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1978年至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数据,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促进当年经济增长,但是会阻碍下一年的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率超过了9%,那么本年的通货膨胀率就会高于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9%,那么本年的通货膨胀率就会低于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2.
双紧政策与通货膨胀我国曾几次利用双紧(财政、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每次都有效地遏制了物价上涨,尤其是去年,将通货膨胀率大幅降低至15%,使过热的经济基本上实现了“软着陆”。今年应该继续从紧还是适度放松?目前有两种主张:一是主张继续从紧,一是主张适度...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着实让广大消费者品尝到了“上帝”的潇洒。然而,近两年来,国内出现市场销售不旺,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开工不足,库存积压攀升,企业亏损增加,失业率上升,经济增幅持续下滑,让企业大伤元气,令国人焦虑担忧。我国政府面对困难,正视现实,审时度势,调整宏观经济政策。1998年三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去年12月份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经济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今年朱总理在八届人大二次会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长期来看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一般都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由于通货膨胀扭曲了市场分配格局 ,恶化了外部经济条件 ,降低了经济效率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 ,要注意防止和消除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从类型上来讲,应当是温和可控的,此类型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可避免的,政府所能做的就是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在经济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建立一个可以接受的区间,在此区间内,政府不必采取任何对付通货膨胀的措施,而超过临界值,就必须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转换机制优化结构贺阳1996年,国家的宏观调控伴随着经济周期的走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全年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状况等几大宏观经济指标,是可以令人欣慰的。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预测数据,1...  相似文献   

7.
进入90年代后期,我国的失业率高企。其成因主要有五方面:第一,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供给大于需求的总体格局;第二,传统工业化战略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传统农业部门存在严重的非公开失业;第三,市场化导向的国企改革,国企内的非公开的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第四,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加剧了结构性失业与降低了就业投资增长弹性;第五,九十年代以来,实行双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引致失业率呈现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8.
由于体制和决策等多方面原因,从70年代末起,高通货膨胀率便成为南斯拉夫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10多年来,南党政领导为克服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领导层存在重大分歧,各共和国和自治县各自为政,致使南政府的措施和政策不能得到认真贯彻,通货膨胀不但没有根除,反而恶性发展。1979年,南通货膨胀率为24.1%。1982年,南制定了第一个反通货膨胀纲领,当年通货膨胀率仍达到31%。1983年,南通过了洋洋数万言的《稳定经济长期纲领》,次年通货膨胀率却达到54%;1985年为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大热点问题,也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密切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关于二者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定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综述,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表现,全面分析探讨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向市场经济过渡,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作为条件,但通货膨胀却是一个影响东欧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严重问题。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形势每况愈下,东欧大部分地区都发生了严重的甚至恶性的通货膨胀。南斯拉夫在整个80年代就有9年通货膨胀的历史,1989年,通货膨胀率曾高达1255%。波兰、匈牙利在最近几年中的通货膨胀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较高经济增长伴随着价格水平偏低和失业率升高,经济运行出现复杂局面。中央政府几年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由于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劳动力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和失业升高还难以改变,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短期内还难以“淡出”,她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措施不断加强,但无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不应忘掉,政府应依法行政,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也应依法进行,甚至应将经济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纳入法治的轨道,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形势自去年第4季度开始趋于严峻,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股市大跌,消费者信心受重挫;制造业濒临衰退,高新技术产业持续不振;失业率、通胀率有所上升等.但由于美经济实力雄厚,基础条件较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不减;新经济仍有生命力;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有利地位;世界石油价格回落;美联储的调控渐起作用;布什政府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等,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失业: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凸现并构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尖锐挑战。我国当前失业具有城镇失业人口创历史新高,总量矛盾、结构矛盾与素质矛盾并存,“需求瓶颈”、“体制瓶颈”与“观念瓶颈”并存,隐性失业与隐性就业并存,经济高增长与城镇高失业并存等五大特征。缓解我国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说来应实施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的新战略和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中央果断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以“管住土地,管紧信贷”为主要手段,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我国经济仍然处于上升期,但增长速度可能略为降低。面对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应继续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Most studies suggest that China's economy is gradually moving into the "middle income trap" due to the economic slowdown,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subsiding, economic imbalances and weak manufacturing. But to think about the source of the middle-income trap proposition, there is a big 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its application. There is obvious expansion even "dogmatic" tendenc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iddle-income trap. Mechanical imitation to guide China's development will inevitably mislead decision-makers in judging the real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Middle-income trap hypothesis can be applied to our country? Our government seems to prevent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trap and welfare catching-up trap.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各类矛盾多发期,其中尤以劳资矛盾、官民矛盾最为突出,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行民主政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落实、完善选举制度,真正实现权为民所授,首先在县乡两级推行直接选举,并逐步扩大直选范围。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减少代表人数,延长会期,优化代表结构,实行代表职业化,并落实人大的财政预算权,实现人大对政府的有力制约监督。三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失业率已进入风险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化改革和需求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国城镇失业增加。德尔菲法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城镇真实失业率水平为 7% ,已达到警戒线 ,且近年会有较小幅度的增加。建议政府设立专职机构 ,对失业风险监测与调控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被"升值是一场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的大博弈。后危机时代,全球汇率摩擦使人民币汇率"被"升值。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稳固的背景下,如果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将会有大批出口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农民工大规模返乡,造成中国严重的失业问题,引发社会动荡,给世界经济的复苏造成消极影响。为维护中国外贸安全和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捍卫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必须深刻认识人民币汇率"被"升值产生的根源,揭示人民币汇率"被"升值博弈背后的实质,估足人民币汇率"被"升值的风险,确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积极有效化解人民币汇率"被"升值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