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华 《政策瞭望》2011,(11):47-49
杭州市西湖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全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9个街道,49个行政村、126个社区,城乡并存、城乡结合。全区老年人口约8.4万人,占全区常住户籍人口的16.1%;高龄老人约1.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7%,经济困难、失能(残疾)、空巢(独居)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下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而且空巢独居、高龄失能、贫困失独等特殊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正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社会难题。一、传统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1.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健康稳定的家庭架构是人类福  相似文献   

3.
徐楚桥 《世纪行》2009,(12):22-22,27-30
一、背景:湖北省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 按照国际常用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意味着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07,(1):F0004-F0004
玄武区地处南京市中心,是全国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也是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区现有户籍人口45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6.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近年来,玄武区认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这句歌词,让多少人为之动容,也拨动了很多人大代表的心弦。"明天如何养老?这既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直面解决的大难题。"在深入调研全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后,九江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此看法一致。养老: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6.
刘爱萍 《世纪行》2014,(11):37-38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人口流动性加大,以及人均寿命增加,空巢老人家庭数目持续、快速增多,空巢老人总数和占比快速增长,这给我国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探索和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使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现实要求。一、空巢老人面临的困境一是经济上"困"。大多数空巢老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储蓄较少,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有的老人还要依靠种田、打工或经营小生意才能解决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1年底,杭州市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22.19万人,占总人口的17.53%,其中农村老人50.68万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41.5%。相关调查显示,全市农村老人的空巢率达30%以上,尤其是边远山区空巢率更高;农村老人失能率达10.2%,明显高于城市老人。面对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比全国提前1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老年人口1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9.98%,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四化叠加"趋势明显。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快速发展的严峻形势,回应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2010年杭州市就提出"9064"的工作目标(即到"十二五"期末。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024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9%,并呈现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大幅增加、空巢化和小型化趋势日益突出等特点。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发展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拥有大批掌握现代管理理念、先进专业技术和精湛专业技能的养老服务人员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设一支  相似文献   

10.
社区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聪 《长白学刊》2011,(6):149-150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如何解决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迫在眉睫。由于家庭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已很难满足现代人的养老需要。在这种形势下,社区养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目前,在发达地区和城市,社区养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黄永明 《政策》2013,(7):75-77
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湖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797.4万人(占总人口的13.93%),武汉市截至2011年底达132.05万人(占总人口的15.96%)。随着居民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占比不仅持续升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于1999年成为老年型国家,且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人口学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依然有加速增长之势,结果则是大量老年人口的积聚,并使社会的整体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很自然,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成为全社会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国,家庭养老始终是最为传统和主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家庭结构的缩小,人口流动的加速和妇女就业参与率的提高,老人的养老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社会  相似文献   

13.
鲁来顺 《中国人大》2014,(20):46-47
当前,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发展态势,已经进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养老问题成为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9月24日,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围绕着这项议案的办理始末,凸显出呼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真切地体现了人大与政府的责任与使命,为破解养老困局增添了一股巨大的助推之力。  相似文献   

14.
据2006年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人,占总人口的11%。按照国际通行的60岁以上老上人口占到人口的10%,即进入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过程,它是由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等人口自然变动因素所促成.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老龄化是1956年联合国人口司给出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及以上和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所界定的,60岁以上老人占10%及以上为老龄化.据这一标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进入老龄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加深.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800多万人递增,2012年增加了891万人,2013年已经突破了2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  相似文献   

16.
刘露 《广东民政》2009,(5):13-15,21
广东省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是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截至2008年,全省老年人口984.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1.6%。这些年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按照民政部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广东独特的政治、经济、地缘等优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构建信息联动服务网络、引进管理认证评估体系、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养老事业,着力营造以社区居家养老为重点、以国办养老机构为示范,以民营养老机构为导向的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许林 《中国民政》2010,(11):45-46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迅猛。据统计,2009年底,全市户籍老年人口226.6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8.2%。常住老年人口263.3万人,占总人口的15%。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400万人,占总人口的20%。大力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构建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系列问题,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19.
南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的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近期,南通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就南通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了调查研究。从调研情况看,养老服务存在资源不足、社会参与程度有限、养老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推进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区养老领导协调小组党委政府要  相似文献   

20.
张静 《中国民政》2015,(5):29-32
<正>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速度远超预期,"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老年人口从"十一五"的500多万人提高到1000万人。老龄化进程加快,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也为养老服务的发展带来新的要求和机遇。尤其在我国城市地区,"4-2-1"家庭结构普遍、代际居住方式变化、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使得赡养照料老人成为很多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弥补家庭养老功能不足的重要手段,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