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商业贿赂中的问题及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商业贿赂行为逐渐渗透于市场竞争之中,其社会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并逐渐从一种普遍存在的商业惯例演变成为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因而研究探索反商业贿赂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反商业贿赂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要在宪政理念之下构建反商业贿赂的防线,更要加强对对现行刑法的完善与修改。  相似文献   

2.
孙佳颖  程宝库 《求知》2006,(7):17-18
商业贿赂是腐败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商业贿赂曾导致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受阻、腐败横生、社会动荡。有些国家的政权甚至因贿赂丑闻而垮台。从上世纪70年代起,商业贿赂现象逐渐引起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人们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日趋深刻,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不同的治理对策。许多国家加强了惩治商业贿赂的立法。目前,国际社会在治理商业贿赂的立法、司法、行政、企业自律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反商业贿赂也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商业贿赂案件呈高发趋势,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从高校商业贿赂发生的特点、范围及其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商业贿赂的现状,从社会、高校、个人等角度研究了高校商业贿赂发生的成因,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提出了有效防治高校商业贿赂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领域的商、贿赂较之纯粹商业领域的贿赂对社会公平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因为它不仅损害了市场规则的公平性,增加交易成本,败坏了商业道德和市场秩序,更直接腐蚀公职人员和公共服务体制,侵害了公众的普遍利益,使得治理难度更大,损失难以挽回。因此,公共服务领域的商业贿赂应该成为打击商业贿赂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本质上是一种腐败。商业贿赂行为的产生,不仅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有关,而且与商业贿赂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及政治意识等内在因素有关。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又涉及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转换等环节。利益协调是治理商业贿赂治理的政策核心,要通过建立相关机制,调节利益实现过程和利益关系,对合法利益手段给予支持,对非法利益手段予以打击,对受损利益给予必要补偿。  相似文献   

6.
商业贿赂行为可能触犯了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但其首先触犯的是商事法律,破坏的是正常的商事秩序,因此,其首先要承担的应是商事责任,应受到商事法律制裁.商业贿赂行为侵害的是商人群体私权利,对商业贿赂的惩治不能完全以民事责任取代商事责任,以民事制裁替代商事制裁.法律在对商业贿赂行为予以刑事、行政和民事制裁的同时,还应当建立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商事制裁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张卉 《学理论》2009,(17):112-113
医疗行业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民生行业之一,近几年不断出现的医疗商业贿赂的丑闻给医疗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不久前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遏制医疗商业贿赂这一现象,笔者从医疗商业贿赂的特点、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对遏制医疗商业贿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治理商业贿赂,不但要通过严刑峻法来惩戒行贿受贿的行为人,而且要加强抑制商业贿赂的道德建设来监督制约行为人。因为道德是从原始动因上遏制和消除人们的行贿受贿动机和心理,是从思想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的一项根本措施。加强抑制商业贿赂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包括针对商业活动主体  相似文献   

9.
鲜婷 《理论与改革》2007,(1):131-133
当前我国存在的商业贿赂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行,运用法制手段大力治理商业贿赂刻不容缓。本文从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现状研究出发,仔细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从法律角度提出相关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9)
针对商业贿赂的特点,摸清商业贿赂的规律,结合各地行业特色,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应积极拓宽案件线索来源,主动出击,深挖扩案,积极去发现商业贿赂案件线索,主要途径包括强化宣传力度、从高发行业的业务流程中发现线索、从行受贿涉及的关键岗位人物等高危人群入手发现线索、从可疑资金流向发现商业贿赂线索、从情报信息入手主动寻找线索、深挖窝案串案以及加强与纪委监察等行政监管部门联系等。  相似文献   

11.
周慧琼 《学理论》2012,(11):105-106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的危害性极大,治理的对策是:规范反商业贿赂的法律;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商业贿赂问题;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反腐倡廉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商业贿赂犯罪控制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贿赂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腐败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专项斗争虽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构建于传统的、以"二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作为受贿主体的国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的商业贿赂犯罪控制模式,并未切中商业贿赂犯罪"上游犯罪"之根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一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以作为行贿主体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提出商业贿赂治理新思路,并以此构建中国反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可以弥补传统治理商业贿赂思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是一种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腐败现象,通过美国控制组件公司商业贿赂案例的研究,分析美国在反商业贿赂领域的惩防制度体系。针对美国反商业贿赂法律的制定、执法机构的分工以及惩处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在借鉴美国反商业贿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反商业贿赂的现实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反商业贿赂惩防机制的政策建议,为加强反商业贿赂惩防机制的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商业贿赂中单位犯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实施商业贿赂的认定,是将满足一定条件的个人贿赂行为转嫁给单位承担责任,而忽视了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自身特征和组织主体责任,难以有效地防止由单位自身不合理体制引发的贿赂犯罪。通过考察英美两国的相关法律和实践可以发现,对于商业贿赂行为,严惩单位犯罪且重视单位的合规计划已成为国际趋势。我国应转变商业贿赂中单位犯罪的认定模式,将单位作为与其成员相对的独立实体看待,以单位制定和执行反腐败合规计划的实际情况来认定单位自身过错,促使单位建立预防商业贿赂犯罪的多元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对政府形象、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影响很大。要认真分析其原因,从健全法律制度、严格采购预算等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于广暇 《求知》2006,(5):31-32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指出:“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治理商业贿赂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备.  相似文献   

17.
商业贿赂是一种“权钱交易”的亚文化现象,对我国健康的行政伦理关系形成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为了从根本上防治这种腐败行为的滋生蔓延,必须加强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教育。我们要坚持公平正义的行政伦理价值观,不断促进行政伦理制度化和行政制度伦理化建设,增强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从而建立起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和体系,推动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道德约束的弱化与商业伦理的诚信缺失带来的交易成本过高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商业伦理的关注和研究。商业伦理中不道德工商行为有渎职、欺骗、贿赂和窃取四种表现形式。企业家道德约束弱化的成因在于:企业家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终极目标、社会环境制约了企业家的伦理道德观水准、法律体系对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惩治不严与力度不够、企业决策过程也减弱了雇员和经理人对应用于在公司环境之外的个人行为的道德标准的追求和理性思维对现实的反叛。针对企业家的道德约束弱化,必须采取措施,建立起合理的商业伦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上商业贿赂案件层出不穷,为害甚烈。据披露,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全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7084件。商业贿赂破坏市场交易规则、诚信原则和市场经济秩序,侵害群众利益,诱发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毒害社会风气,损害我国国际形象,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既要构建抑制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体系,又要构建抑制商业贿赂的道德规范体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刊推出“特别策划”栏目,推出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抑制商业贿赂的道德分析及对策建议》(项目编号:2006GXS2B050)的部分研究成果,深入探讨“构建抵御商业贿赂的道德机制”。  相似文献   

20.
反商业贿赂剑指跨国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农 《侨园》2006,(1):12-13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央政府频频“亮剑”,直指商业贿赂。今年开始,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项集中整治。在经济活动中暗流涌动许久的商业贿赂这个毒瘤,终于将被全国围剿,这对整肃经济行为、规范经济环境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