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李文军 《青年研究》2015,(2):58-66,95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儿童的监管和抚养逐渐脱离原有的家庭照管模式,而虐待罪将犯罪主体局限于家庭成员的传统立法考量与我国的社会现实发生了断裂。由此,2014年全国人大法工委会同有关方面拟定公布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就虐待被监护、看护人增设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并对虐待罪第三款"告诉才处理"的方式进行了限缩,但此次修改并未针对保护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单独将虐童行为入罪。为践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要求缔约国对受虐待儿童进行特殊保护的规定,有必要在廓清我国刑法条文与现实对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一条与我国国情切实相符的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2.
3.
4.
唐志龙 《学理论》2013,(13):124-126
最近几年,全国多地的幼儿园频频爆出虐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与反思。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尚未对儿童虐待做出明确的界定与分类,不仅尚未建立一套保护受虐儿童的法律体系,也没有建立通过社会组织等非法律手段来保护儿童的机制。通过在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下对浙江温岭虐童事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美国等国在预防和惩治虐童行为上的经验,以期提出关于看待和处理虐童行为的正确视角。  相似文献   

5.
公用事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行业,在以往西方反垄断法理论和规制理论中,一直被列入反垄断豁免制度中。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资源的新发现和替代资源的出现,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传统边界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政府规制的范围和方法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就我国公用事业而言,应是结构规制与行为规制并重,注重公用事业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6.
周光旭 《学理论》2013,(18):114-116
行政法领域的寻衅滋事界定的难点,一方面具有与刑法的共性,即主观动机是否要求流氓动机在学理上争议较大;客观上与故意伤害、侮辱、抢劫、故意毁坏财物、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等具有一定重合性。另一方面其外延上具有不周延性,规定了可以对"其他寻衅滋事行为"予以处罚这一"兜底条款"。从行政法领域对寻衅滋事的具体规定出发,结合刑法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规范化探讨。  相似文献   

7.
腐败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国际性问题,我国在反腐败问题上一直努力不懈,但目前在反腐败制度设计上呈现出前置性法律阙如、刑事法网粗疏、司法认定过宽等问题。为有效遏制腐败行为,巩固反腐成果,应当制定合理的反腐败刑事政策;完善立法,将贪污贿赂犯罪由目前的数额犯、情节犯改为行为犯,兼顾情节;建立前提性的反腐败法律机制,使之与刑法规则一起构筑一道反腐败的防线;通过司法严格控制腐败,严厉入罪,避免通过司法解释进行变相的出罪。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所在。而要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除了进行机构改革、实行精兵简政策略外,还要加强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制,实行行政法治。 所谓法律规制,是指通过法律手段使主体遵守法律规范,把法律规范中的理想秩序转化为现实的法律秩序,从而使法律所确认的社会利益得以实现。从行为规制目的与规制方法之间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激励与惩罚两种:激励就是法律通过对资源的分配鼓励法律所期待的行为出现,惩罚则是法律通过对行为主体一定资源占有的否定与剥夺,防止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出现。激励和…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5,(3):79-83
在公法学或者是行政法学视野中,国家行为在学术话语中仅仅会出现在讨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时。而在其他情况下,大家使用国家行为这个概念时,一般不会在法解释学术语框架中对其进行阐述,而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而使用。在现阶段的域内实践中,国家行为具有行政不可诉性。对国家行为的理论完善应该从对国家行为侵权的认定开始,从国家行为与侵权的因果关系和国家侵权行为的阻却事由出发,将国家行为侵权理论与现有公法理论完成对接。且对国家行为侵权的规制可以从诉讼规制、检察院监督、人大监督等多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同时,市场经济对职工群众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思维方式上,广大职工由一切依赖企业、依靠国家的传统的依附意识,转变为独立平等的自主意识。自古以来,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铁饭碗,使职工群众滋生很强的依附观念。职工躺在企业上,企业躺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似乎社会主义就要事事依靠国家,处处依赖组织;似乎社会主义就应终身就业,生老病死靠国家。依附意识抑制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企业缺乏活力,经济缺乏…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规制社会危害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社会危害行为具有受害主体的不确定性、客体的动态性、损害的不确定性、绵续性、难以恢复性、损害与收益的严重失衡性等特性,其与经济法的契合点在于"风险社会与公共秩序",应是经济法的主要规制对象。主体在风险行为的知识或信息上的差异、是否具备支付损害赔偿的能力、面对损害赔偿诉讼的几率、行政费用的高低等四个因素决定着经济法对社会危害行为应以事前直接规制为主导、事后责任规则为辅助。基于法不完备理论,为有效遏制社会危害行为,经济法应赋予规制机构准立法权、执法权与准司法权,并在规制过程中进行规制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2.
某种行为能否构成犯罪,通常是从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三个方面予以判断的。当行为在其他法律制裁之下,无法实现行为与责任相适应时,就要采取刑事严厉手段予以制裁。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行为是危害社会应受惩罚的行为。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我国刑事政策的规定,做到宽严相济;另一方面要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依据刑法规定,该怎么处置就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3.
商标的反向假冒应涵盖隐性反向假冒行为.商标的反向假冒是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框架内,应由<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共同规制.为适应加入WTO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情节严重的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应予以犯罪化.在设立反向假冒商标罪之前,可通过司法解释对现行<刑法>第213条进行扩充解释,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纳入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15,(3):74-78
程序失当行政行为是不当行政行为的主要形式之一,规制程序失当行政行为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程序失当行政行为的认定可以从程序错误和程序瑕疵两方面进行考量。程序失当行政行为主要表现为自定程序、民主程序缺失、行政不作为与慢作为等。规制程序失当行政行为应当充分发挥合理性原则与正当程序原则的作用,并对相关行为人进行归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规制内幕交易行为的理论纷争进行了审视,考察了反对规制内幕交易行为的学者与赞成规制内幕交易行为的学者在理论上的交锋,从中得出规制内幕交易行为的理论基础,进而探讨了内幕交易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分析了内幕交易犯罪的犯罪构成及其惩治与预防。  相似文献   

16.
谢晓春 《学理论》2011,(20):73-74
诉讼欺诈不仅危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正常的诉讼秩序、法律的尊严及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民事侵权法已不足以对其进行有效规制,设置"欺诈诉讼罪",以刑罚来遏制此类行为日益蔓延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刑事立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领导行为方式邓秀华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①这一精辟论述,深刻阐明了领导干部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攻坚阶段,改革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管理是对公共政策全过程进行的管理。根据我国实际 ,我国公共政策管理方式应实行几个转变 :转变政策制定方式 ,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转变政策执行方式 ,强化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转变政策的分析评价方式 ,强化政策分析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一个现代社会需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培育现代人的社会有机网络日益凸现出来,拓展开来。我国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当积极体现这一特点,顺应这一趋势,突出这一优势。在面向21世纪的竞争发展中,我们应该转  相似文献   

20.
在新近颁布的《禁毒法》以及现行《刑法典》中都未对非法使用毒品行为作犯罪化处理,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禁毒立法体系的重大缺陷,因此,通过论述在我国将非法使用毒品行为犯罪化的必要性,进而对于反对将非法使用毒品行为犯罪化的观点进行评价,并具体探讨罪名的设置、构成要件及量刑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