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引言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城市防灾和公共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内部和外部风险不断提升,对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建设和管理有了新的审视和反思。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内涵、空间布局、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我国应急避难场所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大多停留在建设与布局层面,忽视了应急避难场所运行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公共聚集场所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展开了广泛的调研,进而对公共聚集场所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了公共聚集场所火灾风险评估的操作流程。本文研究有利于公共聚集场所潜在危险因素的查找与分析,针对危险因素提出科学、切实、可行的建议及改进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将场所内的火灾风险最小化,持续提高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确保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作为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省份,近年来十分重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为了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该省将避难场所建设纳入规划,推动基层的场所建设标准化,规范规章制度,强化信息化手段,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针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广东省将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制度体系、空间布局、应急演练、信息公开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4.
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交易场所体系建设对于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构建和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数据交易场所布局散、标准乱、定位模糊等问题,基于“全国一体、分层分级、互联互通”的总体考量,初步构建了“1+N+X”全国一体化数据交易场所体系,明确了国家级、区域级、行业级数据交易场所差异化的业务定位和互联互通方式,并从启动数据交易场所试点、加强数据交易场所规则标准“软联通”、推进数据交易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5.
避灾场所是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重要场所,也是受灾群众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的"避风港".几年来,福建省民政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四求作为"要求,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防灾减灾新途径,对避灾场所建设进行了有效尝试,建成了一批设施相对齐全、功能比较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避灾场所.  相似文献   

6.
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就近、便捷、安全的应急避险服务,加强城乡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对提升基层应急救助能力十分重要。近年来,湖北省将综合减灾示范创建作为抓手,加强政策创制、示范引导和资金支持,解决了城乡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为什么建、怎么建、如何建的问题,将城乡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相似文献   

7.
应急避难场所是突发灾害事件发生时民众暂时避险、临时生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为切实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加强顶层设计,以科学编制规划为引领,切实加快完善了应对多灾种耦合风险的应急避难设施布局,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现了应急避难场所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相似文献   

8.
正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是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圳市宝安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应急避难场所专项检查,全面摸清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以宝安区为例,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从评估检查、制度规范、资源配套和培训演练等方面,对城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成都市结合各区(市)县实际,以风险普查为契机整合多行业部门基础数据,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服务效能,并以问题为导向优化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为接下来编制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全市应急避难场所、构建完备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提升城市韧性提供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邢台市针对市区地理位置属自然灾害频发地段,易发生大地震、大暴雨、大洪水和地质灾害等特点,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把公园、广场、体育场、停车场空地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利用起来,建立28所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为解决好市民有场所避难、能够及时进入避难场所、熟悉避难场所和提高避难能力的问题,该市主要做了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娱乐休闲场所是广大民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业余活动场所,在丰富民众文化和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休闲娱乐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娱乐业的发展更显日新月异之势。娱乐场所在我国双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这些场所也存在着一些治安隐患,如:打架斗殴、流氓滋事、吸贩毒品、偷盗打劫、卖淫嫖娼、聚众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较为普遍地在这些场所滋生。它是引发治安、刑事案件的高危地带,成为治安管理对象中的敏感场所。1997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娱乐场所管理…  相似文献   

12.
胡艺杰 《中国减灾》2023,(23):32-33
<正>近年来,我国应急避难场所标准体系框架稳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基础不断夯实。各省、市持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切实发挥避难场所减灾避险、群众安置、稳定社会等重要作用,及时、高效满足了应对重大灾难事故的应急管理需求,提升了公共安全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性建设,也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单位按照上级关于加强避难场所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避难场所建设,不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对避难场所的建设、管理和培训。同时,该区还充分挖掘应急避难场所功能,突出平灾结合,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城市安全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应急避难场所评估是对已投入使用或经规划建设将投入使用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的全面调查,评估场所的安全性、空间设置合理性,以及管理运维和分级分类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估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对是否符合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要求进行技术评价。本文通过对应急避难场所评估相关研究现状、规范化建设评估框架构建和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读者和有关部门开展应急避难场所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公共场所和公共复杂场所?公共场所,是相对于企事业单位、私人住所等而言的,它是指向社会开放的,供社会成员自由往来并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如商场、车站、电影院、游乐场等。公共复杂场所,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为了便于治安管理,确定公共场所管理的重点而提出的概念,是指公共场所中那些人员特别集中、流动频繁,情况复杂,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场所。二、目前公安机关将公共复杂场所分为哪几类?目前,公安机关将公共复杂场所分为公共娱乐场所、公共交通场所、游览场所和商贸场所四类,按照各…  相似文献   

16.
手机造成的泄密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加强对涉密场所使用移动电话的监管。而特定场所内移动电话的限制技术则是监管手机必备的技术前提和保障。本文介绍了涉密场所可采用的限制移动电话的常用技术手段,如探测技术、干扰技术、屏蔽技术,并对相关的技术原理、实施要点,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中,“三陪”女郎的存在,严重地影响娱乐业正常的发展和治安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败坏了改革开放的声誉,成为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中滋生丑恶现象的主要根源,是生长在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内部的一个毒瘤。虽然“三陪”服务通常表现为陪酒、陪坐、陪舞这三种形式,但事实上服务内容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演变成了遮  相似文献   

18.
特种行业、公共场所(以下简称特业、场所)治安许可是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特业、场所实施治安管理时的行政许可制度,它是公安机关搞好持业、场所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行使特业、场所治安许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对加强管理,服务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结合浙江省特业、场所治安许可的实践,谈四点肤浅认识。认识一:特业、场所治安许可在发展中得到加强建国至今,国家对特业、场所实行治安许可制度已将近半个世纪。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国家一直很重视特业、场所治安许可这项工作。解放后,国家把旅馆业、刻字业、印刷业、戏院、影院、说书场等纳入特业、场所管理,实行治安许可制度。经营者在开业前都必须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许可证后方准营业。后因文革动乱而  相似文献   

19.
语言景观考察的是公共空间的语言使用及其背后隐含的象征意义。有别于其他城市公共空间,教育场所作为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空间载体,是知识传授、思想传播、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研究教育场所的语言景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重点分析教育场所语言景观的显性信息功能和隐形象征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彰显自我、原则一致、规范美观、开放包容的教育场所语言景观构建原则。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由于监管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科学,娱乐服务类场所违规违法经营的问题屡禁不止,有些甚至堕落为藏污纳垢的场所,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已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以郑州市为例,对目前娱乐服务场所治理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当前治理面临的体制机制困难,探究经济社会快速转型、价值观念多元化日益凸显进程中娱乐服务场所治理失范的症结和导致其久治不愈局面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探讨构建娱乐服务场所长效治理机制的对策,对提升公安机关对娱乐服务类场所的治理水平、规范娱乐服务场所经营行为、杜绝"黑、黄、赌、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