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洪基 《中国司法》2001,(12):50-51
在人杰地灵、美丽富饶的黑龙江省穆棱市有位好人称颂、坏人闻风丧胆的人,他就是八面通镇53岁的司法所所长马秀良。屈指算算,从事司法工作近10年的老马,堪称司法行政战线的1名“老兵”,面对歹徒的枪口,他能镇定自若,泰然处之;面对凶残的犯罪分子,他嫉恶如仇,舍生忘死。从穆棱市司法局的功劳簿上,就可看到他非凡的功绩:10年来,共调处各类疑难民事纠纷508件,防止矛盾激化43件,参与侦破各种重大刑事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4次荣立三等功,12次受到嘉奖。挂在荣誉树上的花环更是娇艳夺目,熠熠生辉:牡…  相似文献   

2.
幽默     
《政府法制》2013,(15):33-33
绝妙的数学式对联——上联:2+0+1+3+1+4=11(光棍),说明做人不能用加法,只索取,结果就是孤家寡人;下联:2-0-1-3-1—4=-7(夫妻),说明与人相处要用减法,讲奉献,人生就不会孤单;横批:201314(爱你一生一世)。  相似文献   

3.
案子是司法的载体,无案则无司法。案子使法律生动起来,案子于法就象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察法之精髓,也可窥法之不足;案子蕴涵法理、浸透人情。折射着社会。“围绕办案说检察,展示司法新境界”是《中国检察官》的宗旨。本刊特辟“案中法理”栏目,希望通过对一些经典案例的解剖、分析、阐释、提炼,能够揭示案子背后所蕴涵的法理、人情,同时也展示中国检察官客观、公正、平和、清廉、谦抑的品格。本期特刊登刘佑生同志撰写的“和解司法经典案例五题”一文,作为一个范例供大家参考,同时也希望广大检察官踊跃投稿,将你在办案中面对人世、人性、人生、人情、法理和情理的心灵感悟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4.
浪花集     
尺子分是分,寸是寸,没半点的虚假,以公道衡量别人,首先用公正衡量自己。钉子一旦弯曲,就失去正直,失去钻劲。谷子越长得充实,饱满,头垂得越低。种子失去活力,就会腐烂,再肥沃的土壤对它也是多余的。金子你是黄的,但往往会使人心变黑。脑子拥有它而不去思索人生,最终是除了感觉之外一无所有。路子有深有浅,有弯有直,有长短纵横,有十字路三岔口,靠每个人去走,人生之路茫茫,须记住:一失足成千古恨。叶子为森林的繁茂,大地的葱郁,默默奉献。春天你衬托万紫千红无一丝妒意;金秋,你献上硕果没有傲气;隆冬,你却潇洒坦然地…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选择了司法助理员的职业,就意味着要奉献,因为你肩负着一种社会责任。攀枝花市仁和区司法局同德司法所所长刘国毅,扎根高原裂谷9年,为山区群众奉献9年。不论条件多么艰苦,岗位怎么变迁,  相似文献   

6.
笑林幽长     
《公民与法治》2011,(12):52-52
语不雷人死不休 如果我的人生是一部电影,你就是那弹出来的广告。 有的人,做面膜的时候,比真人好看多了。  相似文献   

7.
名片人生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积攒了不少名片,这些名片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色彩纷呈、妙趣横生。有的名片印着彩色人头像,让你一看名片就想起对方的音容笑貌;有的名片印上两只相握的手,表示握着您的手永远是朋友;有的印着美丽的风景,给人一种清新雅致之感;有的还印有自己的座右铭,表明自己的处世哲学等等。  相似文献   

8.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0,(10):31-31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爱的奉献》悠扬的乐曲,许久以来,都以其独特之感染力打动世人心,久唱不衰,鼓舞士气,传播大爱。也许你曾受到过天灾人祸,当你受到灾难时,你的内心最需要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当然是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也许你曾受到过别人帮助,当你受到帮助时,你的内心最需要的是什么?良心话是感恩。人,  相似文献   

9.
权之用法     
自古而今,为官就要用权。且不说官有大小之分,权有轻重之别。君可见,就是同样的权力,在不同人的手里也会有不同的用法。分类略考,由权之用法可窥见官之百态。 有的人将手中权力看作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使权用权如履薄冰,如走钢丝,惟恪尽职守、廉洁勤政而不能;有的人将手中权力当作人民的信任,视百姓为衣食父母,权系百姓情,心与百姓通,同甘共苦,真诚奉献;有的人视权力为利剑,为国斩妖降魔,为民惩恶扬善,开辟人间正道。但也有的人将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实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工具,不遗余力,攫取钱…  相似文献   

10.
史森林 《中国司法》2001,(11):28-28
我作为党员,必须牢记党的宗旨;作为劳教民警,必须多讲奉献;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带头纠正不正之风。 ——张忠庆人生格言  相似文献   

11.
你挥别朝朝暮暮,接受风雨的洗礼。历经严寒酷暑的考验,你从没享受过悠闲。你用无声的行动,解读司法行政徽章的内涵:鲜红的盾牌,托起你执法为民的殷殷情怀;银色的五角星,映亮你法治之旅的航程;橄榄枝的身姿,挂着艰辛的安详;蜿蜒的长城,撑起你跨越司法坎坷的铁骨。  相似文献   

12.
追求平凡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人追求功名利禄:有的人追求权势地位;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享受;有的人追求一生平凡。虽说对人生的追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但我认为,追求一生平凡的人最为可敬。因为,每个人都离不开平凡,平凡是伟大之母。追求平凡,做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平凡的人。一座雄伟的大厦,耸立在地平线上,人们总是赞叹不已。但真正应谊赞叹的不是大厦,而应是那砌起大厦的一砖一瓦,一沙一石。殊不知,如果没有平凡的一砖一瓦,一沙一石,哪来的大厦?大厦如此,人也如此。  相似文献   

13.
侠骨柔情     
39岁的朱广龙黑脸膛、中等个,在黑龙江省穆棱市芸芸众生中,是个普通的人。他平凡,却不简单,早已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因为,在繁华热闹的兴源镇,提及他的名字,政法干警对这位司法所所长的英勇果敢有口皆碑;黎民百姓对他的慈善厚道赞不绝口;歹徒坏人...  相似文献   

14.
蒋燕 《中国公证》2008,(12):63-64
人生就像一本书,有的人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而有的人却会用心地阅读,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每一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三十多年已走过,回想起来有太多的感慨和深刻的人生体验—那就是公证照亮了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一个忘我工作的人樊启发,刘建民所有的故事都自一首主题歌;所有的爱都有一个结果。我们故事中的主人翁陈焕豹的主题是:工作忘我,忘我工作,勤奋耕耘,默默奉献。23年风雨兼程终不悔。平平淡淡走过20几年,热爱劳教事业结出的果实挂满枝头。这就是,武汉市司法行政...  相似文献   

16.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撑起半边天。”和静县司法局的36人司法行政干警队伍中,其中女干警23人,占63.9%,她们中年龄最大的为51岁,最小的为23岁,平均年龄31岁,大多数都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上。  相似文献   

17.
王新瑞 《中国监察》2008,(21):61-61
自从纪检监察队伍里有了你的姓名,注定此生就要用生命书写忠诚。 你选择了这份事业,职责神圣;平凡岗位奉献忠诚,不辱使命。你像神医华佗在世,摘毒瘤除疽疮,使我们的党健壮长青;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2007,(7):1-1
又一个优秀的司法所长走了,倒在了为之奉献操劳的工作岗位上。他走得如此匆匆,时间的钟摆永远定格在41岁的年轮,还有来不及整理的15张帐单;他走得如此艰辛,二十年来在司法行政基层一线辛勤耕耘,背负着人民的重托,勇挑重担,负重前行,被人们誉为“骆驼所长”;他走得如此坦荡,心系群众,  相似文献   

19.
陪审制度改革断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编者按:陪审制度似乎是人类社会司法领域内一种颇具魅力而且颇有争议的现象。它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它此消彼长、有生有灭。有人赞誉它是民主审判的模式,是司法公正的保障;有人批评它是落后的审判方式,是司法效率的大敌。有的国家早已将它抛入历史的垃圾堆或者被人遗忘的角落;有的国家则对它推崇备全或者情有独钟。现在我们来看看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也许有助于我们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国的陪审制度处于一种半死半活或者名存实亡的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一、关于陪审制度的思考(-)陪审…  相似文献   

20.
靳万森 《中国律师》2002,(10):63-64
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当事人有理但得不到司法裁判给予救济和保障的案例。其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当事人的证据不足,有的是因为司法不公正,而有的则是因当事人不懂法律且又没有请律师或其所采取的救济方式选择不当而致败诉。因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因为证据不足被判决败诉,是程序公正的应有之义;因司法不公正而导致错误的裁判当事人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救济。但是,当事人选择程序救济的方式不当,和司法机关没有给予必要的司法阐明等因素,则是当事人权利得不到救济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就以一个真实的案例作为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