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代风采》2014,(3):61-61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很正常。签空白合同就不那么正常了。从把空白合同交给劳动者签字的那个时候起,一些“庄家”就开始布局。劳动者一定要小心。  相似文献   

2.
热点聚焦加班最长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新的《云南省劳动合同书(样本)》已在省劳动保障网上挂出。新的合同样本有三个方面的新内容:一是因用人单位造成的待岗,在待岗期间,用人单位要支付给劳动者基本生活费;二是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视生产经营情况和劳动者的工作实践,按用人单位的规定调整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三是对于执行定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0小时。用人单位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用人单位由于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8,(3)
《工友》编辑部:如果用人单位在合同解除前30日没有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而是在合同到期最后一天忽然通知终止合同,请问:单位是否应该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刘顶桦  相似文献   

4.
〖案 情〗   李某与企业签订了两年劳动合同,一年后,李某提出书面申请要求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同意后,未给经济补偿金,李某与企业争执不下,到市总工会要求法律援助。 〖评 析〗 所谓经济补偿,是指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造成损失的一方对被损失的一方给予补偿,它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承担劳动者失业的经济损失,有以下三种情况。   1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欣然同意,或经双方协商一致而由用人单位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给劳…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对第十二稿《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 (草案 )》进行讨论。在草案中,有一章专门对“非全工时劳动合同”作出各项规定。草案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通过书面或其它形式确立非全工时劳动合同关系,合同当事人可以对劳动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支付形式、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等内容进行约定。劳动报酬包括小时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险费两部分,用人单位均应足额支付。如果非全工时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工伤或者患职业病,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上海将出台劳动合同条例@陈冰  相似文献   

6.
第三讲 劳动合同张德荣《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这一规定从法律上对劳动合同的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劳动合同是合同中的一种,它与其他合同如民事合同、经济合同、技术合同等合同一样,具有合同...  相似文献   

7.
何志敏  张朝阳 《工友》2011,(5):22-23
《劳动合同法》出台的初衷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改善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可从三年多该法实施的情况来看,其预期效果打了折扣。别的不说,用人单位在第一次劳动合同期内提出延长合同的期限,就够意味深长的了……  相似文献   

8.
警惕劳动合同的假冒伪劣郑忠林最近,笔者在调查《劳动法》贯彻执行情况时,发现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极不规范,甚至出现了“假冒伪劣”现象。主要有下述表现。一、“一边倒合同”。在一些企业中,尤其是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与劳动者签...  相似文献   

9.
庄严 《农村青年》2009,(9):43-45
很多劳动纠纷缘于劳动合同存在问题。如今,劳动合同陷阱五花八门,劳动者犹如雾里看花。为此,笔者列举了几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坏合同”,希望劳动者在遇到不规范合同时要睁大慧眼。  相似文献   

10.
集体合同因在合同主体、合同内容、合同责任方面均不可能具有相对性而使其被排除在适用合同相对性规则的合同范围之外,这就决定了集体合同难以在履行过程中独自发挥功效,因此,受合同相对性规则规范的劳动合同在集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正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单个劳动合同的一一订立与履行,才使得集体合同从字面内容真正落实到劳动者实际享有的劳动利益中去.集体合同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对劳动者的劳动利益的保护方面各自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集体合同是一种自治机制和市场机制,这种自治基础上的市场机制本身导致其与传统私法的合 同制度难以分离。从法教义学角度看,集体合同以私法合同的形式成立和消灭,对工会和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 联合会具有债权效力,这些都是私法现象;传统私法曾试图通过代理理论和有利于第三人的合同理论解释集体 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效力,但都不能自圆其说。为此,大陆法系国家承认了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 位的规范效力,并提出社团理论、国家授权理论、自治理论,分别从社会法、公法、私法的角度解释上述规范 效力。从中国集体合同制度发展的历史、社会经济基础和制度设计来看,私法的解释方案依然最优:集体合同 以合同的方式成立,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行为获得对全体劳动者的约束力,即规范效力。因此,集体 合同是一种私法上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依据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劳动者与所在单位(用人单位)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相关的争议解决机制也不相同,再加之实际中存在的大量事实劳动关系,给劳动争议案件的调处造成很大的难度。厘清三者关系,对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形成和谐的社会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劳动法》名词解释休息休假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所享有的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休息广义上讲包括了休假。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休息则是指工作日之间为保证劳动者恢复体力、消除疲劳而停止...  相似文献   

14.
李思娴 《时代风采》2014,(19):26-27
“其实。对于劳动者而言,关于带薪休假的维权成本并不高,而且,为更好保护劳动者权益,并不是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是采用反举证,也就是用人单位要举证说明劳动者已带薪休假,基本上,只要事实清楚,劳动者投诉一起就会胜一起。”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07,(4):48-49
20.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不能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答:我国劳动法律为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对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作出下列规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以劳务派遣方式使用编制外人员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劳动合同用工中,劳 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引发的法律后果的逻辑解读应为:如果劳动者的 连续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则新用人单位负有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义务;如果劳动者的连续工作年限 不满十年,其意义仅在于新用人单位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时,是否应当合并计算劳动者在原用 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劳务派遣用工中,用工单位的性质不应视为是属于被派遣劳动者的“新用人单位”,而通 过界定“逆向劳务派遣”或适用实质雇主判断规则,寻求用工单位承担实际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的裁判思路, 应当审慎。劳务派遣用工中,劳动者是否享有要求劳务派遣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亟待立法明确。  相似文献   

17.
电子劳动合同有利于方便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便利 开展电子政务服务,但也存在技术门槛和技术风险以及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研究认为,电子劳动 合同的成立应以内容“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为载体”以及“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为要件。电子劳动合 同与书面劳动合同二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以及劳动者的行为采用电子化形 式,只要符合特定形式要求也具有法律效力。由于主要由用人单位控制电子劳动合同的发起和订立过程,合同 订立过程中的风险和举证责任也应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研究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电子劳动合同 规则,处理好便利和安全的关系,同时完善相关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劳动者管理中,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短 板日渐凸显。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在实践中较为常见,相关司法案例数量也日趋增多。经过对司法案例 的分析,发现私法在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方面表现欠佳:一是在算法黑箱下劳动者知情同意原则难以得到落实, 二是劳动者很难通过合同审查模式主张其个人信息权利。由于劳动关系的不平等属性和个人信息权利的工具属 性,有必要引入公法对劳动者的知情同意权进行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有赖于以各地劳动监察部门 为中心的行政监管,此种路径优于事后司法进行的合同审查。具体而言,劳动监察部门应在监督用人单位落实 知情同意原则的同时,根据技术准则动态调整知情同意原则实施的具体标准,在个案判定劳动者个人信息是否 受到合理保护时使用分类收集标准。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07,(10):38-38
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  相似文献   

20.
第十五讲 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栾立冰劳动者参与用人单位民主管理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民主权利,为保障这一权利的实现,《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