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考察两天后来到蛇口,重点听了蛇口工业区的创建人袁庚的汇报。听完汇报后,邓小平走到窗前,看着繁忙的蛇口港码头称赞道:“你们搞了个港口,很好!”  相似文献   

2.
1992年1月19日上午,邓小平一到深圳,就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因为他是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特区发展得怎样,他不想只是听汇报。他要亲眼看一看。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题词的特点 邓小平题词的语言比较简洁,最短的是“求是”、“晗亭”、“深圳”,只有两个字,最长的是纪念韦拔群的题词,有200多个字。  相似文献   

4.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就诞生于这次谈话。1月18日,邓小平在汉口火车站对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关广富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要管一百年,对,一百年不动摇。"1月19日到23日,邓小平视察深圳后,充分地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邓小平还再次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5.
1984年 1月 24日,是深圳人不能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设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 80高龄的邓小平来到了深圳。 当日下午 4时,听取了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的工作汇报之后,邓小平登上 20层的国商大厦平台上俯瞰了市容,了解了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 25日,邓小平先后参观视察了上步工业区中航电脑公司和深圳河畔的渔民村; 26日,邓小平视察了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并登上由一艘退役的客轮改装的“海上世界”作客。 经过两天的实际考察,邓小平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和发展非常满意。 2月 1日上午,邓小平应深圳市…  相似文献   

6.
蒋永清 《学习导报》2010,(18):64-64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建立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7.
蒋永清 《新湘评论》2010,(18):64-64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建立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8.
聂晓民 《党史博览》2006,(5):45-45,49
邓小平题词的数量与时间分布目前收集的邓小平题词共有525幅,其中纪念地题词41幅,烈士题词38幅,风景名胜地题词4幅,单位题词69幅,活动类题词67幅,书名118幅,报刊名43幅,海外5幅,赠言类4幅,其他136幅。这525幅中,建国前的题词有5幅:一、建国日题词;二、淮海战役题词;三、为《战友报》题词;四、为《人民军队》创刊题词;五、为《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题词。建国后到“文革”前,邓小平的题词有15幅。第二次复出后题词量很少,只有3次:一、为日本驻华大使题词;二、为海军题词;三、为日本太极拳爱好者题词。1977年7月以后的题词有502幅。从以上掌握…  相似文献   

9.
“30多年来,每年3月5日全国人民都要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发表,大张旗鼓地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但是,户多人也许不知道,毛主席的这件题词的题写日期,是1963年2月22日。最先刊登这件题词的《中国青年》杂志,出版时间是1963年3月2日。此后,根据党中央的决定,1963年3月5日,由新华社发通稿,毛主席的题词在全国各大报统一发表。所以,每年3月5日被定为纪念毛主席题词发表的日子。”坐在笔者面前的是一位60多岁的女同志。当提起3O多年前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时,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仿…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一生中应人之约所作题词、赠言很多,但在他的文选里只收录了两条:一是关于植树造林方面的;二是于1983年10月1日给北京景山学校题写的“三个面向”。邓小平这两个写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题词,关注的是科教兴冈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这里,谨就“三个面向”这一题词诞生的经过做点介绍。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40-40
198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和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视察深圳、珠海特区后,来到厦门。8日,邓小平、王震在省、市和福州军区领导项南、江拥辉、胡平及陆自奋、邹尔均等人陪同下,乘坐"鹭江"号游艇游览鹭岛风光,并听取了省市领导的汇报。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途经武昌、长沙,于19日抵达深圳、23日到珠海、31日到上海视察,2月21日返回北京.沿途与当地领导人作了关乎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一系列重要谈话.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认为邓小平已正式退休,如此重大的问题,不在北京当面与中央领导层直接对话,仅从组织层面看,也是欠妥的.当我们把邓小平这次"南巡"放到当年的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下考察时,就不难看出这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相似文献   

13.
47. 邓小平南巡—— 东风吹来满眼春 神州再涌改革潮 1992年春节前,全中国人民都陶醉在节日的气氛中;然而,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却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南巡。   1月 19日,邓小平来到深圳,考察他亲自批准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1月 23日,邓小平乘轮船从蛇口到达珠海。   1月 29日,邓小平从珠海到达广东顺德,开始了他的广州之行。   春节前夕,邓小平结束了在广东的巡视,到达上海欢度新春佳节。   2月 21日,邓小平结束南巡,回到北京。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巡视考察中,邓小平对建设有…  相似文献   

14.
倪德刚 《党的建设》2014,(11):61-62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最后一篇文章,其内容和重大意义众所周知。《要点》不是全部,邓小平从1992年1月17日到2月21日,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南方考察过程中,尚有若干重要谈话内容未被收录到《要点》之中。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一时期,邓小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作了大量题词,这些题词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思想轨迹和独特人格魅力。题词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在视察武汉、深圳、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围绕邓小平南方谈话,20年来理论界、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欣然同意了将厦门特区扩大至全岛的建议。为厦门题词,完成了特区题词的三重奏1984年2月7日上午9时30分,邓小平在王震陪同下,乘坐专列来到享有“海上花园”美誉的厦门。这天是农历大年初六,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庆氛围中。当年参与接待工作的厦门市委副秘书长焦星五在日记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12,(3):35-35
回望改革开放30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一定是不能回避的关键内容。那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长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但作者陈锡添最近却坦言这篇文章有一个“最遗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12,(4):60-60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邓小平南方讲话真情实录》(人民出版社出版——本刊注)书作者吴松营时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是深圳市委唯一指定的记录者,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巡十周年纪念日。年过花甲的蒋开儒和老伴缓步登上深圳莲花山,在邓小平塑像前献上一束鲜花,热泪滚落面颊。许多次,他就这样在不觉中流下热泪,无论是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专访,还是和身边的朋友同事谈起邓公,或者与邓小平的家人畅谈过去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