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论坛》2006,(6):12-13
2006年12月15日澳门回归七周年前夕,来自世界各国与两岸四地的1200多名中华儿女,聚首祖国南海之滨莲花宝地,共同感受“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共同探究两岸和平发展的良谋大计,共同憧憬两岸和平统一之美好愿景。在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现实,使我们感到振奋与鼓舞。澳门特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一国两制”构想用来解决台湾问题遇到阻力的情况下,本文深挖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资源,提出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构想。新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借鉴联邦主义的某些做法,以期建构一个两岸同胞均能接受的国家统一模式。该构想扩大了“一国两制”的包容量,增强了“一国两制”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声音     
《台声》2011,(2):12-12
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继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同胞。  相似文献   

4.
邓亭 《台声》1998,(10)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一年来的成功实践,受到了香港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同率也比香港回归前有明显升高。可是,最近台湾当局有些人却不顾事实,肆意低毁“一国两制”,胡说什么“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不民主性”,声称“一国两制”“不适用台湾”,台湾“坚决拒绝一国两制”,并表示只有用台湾的“民主制度”统一中国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唯一出路”。台湾当局认为台湾不同于香港,因而“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的一条主要理由是“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O这里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念与概念,…  相似文献   

5.
李应博 《台声》2023,(4):38-3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在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导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一国两制”不仅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政治方略,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国家治理的中国方案的伟大探索。  相似文献   

6.
如果仅是阅读两岸官方的文书与代表性谈话,就来定论“一国两制”在台湾存续的问题,可能会产生误判.一个模式是否适用,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当局,反而是民意.如何检验“一国两制”价值的标准,本文特从台湾历年来对是否接受“一国两制”的民调结果,进行数字与问卷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了解:1.从民调数字分析“一国两制”对台湾的适用性;2.剖析怎样从民调数字观察“一国两制”是否在台湾存在有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构建两岸自由贸易区,以经济融合促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在目前两岸政治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经济融合或许是实现两岸最终统一的最现实的办法。适逢两岸“入世”之机,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一国四席”的特殊地位,从争议性较小的贸易政策着手,采用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有民族使命感的当代中国人,都会真诚地希望能尽早看到两岸统一。事实上,当今国际形势与两岸自身的政治、经济发展势头,都为加速统一进程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已远非一厢情愿的口号。“一国两制”模式在港澳地区取得成功,为台湾人民树立了可信的样板。因此,更为灵活、自主性更高的台湾版的“一国两制”模式,对台湾的适用性日益明显。早  相似文献   

9.
丁宇 《两岸关系》2011,(9):21-23
2005年10月,台湾第113个政党——中华统一促进党宣布成立。该党以反对“台独”、促进两岸统一为宗旨,在岛内公开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近年来,中华统一促进党积极参与两岸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0.
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以“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之后,极大加快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一国两制”已被香港、澳门的同胞所接受,香港、澳门的回归已指日可待,只有祖国大陆与台湾两岸统一问题没有解决。不过,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尽管风云不定,  相似文献   

11.
献辞     
在澳门回归七周年之际,也是在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两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两岸四地逾千位嘉宾聚首澳门,共商两岸和平发展大计,共谋祖国和平统一良策,我谨代表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2006澳门大会筹备委员会的全体同仁,向拨冗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回归七年来,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呈现一派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的局面。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极佳的范例,也充分证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2.
刘红 《统一论坛》2002,(6):9-11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政治报告中关于《“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论述,强调了中国人民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信心,表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科学内涵,阐述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为核心的对台政策,提出了“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两岸政治对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新一届党中央在对台问题上始终坚持寄希望于台湾同胞的指导思想,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下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政策,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开拓两岸政党互动的新格局,从而显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思维与新思想。  相似文献   

14.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2,(1):6
在台湾两项选举结束后,两岸关系的走向是两岸同胞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主张“台独”的政党势力扩张,将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民进党的个别人甚至放话,支持“一国两制”的政党在选举中失利,说明“一国两制”在台湾不得人心。究竟如何看待台湾的主流民意,事关两岸关系的走向,不能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试看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尽快结束两岸长期分裂局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主张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长期共存。而台湾当局于90年代以来的大陆政策,以“一个分治的中国”模式与“一国两制”相对抗,成为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虚化一个中国,坚持“两个中国”以一个中国原则立场来实现祖国统一,不仅合乎史实和法理,而且是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前提。而台湾当局虚化一个中国概念,把偶尔青及“一个中国”作为推行“两个中国”政策的挡箭牌:~方面声称“一个中国即为中华民国”,另…  相似文献   

16.
季烨 《两岸关系》2021,(3):15-17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要求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提出“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推动两岸就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支持两岸法学法律界交流交往.运用法治...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6日,金门县长李炷烽在县议会做专题报告时,提出规划在金门设立“一国两制试验区”,成立“金厦和平特区”。该构想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两岸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07,(3):4-4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一年,两岸关系格局基本未变:祖国大陆继续高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旗帜,灵活务实地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台湾当局依旧游走在“台独”与分裂边缘,口是心非地敷衍着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国情的具 体实际相结合,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形式和发展经历了从构想到现实,再从现实到理论的过程。 “一国两制”包含“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和平谈判”四层涵义,它的制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台 湾问题是上世纪中叶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目 前,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掀起一股“分裂”逆流,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反对“台独”势力分裂行径,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 完整,是当前我们对台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一国两制”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迫切要求,尊重了两岸的历史和现 实,顺应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