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对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薛文平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来解决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共识,股份制企业存在着大量国有资产转化而来的国有股,是我国股份制企业的一大特色。如何管理好股份制企业中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1.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其主要的流失途径有:(1)在股份制改造中,部分国有资产未能按其市场价值估价折算入股.如对部分经营性资产未进行评估,对部分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国有企业的商标等无形资产未作价计入国有股.(2)在上市公司中,因国家股不能上市流通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现代股份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通过股票的买卖,实现对资本价值的市场评估,并通过股市的涨落来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以达到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而国家颁布的《股份制企业试点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出现的问题1.认识上的偏颇。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对股份制性质、作用、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如下:表现之一,从企业内部来看,经营者和职工不愿意搞股份制。有些企业怕改组股份制后,政府和主管部门会撒手不管,只要企业有效益,能开支,政府给予多方照顾就行。效益差的企业,职工风险意识差,担心投资入股会受损失,也不愿搞股份制。在政府行为中,还存在着唯成份论,即摆位上先国有,后集体,最后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导致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多数是推动型的,自主自愿的不多。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活力,效益不佳:1/3盈利,2/3亏损;国有资产,即由国家以各种方式投资──货币投资、实物投资、技术成果投资等和投资收益2形成的资产,以及由国家法律确认的各类资产流失严重:每一个亿;国有资产大量闲置。严峻的天至少现实表明,如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尽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有关产权交易的可操作性政策,使国有资产真正实现存量盘活已刻不容缓。本文就如何盘活股份制企业国有存量资产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盘活固有存量资产十分必要十六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制和管理的复杂性导致了国家出资企业高管贪污贿赂犯罪认定的一系列难点问题.国家出资企业高管”国家工作人员”主体身份的界定不仅要鉴别是否为”委派”和”从事公务”,还应认定其实然职务行为与应然公务行为的关联.剖析国有出资企业高管隐匿国企资产行为时,对企业资产的范围、隐匿的行为方式以及改制后的企业属于原国企高管个人持股的企业还是属于职工集体持股的企业等问题的认定在实践中仍要谨慎.对”实际控制”的理性分析则是高管贪污贿赂犯罪既遂标准的关键.贪污数额是否应按照国有股份比例扣除,取决于贪污的国企资产是否还存于国有资产中.  相似文献   

6.
一是改革与发展关系。结合产权制度改革,企业既制定出切合实际,催人奋进的长远发展规划,令职工看到前景,又作好近期工作措施安排,做到改革、生产两不误。二是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在资产评估,处理遗留问题和红利分配上坚持三兼顾原则,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考虑职工  相似文献   

7.
企业改革的核心是经营权问题张卫东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多种形式的探索,曾一度把重点转向以产权为核心的股份制改造上。几来年,国家有关部门在股份制改造方面也做了一些实验结果,有一些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以后,的确增强了活力;但也有相当一些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后...  相似文献   

8.
股份制企业能否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不仅涉及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而且关系到国家、企业的性质以及股份制企业的改革方向。因此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自股份制试点以来,在企业依靠谁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企业实行了股份制,就应该依靠股东。如果从我国目前的股份制企业绝大多是内部股份制,股东绝大多数都是企业的职工这点上看,这并不是全无道  相似文献   

9.
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制应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存量资产要明晰产权,不能流失。增量资产应以产权改革为基础,实现产权明晰化和股权多元化,完善股权结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制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在我国推行股份制涉及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个浩繁的系统工程。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国家实行股份制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股份制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一个资产从分散走  相似文献   

12.
孟红霞 《工会论坛》2004,10(2):11-12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更深层次 ,产权改革已成为重中之重。不少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将转变为民营企业或国家不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这种改革也不可避免地给职工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国企和非国企职工的身份是否有根本差别 ,职工又如何看待自己身份的转变 ,工会组织的工作内容是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工会要引导职工转变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自强不息和个人奋斗的精神 ,在改革中提升自己 ,提高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公司制企业里,职工不仅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是既检发挥企业职工参与决策管理的作用,又要发挥企业职工的监督约束作用。职工监督约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要是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壮大的需要。然而在目前国有企业改造的公司制企业里,职工一无监督的动力,二无监督的信息,三无监督的有力手段,四无监督的法律保障,但却有监督的巨大风险,职工监督失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导致“穷庙富方大”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健全完善职工监督约束机制已经成为完善国有公司制企业的重要环节,必须从健全完善职工监督约束的动力机制、制动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对正在进行和已经进行股份改造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些带有原则性的、一般性的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关于对大中型国有企业中的资产部分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造,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在国有股中,应该按一定比例划出部分股份,以其股利收益作为一项基金,用来做好在企业改制前已经退休的老工人、老干部的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5.
股份制原理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制是社会化组织形式的财产关系,而以股份制的财产组织形式为基础构建的企业才是股份公司企业。股份制企业是一种所有制中性或产权中性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市场能量和重要的社会经济作用。股份公司企业的市场发展优势,具体表现在超常规性的资本积累、资本集中和企业规模扩张,资本的市场化控制效能,职业管理者对企业效率的推动等方面。在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必须实行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资产重组,职工持股和管理创新。同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对于推动国有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优化国有资产结构,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维护国有资产使用单位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主要任务。《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中央企业及其独资或控股子企业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央企负责人未正确履行职责而招致企业资产损失将被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7.
时事经纬     
出售资产企业职工安置政策将出台据有关方面透露,国家正在制定企业出售资产后职工安置政策,其主要内容是:1.企业申请向外商出售国有资产,必须对职工安置提出方案,经劳动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2.实行广开门路、多方配合、多渠道安置方针,并切实保障老龄职工的基本生活。3.要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安置费,用于转业、转岗培训和再就业需要。4.出售大部分及全部资产的企业,要在收入中足  相似文献   

18.
中央企业进一步战略性重组,事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涉及各主体的利益调整,需要国家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措施来推动。本文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理顺民间资本参与中央企业重组的途径、妥善安置职工、运用财税政策和有效促进债务重组等方面论述了中央企业重组的支持机制;从颁布实施《反垄断法》、产业安全规制、国有资产交易规则和运用产业政策规范资源重组等方面阐述了中央企业重组的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1997年刑法修改颁布以后设立的新类型犯罪,司法实践中对其在罪与非罪的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大,产生了一些理论和司法适用上的问题。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犯罪对象必须是国有资产,非国有资产包括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不能成为本罪的对象;罪与非罪的界定,要看私分单位对所分资金是否具有可支配性及发放手段是否具有一定的非法性。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出资人与其所投资的企业之间的法律性质直接决定了国有资产运营的方式,也导致了不同的国有资产监督形式和不同的监管内容。采取股权模式的出资方式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并有利于国有资产产权主体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但股权模式下国有资产监管的效率取决于国家股东权的行使质量。从基于出资人的视角来看,我国国有资监管环节的设置对国家股东权的行使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