它的作用和局限性怎样?这是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一、何谓经营地主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说经营地主是: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主要依靠雇工耕种土地、以剥削为生者。经营地主的特点是自己指挥生产直接剥削雇工剩余劳动,而不是以地租剥削为主。旧中国的经营地主一般是中小地主,或多或少带有资本主义性质。”这个看法赋予经营地主以资本主义的性  相似文献   

2.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地生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地占有直接生产者农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是建立在他们占有了社会绝大部分土地的基础上。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农民没有土地,只得向地主租种土地,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奴役。所以,我们说,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地主致富的总根子。而封建的土地占有制形式,即土地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又是揭示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条根本线索。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曾出现了多种形式,其中井田制、限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占田制、…  相似文献   

3.
教学一得     
把笑话引入《简史》教学《社会发展简史》第九课讲到地主榨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除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三种地租形式之外,还有变相的地租剥削,如逢年过节或办婚丧事,要强迫农民无偿地干活、送礼;地主到村里收租,要农民为他办酒席;小亩出租大亩收租等等。这段话虽然通俗、易懂,但缺乏具体事实,如果上课时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不会信服,达不到教育和教学的目的。为此,我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插入了笑话故事。这个笑话是“见鸡而作”:从前有一个贪得无厌的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续租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等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租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与张三却与谁?”张三说:“你说的话怎么变得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用自己的工具去耕种地主、贵族和皇室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四成、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以上,奉献给地主、贵族和皇室享用。”不但地主、贵族和皇室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地主阶级的国家又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并强迫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去养活一大群的国家官吏和主要是为了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保护这种封  相似文献   

5.
成语的妙用     
成语,是长时期形成的一种比较凝炼的语言,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生动程度。在教学中,把成语分门别类,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成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讲初二《思想政治》第三课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在政治上的残暴统计时,运用“倒行逆施、横行霸道在冠禽兽、金科玉律、剖棺戮尸、异端邪说、苛政猛于虎、惨无人道”等成语;讲地主对农民在经济上的残酷剥削时,运用“敲骨吸髓、巧取豪夺、横征暴敛、贪得无厌、敲诈勒索、苛捐杂税”等成语;讲解地主阶级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坐享其成,过着…  相似文献   

6.
为了沟通城乡贸易,发展乡村经济,会决定各地负责组织贸易公司,大量收购粮食,希即掌握下列各点贯澈执行:(一)我们购粮的目的,在于以经济力量,帮助广大农民解决其生产与生活上的困难,减少商人地主对农民的中间剥削。目前正在新粮上市的季节,农民急于要求出售自己的农产品,换购必须的物资,过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农民历来是被官僚资本与奸商地主结合起来所操纵,以致不得不贱价出售其粮食,贵价买其它生活必需品,吃亏很大。解放以来,由于交通运输被敌伪破坏,尚未完全恢复,加上各个地区之土匪骚扰,使城  相似文献   

7.
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官僚资本与封建势力的层层压迫与剥削,旧中国的土地,大部分集中于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手里,绝大部分劳动农民,反而没有土地或很少土地,而不得不向地主田耕土地借粮借种以为生,因而忍受重租高利,贱卖贵买,及各种封建剥削。土地越集中,租息就越重,农民生活就越苦,土地生产力也就越趋于衰落。此种生产力衰落的结果就造成年成歉收,荒地增多水旱风虫荒灾不断,使占人口百分之八十  相似文献   

8.
王志润 《新东方》2005,(1):28-34
中国传统王朝走向灭亡,是阶级斗争的结果,这无疑是正确的。传统王朝末期大规模的、疾风暴雨的农民战争,导致旧王朝灭亡、新王朝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已屡见不鲜。有学者进而指出,导致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官僚的贪污腐败、地主的大规模土地兼并和过度剥削。清代历史教科书和很多有关清代的学术著作也反映了这种观念。如果抛开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官僚的贪污腐败,  相似文献   

9.
最近各地对开展剿匪反霸运动是有成绩的,这种运动是农运的第一步,是社会改革的第一阶段,不通过这一步,把土匪肃清恶霸(土豪劣绅)打倒,把地主阶级当权派的统治打掉,要发动农民进入减租减息,有效的准备土改以至完成土改是不可能的。因此一般新地区在我政权建立以后,以剿匪反霸为中心彻底完成这一任务是正确的,对减租减息采取慎重态度,有步骤的进行也是必要的;但根据各地情况,对双减一般都采取消极态度,等到农民自费提出要求之后,我们才采取应付态度,而不积极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运动,这是不对的。要知道,在未实行土改以前,减租减息是农民改善自己生活的最低要求与普遍要求,这种要求与打倒地主当权派的统治的要求是同时存在的,不论任何地区只要环境安定秩序恢复之后,我们就应该在反霸清匪的同时积极去宣传并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以达到减轻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生活,这样我们才能更广泛地团结农民,取得农民的拥护,使我们在农村中建立初步基础。有些同志把减租减息与土改一样看法,由于过去吃了土地改革急性病的亏,因此今天就连减租减息也不敢进行,这也是不对的。要知减租减息与土地改革有本质上的不同。土改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权,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几千年来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解放前,只占农村人口十分之一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八十的土地。多数农民无地少地,受地主富农的剥削,加以官吏欺压、灾害频仍,生产水平很低,生活极端贫困。解放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一九五二年底完成),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将原来为地主、富农所有的约四千七百万公顷土地依法分别予以没收或征收后,分配给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农民欢欣鼓舞。土改完成以后,在农村开展了社会主义的集体化运动。这个运动加上我国整个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方志敏是江西弋阳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许多贫苦农民惨遭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情景,给少年方志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四运动爆发后,方志敏参加了南昌学联的工作,经常和同学们去街头讲演,宣传反帝救国。1922年夏天,方志敏到了上海,经共产党赵醒侬介绍,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国共合作,党派方志敏担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不久,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方向。方志敏回到家乡湖圹村一带,组织农民协会,举办农民运动训练班,发动农民,开展对地主豪绅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  相似文献   

12.
你会关于处理地主退押房地产问题的报告已悉。地主周竹庭等抵退押金的房地产,除其中逃亡国外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地主的房屋,可暂进行代管;已退清押金的房地产,发还另由房管部门按私房改造规定办理以外;余均同意由市接管。被接管代管的房地产,今后不再给农民退押。以往积存的租金、息金,全部缴入国库。  相似文献   

13.
在宋代,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从而促使乡村社会的救济活动兴盛起来,而地主对农民的救济又是宋代乡村社会救济事业中的主体活动和主要表现.地主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对农民的救济,包括赈灾救荒和济贫恤穷两大部分.地主开展对农民的救济,是积德修善、求取平安、收取租息、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以及维持生产的稳定和继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地主对农民的救济对农民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一方面纾解了农民的困难,但另一方面却给农民套上新的枷锁,它使农民背负上难以摆脱的债务问题以及权利对地主的让渡.  相似文献   

14.
封建社会除了小农分散的占有一部分土地外,地主和封建国家占有大量的土地,这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剥削的基则。小农对土地的经营形式,绝大多数是分散的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而封建国家和地主占有的土地,其经营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经营形式的不同,对经济生产和政治斗争往往产生不同的影响,造成不同的后果。 一、地主阶级对土地的经营形式 地主阶级对自己占有的土地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经营形式:第一种是集中经营,对土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06,(Z1)
小学算术第十册第六页第六题是:“解放前,老贫农吴大伯租种地主4.5亩地,一年辛辛苦苦地劳动,平均每亩收250斤粮食,却被地主剥削去总数的82.5%,吴大伯只剩下多少粮食?(得数保留整数)。”这道题得数约等于196.8斤,四舍五入,得数应是197斤。山东德州市建设街小学五年级八班学生杨乃虎认为得数应是196斤,他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说“:我认为答数196斤是对的,因为地主千方百计地剥削穷人,就是一两粮食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给贫下中农!如果写成197斤,我想有些理论不联系实际吧!”老师给他回信说“:原来我们认为那道题答数应是197斤,这只是看到四舍五入的计…  相似文献   

16.
苏星 《当代广西》2011,(14):16-17
【历史回眸】风雷激荡左右江"种田辈辈穷,不是命定穷。地主和恶霸,剥削我们穷。我们要革命,大家要齐心。打倒剥削者,穷人才翻身……"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早期,如何发动革命是核心问题。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运用到中国农村。从湖南到井冈山再到赣南,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农村调查,对于如何在农村划分阶级和发动农民革命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判断。在湖南的农村调查中,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了农民运动的力量,但对于如何划分农村阶级还没有形成准确的认识。在井冈山的农村调查中,毛泽东把小地主和富农作为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对他们的斗争有所缓和,但却没有找到富农和地主区别对待的依据。在赣南的农村调查中,毛泽东从剥削性质上认清了地主和富农的区别,并制定出了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具体标准,这标志着毛泽东对农村阶级问题的认识已经成熟。此后,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关注点从农村阶级问题变成了基层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简史》第九课中“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这个框题,我认为教学重点应是“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不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框题“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与教学重点“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两者提法不同,但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这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分别论述到总结归纳说明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9.
同世界各国的历史相比较,中国的封建社会形成得早,结束得晚,延续时间很长。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形态,它发展得十分完备和典型;就其影响来说,根深蒂固,直到今天,仍是建设具有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沉重包袱和障碍。 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具有长期性? 相当一段时间内沿用着一种说法: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农民的极端穷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然而,地主阶级剥削压迫农民是各国封建社会的共同特征,世界上其他国家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何尝不是同样的残酷?农民又何尝不是同样的穷苦?但是,在欧洲,农民的贫困化,却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可见,上述论断,缺乏科学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建85周年。纪念农工党成立85周年,缅怀邓演达等老一代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为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而奋斗的革命精神,铭记我党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始终坚持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风雨同舟,团结战斗,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压迫中国人民的独裁政权,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废除封建地主对广大人民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制度,为建立新中国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