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及其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有花 《前沿》2005,(1):164-167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建立的关键时期 ,积极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期个体自我同一性危机出现的原因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教育者不仅需要在理论层次上思考各种制约因素的复杂性 ,也要在教育实践中开展行动积极加强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核心概念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香 《前沿》2010,(4):91-93
自我同一性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自我同一性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心理·社会危机""自我同一性""同一性确立""角色混乱""心理.社会的延缓偿付"等,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是正确理解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但青春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最为重要。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通过对青春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同一性混乱的分析,揭示了青春期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冲突及其内在根源。该理论的相关论述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警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教育是其人格发展的基础.警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教育中运用TA责任模式,可以改善目前公安教育中重集体轻个性、社会责任感不足、人际交往能力差的现象,更好地完善警校大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董刚 《人民论坛》2010,(5):186-187
大学生处于"同一危机期",有必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引入中国后,至今未形成明确统一的界定;而国内研究者们将研究重心集中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发展特点及相关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6.
自我同一性视域中的青少年偶像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视角看,偶像崇拜的流行与青少年寻求自我同一性,进行自我建构和自我社会化密切相关.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者必须引导青少年去读懂偶像及偶像的本质内涵,偶像所代表的意义,使青少年明白为何崇拜,崇拜什么,怎样崇拜,帮助青少年形成一种理性的偶像崇拜.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发现寻求“自我发展”是青年典型而普遍的旅行动机,为了进一步揭示青年通过旅行获得自我发展的具体内涵,并尝试探讨其实现机制,特此对“天涯”、“猫扑”、“豆瓣”及“人人”网上青年旅游文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旅行可以成为国内青年寻求、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人生历程;青年“自我发展”之旅由两个面向构成:“现实自我的逃避”之旅和“理想自我的寻求”之旅。青年旅行与自我发展的关联机制有二:其一,在日常世界中遇到同一性危机的青年可以在旅行世界中反复“逃避现实自我一追寻理想自我”而建立自我同一性,进而获得自我发展;其二,青年亦可通过旅行主动增加阅历、获得社会化而获得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哲学界的许多同志对什么是转化,转化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认为转化属于同一性范畴,是同一性的一种情形。同一性既包括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也包括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二,认为转化不属于同一性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和矛盾的运动(包括转化)是对立统一规律中的三项基本内容或范畴。三,认为同一性只包含转化的趋势和可能,而转化本身则与联系、发展并列,都是辩证  相似文献   

9.
胡瑞恒 《传承》2012,(12):60-61,89
通过追溯同一性的渊源,分析Erikson同一性的实质内容,指出同一性在个体心理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详细阐述了其在形成和发展中所要经历的几个过程和阶段。同一性是发展的同一性,它起始于幼儿早期,儿童期的结束意味着同一性的建立,Marcia的同一性状态理论使同一性的定义更加客观,但是,同一性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仅是自身、个体同一性的发展,更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Erikson的同一性包含了自我、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周志辉 《人民论坛》2014,(11):138-140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时期,公民社会的构建呼唤无数具有公民人格的现代公民,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与公民人格的培养直接相关,从帮助青少年构建主体自我、个体自我、社会自我、文化自我入手,健全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个人同一性、社会同一性和文化同一性,培养青少年主体人格、主体间人格、社会公共性人格和文化性人格,是青少年公民人格培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面对社会中的机遇与挑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80后”对未来感到迷茫。因为对于“80后”来说,目前正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危机,确立自我同一性的阶段,其中决定一种职业上的同一性是最困扰他们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80后”的同一性状态以及遇到的同一性危机有所了解,并提出一些可以帮助他们顺利解决这一危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管窥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C)文化取向的自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作为一种社会自主性存在,是特定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建构物。文化在个体形成自我感和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以此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表现等方面。本文在浅析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简称IC)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自我概念、自我提升的差异以及生活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个体文化同一性的特殊表现,并进一步对该领域的自我研究做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曾琰 《前沿》2013,(19):168-171
榜样是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具有价值引领的先进典型,并由各类社会群体评定而取得其外在合理性.在现实层面,自我评价则促进了个体学习榜样这一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一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完成了榜样的确立,通过个体的内在需要和榜样外在先进性形成对照完成了评价标准的选择问题,并构建了指引自身发展的价值体系;二是自我评价中的榜样学习确立了主体的存在方式.因此,如何解决当下榜样文化建设的问题不能够、也不应该逃离自我评价研究视域.同时,榜样产生和个体学习榜样的过程是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忽视社会评价之于榜样学习的重要意义,也不能在个体学习榜样的过程中用社会评价取代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的同一性建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的同一性及同一性状态?青少年期的同一性建构?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建构的背景因素?简评和展望青少年期是个体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有一个概念可以用来普遍性地描述青少年期自我的发展,那它就是同一性发展。本文将对青少年期的同一性及同一性状态进行简要分析,同时试图勾勒整个青少年期同一性建构的框架,并简要阐述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建构的背景因素。青少年的同一性及同一性状态“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是埃里克森的人格或自我发展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指一个人对其个体身份…  相似文献   

15.
肖锐 《前沿》2009,(2):47-49
哈贝马斯认为,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形成,要以一种没有强制的、没有病理上歪曲的交往概念为前提。由此出发,一种建立在言语基础上的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是实现自我认同的基础和保障。蕴含在交往行为中的交往理性,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使得自然、社会和个体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构成为可能。因此,在主体间性的平台之上,交往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现代自我认同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肖毅敏 《求索》2007,(4):145-146
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应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同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范畴属于不同的哲学问题,不能将其作为三层次两决定一体规律论述;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替代,必须由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组成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视阈内,概念的客观有效性问题不仅关系到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康德),而且关系到主客体同一性问题(黑格尔)。康德将知性范畴作为知识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他通过先验演绎完成了对范畴适用于经验对象的合法性证明;黑格尔则在《精神现象学》中,将知觉事物、主客对立的存在形式、现象世界和规律世界证明为力的概念的自我排斥和分裂的结果,从而在客观观念论的意义上论述了概念的客观有效性。黑格尔对概念客观有效性的论证也可以称为"(精神)现象学演绎"。  相似文献   

18.
周书俊 《岭南学刊》2004,1(1):72-75
自我选择作为一种存在,不仅是一个伦理学范畴,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对此给予科学的回答。自我选择的逻辑起点在于自我存在,而自我选择无非就是自我存在的不断充实。自我选择体现了自我存在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反身性是人能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对象的本质力量,它是高等教育发生的逻辑起点和生物前提,在此意义上反身性是高等教育的源始。高等教育的本真过程则是学生反身性的敞开和展现,即自我反思、自我创造、自我超越和自我生成的自我对象化过程。作为高等教育本真过程的自我对象化分为自我解构和自我建构两个层次并涵括行为、知识、价值和审美等多方面内容。以实践为基础,高等教育、文化和人统一于人的自我对象化。揭示高等教育源始和本真过程的目的在于认识并重建高等教育的哲学与诗意生活意蕴,重新发现高等教育中失落的人。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过程中,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彻底地摆脱贫困的有效方法就是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包括培育其信贷资金获取能力、提高成人文化素质和生存技能、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农村反贫困的核心与关键,是提高全民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因此,为了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参与促进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