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它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相关内容.针对目前地质遗迹类等自然保护区中存在的立法不足,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欧洲地质公园建设看我国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人在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方面走在了世界人的前列,有关地质遗迹的科学意义、环境意义和经济意义都逐渐成为欧洲社会的共识。欧洲地质公园不仅对地质与地景保育有益,同时也支持环境教育、发展多样地球科学领域的科学性研究的训练,强化自然环境及永续发展政策。地质遗产及地质旅游可提升欧洲地质公园的意像,进而在经济发展上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因此,借鉴欧洲地质公园建设的经验,对于我国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对人类生存条件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它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与人类在地球上共存。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认识灾害规律,防范灾害风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人类也正是在认识灾害规律、与灾难抗争中寻求和建设宜居环境,发展科技,创造文明和幸福生活。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由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气候组合条件有利于灾害发育,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且暴发频繁,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蔚蓝色的地球是迄今所知太空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居住地和家园。地球科学(简称为地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认识地球,揭示其形成、组成、构造和演化,用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因此,从广义上说,地球科学就是关于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科学。近代地球科学历经200多年的发展进程,从认识自然到利用自然,在寻求供给人们必需的水、土壤、矿产、能源及其他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方面,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学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和文明分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演化发展的最高级组织形式。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追求目标,是指导我们治国理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纲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态文明,是我们当前践行科学发展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我是一名地质古生物学工作者,习惯于从地质时间和全球空间的角度认识现今的地球和生物界,分析地球生物和环境如何变成今天的模样,思考人类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走向  相似文献   

6.
栾文楼 《乡音》2015,(4):20
位于张北县的百里坝头属于国家级的地质遗迹,其中上地幔和下地壳包体可谓世界级地质遗迹,是国内外科学家开展科考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对提升张北县旅游品质也具有重要价值。建议:1.取缔百里坝头所有的玄武岩采石场的采矿权。由于开采量较大且紧邻或已经揭露到含深源包体的地层层位,这会对地质遗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建议结合张家口市及张北县、崇礼县、万全县的“十三五”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禁止在该区域内设立采矿权,在“十三五”规划实施前,暂停现有采矿  相似文献   

7.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总是带来对地球资源不可再生的消耗,对地球环境的巨大污染,对生物界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它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认识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人类认识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直接统一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认识的过程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作用、永恒演进。  相似文献   

9.
陈勋儒 《前进论坛》2012,(10):48-50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气候调节、环境净化、物种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基础。我国湿地类型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总面积为3848.6万公顷,  相似文献   

10.
宋瑞祥 《中国减灾》1992,2(4):19-20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整个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环境一方面受地球内动力作用的影响,同时又受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影响而变化,地质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生物圈、水圈、直至大气圈。相当部分的自然灾害都与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有关,地质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其破坏的深度、强度和广度及其持续性和累加性的危害都大于一般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历史遗存"和"文化"的界定,从考古学意义上讲,历史遗存包括了遗迹和遗物两大类:遗迹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遗物是指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工具、用品,它们的特点都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有形物。但对于文化的概念,社会各界似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广泛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确切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意识形态所创造  相似文献   

12.
理性的选择:重建公平、合理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的选择:重建公平、合理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周毅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①。物质财富的奔涌在动摇着人们的传统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9,(3):98-98
“上天人地”一直是人类两大梦想。在嫦娥探月、神七飞天的同时.我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认识地球深部奥秘的科学方法。4月22日,代表着儿代科学家探测地球深部梦想的地球模型启动.这标志着被称为中国“人地”计划的地球深部探测与实验研究正式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政协天地》2011,(5):4
我们正面对着这样一个事实:海平面在不断上升,降雨时空在发生变化,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水资源、水循环受到影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当这一连串糟糕事件发生时,我们曾否想过,它们无一不与人类大规模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有关。人类对地球的污染已经到了非重拳出击治理不可的时候了。节能减排,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关  相似文献   

15.
神秘莫测的太空,给人类以无穷的逻想。几百年来,有多少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激发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那美丽的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人类终于能够离开赖于生存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开始向茫茫宇宙空间进军。“谁能控制宇宙,谁就能控制地球。”早在1961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发出这样的预言。时至今日,当地球上的人们在为中东和平、科索沃战场和车臣战争而奔走呼号之时,一场太空争霸战正在世界各国悄无声息地拉开帷幕。太空的战略意义今天,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就像500年前对海洋的认识一样,可以说是沧海一粟。但是,人们…  相似文献   

16.
李海荣 《当代广西》2004,(8):32-32,4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什么“不可替代”?我想从人文精神与人的文化素质的关系角度谈点粗浅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又称人文科学,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区别于以自然物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的科学。人文科学致力于研究人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及其  相似文献   

17.
“理性的机巧”是黑格尔哲学的著名命题 ,但其中蕴含着不可克服的二难悖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合理的扬弃 ,才使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遭遇水危机     
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水能为祸,亦可造福。祸福之间,只在人类一念之差。我们看到:五千年前大禹疏导的可治之水,正在变得不可掌握;人类生命源泉之水,正在变得短缺;原本清澈灵动之水,正在变得凝重而混沌。地球的眼泪污浊了。  相似文献   

19.
冰川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地质旅游资源中,雪山冰川是最具魅力的地质景观之一。在中国的滇西北地区可以看到冰川形成、演化和消亡的全过程,不仅现代冰川发育充分,而且保存下了金江冰期、丽江冰期和大理冰期的许多遗迹,无论从发育的时间序列上还是从地域分布上,都有较好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具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质遗迹是建设地质公园的基本的价值追求,进行广泛的地球科学教育是建设地质公园的必要的价值追求,促进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地质公园的核心的价值追求。国家地质公园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原则;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的原则;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并举的原则;责权利统一原则;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及观光游览同步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