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跨界民族问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严重威胁地缘政治稳定,能够导致国家分裂、主权争端、地区冲突等.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墨西哥移民有很大关系.墨美跨界民族问题不仅改变了美国的民族构成和地缘政治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墨美两国的关系.未来美国周边的跨界民族问题将引起一系列地缘政治后果,对美国的霸权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2.
墨西哥与美国关系:变化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卡尔德龙就任墨西哥总统后,墨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卡尔德龙对美国的政策更趋务实和理性,更强调墨西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布什则对墨西哥主要采取安抚措施,在两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表现出善意。未来墨美关系的主调仍将是合作,但在移民、贸易、扫毒和如何应对地区安全等问题上,墨美之间依然存在不少分歧和矛盾,从而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70年代是国际社会发生转折的历史时期 ,世界政治发展呈现出以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新趋势。在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中 ,南北之间的相互依存是一种典型的不对称相互依赖。 80年代以来墨美关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分析南北间相互依存的典范。 1 994年墨、美、加 3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它为墨西哥提供了墨美合作的机制保障 ,双边关系的相互依存进入了新阶段。作者从跨国管理、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国内政治力量的跨国联系、议题的多样性、利用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国内利益的分化提出的新的政治要求这些方面考察了墨美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相似文献   

4.
1990年6月和11月,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和美国总统布什互访,着重讨论了墨美间的自由贸易问题,双方原则同意仿照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的模式,缔结一项自由贸易协议,逐步全面消除贸易壁垒,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关税壁垒,保护知识产权,确立解决争端的程序,改善和扩大两国间商品、劳务和投资的流动。这样,谈论了近10年的墨美自由贸易谈判终于提到了议事日程。它标志着两国之间本来就较密切的经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也是两国发展经济特别是美国谋求在西半球建立美洲自由贸易集团的重要步骤,将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客户工业(特指主要集中在墨美边界自由区内的加工工业)在经历20多年尤其是近年来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成为墨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门之一,而且是仅次于石油业的第二大创汇行业。它的崛起已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一在墨国民经济中,长期以来农矿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工业品和日用品依赖进口。为了发展本国工业、替代进口,解决北部边境地区大量失业等问题,墨政府于1965年起将墨美边境的大片地区开发为客户工业区。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  相似文献   

6.
萨利纳斯总统执政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墨西哥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必要调整。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迅速改善墨美关系同美国的关系历来是墨西哥外交政策的核心。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墨美之间结下了许多疙瘩,给两国关系留下不少伤痕。远至上个世纪墨西哥被迫割让领土,近至70~80年代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是唯一和美国接壤的拉美国家,两国有3200多公里的边境线。长期以来,墨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既存在明显的差异,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墨西哥反对和谴责美国对它实行的霸权主义和经济掠夺政策,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完全摆脱对美国的经济依赖。70年代以来,两国在债务、贸易、移民、中美洲政策等问题上存在着一系列分歧,并不断产生摩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1988年12月萨利纳斯就任墨西哥总统后,墨西哥政府作出很大努力,以改善与北方邻国的关系。1年多来,双方通过各种途径探讨了两国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克服分歧、消除摩擦的措施。目前,尽管墨美两国关系中还存在种种问题,但两国正从对话和理解中走向更多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墨关系研究是中拉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独特案例,其独特性不仅在于墨西哥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在拉美地区具有的鲜明特性,而且在地缘政治经济上还涉及墨美之间存在的既复杂又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中墨关系研究中提出了"美国因素"的命题。墨西哥是拉美最早向中国释放建交试探政治信号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墨一中友好协会的成立、民间交往的扩大、半官方接触的出现,都是中墨关系发展中的重大突破。然而,墨方一直"估量"和"盘算"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实际上它较为看重对华商品出口的经济利益。尽管墨西哥政府多次试探与中国建交,但传递的政治信号极其微弱,两国政治关系并未出现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9.
中墨关系研究是中拉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独特案例,其独特性不仅在于墨西哥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在拉美地区具有的鲜明特性,而且在地缘政治经济上还涉及墨美之间存在的既复杂又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中墨关系研究中提出了“美国因素”的命题.墨西哥是拉美最早向中国释放建交试探政治信号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墨—中友好协会的成立、民间交往的扩大、半官方接触的出现,都是中墨关系发展中的重大突破.然而,墨方一直“估量”和“盘算”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实际上它较为看重对华商品出口的经济利益.尽管墨西哥政府多次试探与中国建交,但传递的政治信号极其微弱,两国政治关系并未出现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劳工流动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国际劳工市场一体化日益加强。据联合国有关组织1989年估计,有0.5亿人口(即世界人口的1%)生活在非母国,1994年开罗人口与发展国际大会估计,在全球57亿人口中有1.25亿(即占2.1%)的人口生活在非母国,5年内数字翻了一番。在这些国际移民中,除了少数是因为政治原因外,绝大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墨西哥向美国的劳工移民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巨大的墨美两国国际劳工市场日益走向多样化。一墨西哥向美国移民和墨美…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导致墨西哥国土面积减少、国土质量降低;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产生挑战,并导致墨美在移民和边境安全方面的摩擦;影响农业以及粮食安全,并可能因为政府不恰当的气候政策影响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墨西哥水资源短缺,使之成为重大安全挑战之一。极端气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民众安全产生伤害。墨西哥政府始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待和对待气候变化议题,并积极寻求各种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1989年8月23~25日,“伊比利亚美洲边境今昔”学术讨论会在墨美边境港口城市蒂华纳召开。这次国际会议是由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自治大学和西班牙伊比利亚美洲合作研究所发起,并由“两大洲相遇500周年纪念委员会”、“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北方边境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是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来自拉丁美洲各国、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原则反映了对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根本利益的认知。墨西哥外交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20世纪70年代以前,墨西哥政府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性的外交政策,其重心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这一时期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墨美关系为核心,较少与西半球以外的国家发生联系。(2)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墨西哥的对外关系逐渐走出孤立状态,外交上摈弃了过去的防御性政策,转为更加积极地介入国际事务,提倡第三世界的团结,最突出的表现是强烈的多元化色彩。(3)80年代中期以来的墨西哥外交政策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领域,其政治色彩趋于淡化,突破了外交政策传统的界限,对国家安全予以新的解释,这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文仙 《拉丁美洲研究》2015,37(3):34-41,80
"墨西哥奇迹"的出现不仅与国内因素有关,美国因素也很重要。由于地缘政治利益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墨美两国形成"特殊关系"。冷战格局下,美国需要墨西哥支持其反共外交政策,而墨西哥需要美国的政治认同及经济援助。墨西哥以不触动美国的根本利益为底线,坚持相对独立的外交原则。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执政迎合了美国的反共意识形态,所以美国没有干预墨西哥的总统换届选举,这有利于墨西哥的政治稳定。同时,美国在经济方面作出让步,给予邻国经济支持,有助于墨西哥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北美自由贸易区自1994年正式成立和运营以来,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2016年美国大选以及特朗普的胜出等一系列事件,引起有关墨美之间是否会继续履行该协定、重新修订会以何种方式以及在哪些领域进行等问题,由此为北美自贸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北美自贸区成立以来,墨西哥出口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基本没有变化,而进口贸易对美国依赖度则下滑了近1/3。同时,美国也通过自贸区的优势和区域整体竞争水平的提高,保护了其自身经济利益。因此,墨美之间停止自由贸易关系的几率很小,而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北美自贸区协定,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则是两国可能做出的明智之举。但在这一过程中,墨西哥对美出口以及吸引外国投资两个方面将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投资环境也会因此遭遇一定程度的滑坡,对中墨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墨季节工计划通常指1942~1964年间两国政府签订的跨国劳务计划,它不仅标志墨西哥季节工的移民活动从自由化阶段转向制度化阶段,也加剧了墨西哥人合法或非法的越境活动.该计划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典型代表,也是墨美移民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在两国移民史上占有独特并重要的历史地位.季节工计划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颇为深远,它在1848年确立的美墨政治边疆上建立起持续扩张的"人口边疆"和"文化边境",在两种文化交汇处构建起"墨西哥-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7.
二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NAFTA以来墨美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跨国管理跨国组织及跨国管理的出现是两国经济上相互依赖增强的必然产物。边界地区是两国一体化的起点,也是两国经济合作最深入的地区。在1997年美国政治和社会科学年会上,墨西哥问题专家布朗·蒂莫西指出:“无论单从美国还是墨西哥的角度都不能很好理解美墨边界地区,这里更像是NAFTA体系中的自治区。”为了更清楚地表述他的意思,他干脆称边界地区是NAFTA的第四个成员。来自美国政府的关注和墨西哥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内权力的下放,使边界地区的跨国合作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论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日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恶化.这是日本社会政治右倾化和中日两国实力对比变化的反映.从今后发展趋势看,中日政治关系难以出现根本性变化,经济关系将在复杂的变化中持续发展.从总体看,中日加强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是两国根本利益之所在,双方宜理性思考、慎重处之,以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9.
杨令侠 《拉丁美洲研究》2015,37(3):27-33,80
研究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与人口,除了国家本身的政策变化外,还要考虑边境城市的特殊身份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20世纪后半期,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旅游业和客户工业的发展是其主要的驱动力。20世纪50年代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兴起是墨西哥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初动因,它带动了边境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流动。此后,墨西哥不断规范和调整旅游产业,以适应墨美两国经济和人文交流的需要。60年代起,得益于墨西哥北部边境工业计划和墨美经济合作的实施,加上墨西哥毗邻美国的地缘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客户工业不仅为墨西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大发展。在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中,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边境人",他们塑造了不同于墨西哥内陆的、复杂而丰富的边境文化,也改变了边境人口的数量、结构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中断外交关系,到1987年10月,已届二十年。两国之间能否恢复外交关系,两国之间的关系何时才能进一步正常化,不但东南亚地区各国为之关注,亚太地区亦为之瞩目。因此,探讨中印(尼)之间关系正常化的前景,不但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值得重视并加以研究的一个课题,而且对中印(尼)两国以至对东南亚各国都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