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挺将军是北伐名将,曾率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北伐先遣独立团挥师北伐,铸就了"铁军"的辉煌;他是抗日英雄,为国共两党公认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领导抗战,卓著勋劳"。在他传奇的一生中,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主和独立,始终坚持"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原则,从孙中山先生的信徒到中国共产党引以为荣的人民英雄和民族英雄,尤其是他为最终投入中国共产党的怀抱,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峻的考验。他坚定不移的入党情怀,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发表了黄德林、吴东华同志的《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8旅是第一支北伐先遣队》一文(以下简称黄吴文),笔者拜读后受益匪浅,但觉得有的问题值得商榷。黄吴文说:第7军第8旅(钟祖培旅)“5月初,第15团团长尹承纲奉命率所部出发”,“钟旅其余各团随后跟进”。而叶挺独立团则于“五月一日,……为北伐先遣队,从广东省肇庆、新会出发,开始北伐。”黄吴文开篇后说到:“北伐先遣队由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8旅(旅长钟祖培)和第4军独立团(团长叶挺)两部分组成”。既然黄吴文所持的钟旅和叶团同为北伐先遣队这一观点,是和我们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1926年7月,正当各路大军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歌声中出师北伐,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国民党右派却加紧活动,掀起一股反对国共合作和工农运动的逆流。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暗地里把中国共产党视为敌人,政治形势十分险恶。  相似文献   

4.
陶铸同志,湖南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一九二七年四月和七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陶铸随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反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统治,起义失败后,一九二九年初,他受党的委派,来到国民党新军阀血腥统治的福建,在阶级斗争极端艰难复杂的环境中,秘密从事党的白区工作,曾任中共福建省委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与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下)□李玉贞译上述文件表明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基本态度。据现有文件可知,直到蒋介石率领军队出师,当时设在上海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才转而支持北伐。众所周知,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代表们和远在...  相似文献   

6.
简讯四则     
《湘潮》1984,(4)
桂阳县举办纪念李木庵诞辰一百周年报告会李木庵,一八八四年古正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桂阳县现正和公社新屋大队。清末在京师法律专门学堂毕业。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政治部主任。一九三五年去西安参与创设“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  相似文献   

7.
胡逸民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反清举事,是国民党的元老。北伐时,蒋介石任总司令,胡逸民是北伐军总部操纵生杀大权的铁腕人物。他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的法官,历任国民党政府江西高等法院院长、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杨虎城驻宁代表等职。  相似文献   

8.
冰寒 《党史纵横》2005,(11):49-50
李克农,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一个职员家庭.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参加国共合作,任国民党芜湖县党部宣传部部长,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  相似文献   

9.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国共两党的合作下。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进行了北伐。北伐军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方针,加上各界民众的支持,一路高歌猛进。1926年9月,北伐军兵临武昌城下。武昌是军阀吴佩孚的老巢和发迹地.武昌丢失.则吴部必将陷入覆亡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与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上)李玉贞译下面选择的一组文件,向我们展示了北伐出师前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对北伐的不同看法和立场。其中有三点值得特别予以注意:一是莫斯科如何试图遥控中国政局特别是北伐问题和对待蒋介石的态度,以...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汇》2010,(12):17-17
罗英,号国华,江西余干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连长。后被党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回国后在家乡搞党的地下工作。  相似文献   

12.
要能结为知交,除了志向的相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还必须性情投合。郭沫若是名满诗坛的大家,也是历经“革命春秋”的斗士;叶挺是指挥若定的军事家,也素向以儒雅倜傥为世人瞩目。二人都是中国现代史中的风云人物,透过他们的动人情谊,正可以见出时代的激荡风雷。郭沫若和叶挺结识于北伐前夜。叶挺早年追随孙中山。当广东军问陈炯明叛变时,作为孙中山的卫队团营长,叶挺率部英勇反击,保护孙中山安全脱险,由此初显将才。1924年,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中共直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珠江上游的肇庆成立,叶…  相似文献   

13.
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周保中周保中,1902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白族人。1917年入云南陆军当兵,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1926年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六军,随军出师北伐。1927年,他在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形势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2月,他赴苏联学习军事。1931年回国。1932年1月,党中央派他到中共满洲省委担任军委书记。同年7月,他转入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14.
北伐时期四川人民的革命斗争刘莉1924年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建立后,在我党的政治影响和推动下,1926年7月1日,广东政府发布了《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四川人民为了配合北伐战争,促进革命的胜利发展,抗议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血腥罪行,进...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董必武曾三次到广州开展革命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参加国民党"二大",坚决反击国民党右派的倒退行为;二是争取在武汉设立中央政治委员会湖北分会,以更好地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这些革命活动,为维护国共合作的良好局面,推进国民革命军北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徐平  胡珺 《党史博览》2007,(2):15-19
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军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诞生了.起义部队穿着国民革命军军服.国民革命军的军服沿用了北伐时期黄埔军校学生军的军服式样,军服颜色为青灰色,布料以棉布为主,上衣为中山装,官兵均戴大檐帽,军官穿长筒靴,士兵打绑腿,穿草鞋或布鞋.为和旧军队区别开来,起义部队每人系一根红领巾.同年9月,湖南爆发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大部分由农民自卫军、工农义勇队组成,当时穿各式服装,佩戴着红布袖章,以此象征是一支红色的军队.  相似文献   

17.
傅连暲早年曾是福建汀州英国教会办的福音医院院长。当时军阀混战,他痛心于国家的衰弱和封建割据,便以基督教义来填充自己的心灵,用行医来救治被疾病折磨的人们。当国民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之时,他曾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度寄希望于北伐革命的成功,盼望中国能就此兴旺强大起来。结果,等待他的是迎头泼来一瓢冷水——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然背叛  相似文献   

18.
南昌城外发表“分共”演说,“请本师共产党职员暂行离开”蔡廷锴出生于广东省罗定县,辛亥革命后参加了粤军,后升任排长,由上司陈铭枢推荐至广东陆军讲武堂学习。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在第4军第10师任营长,北伐  相似文献   

19.
叶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早在1924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积极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保卫孙中山、北伐先遣、平定夏斗寅叛乱等战事中功勋卓著。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分别任前敌总指挥、起义军红军总司令。在北伐战争中,他亲率我党最早直接领导的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摧垒拔  相似文献   

20.
奉命泰州行──陈同生抗日斗争事迹片断刘星耀一、驰骋抗日前线陈同生,这个名字在苏中地区可谓赫赫有名。他是四川省营山县朗池镇城北张家坝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广州起义”。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团指导员、工农红军师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