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1年底开始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任命盖达尔为主管经济的第一副总理,负责拟定和实施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鉴于戈尔巴乔夫渐进改革的失败,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和比例失调进一步加深,叶利钦和盖达尔决心实行“休克疗法”,以打破僵局。 盖达尔的“休克疗法” 从1992年1月2日起,俄罗斯开始实施激进的价格改革,大约有90%的消费品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完全放开,不再由国家调节。到3月底,除药品和儿童食品外,包括面包和牛奶在内的几乎所有消费品的价格都已放开,只有房租、公共服务和公共交通价格仍由行政调整,能源的价格则推迟到5月份进行调整,以避免生产急剧下降。为防止工资—物价螺旋式  相似文献   

2.
闻一 《俄罗斯研究》2001,(4):55-61,54
近十年来,在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中,出现了一个从苏维埃人到新俄罗斯人的悄然变化的过程.现今的俄罗斯人生活在一个已经没有了苏维埃外形的时代,可内心仍未摆脱"苏维埃人文思想"的影响,当前牵制和掣肘俄罗斯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这沉积不去的"苏维埃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冷战时期,前苏联和东欧国冢在经互会内结成了密切的经济一体化关系,后冷战时期,这种关系有何发展变化,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俄罗斯同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的发展态势、原因以及前景等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从苏东经贸关系到俄东经贸关系的发展态势 从苏东经贸关系到俄东经贸关系的发展变化,大致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密切的经济一体化到“分家散伙”。  相似文献   

4.
从解散议会到炮轰“白宫”1993年9月21日晚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通过电视发表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停止人代会和议会的职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再召开,人民代表的权力被废止。同时他发布了关于俄罗斯分阶段实行宪法改革的命令,宣布中止俄罗斯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立法,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前代总理盖达尔在1993年秋天制服议会反对派的斗争中曾发挥重要作用,不久前俄报刊载盖达尔的回忆:《1993年红色的秋天》,现摘要编译如下: 1993年9月19日上午将近12点的时候我来到了总统的别墅,我得知总统作出了下述决定:即停止最高苏维埃的工作,宣布新的选举并按宪法进行全民公决。总统作出这样的决定的必然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最高苏维埃公开地、故意地无视四月份全民公决所清楚表达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2年1月俄罗斯开始以激进的“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全面推行价格自由化以来,连续四年通货膨胀率(这里指消费价格总指数)居高不下,超过三位数:1992年高达2505.8%,1993年开始逐年下降,1993年,1994年,1995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44.2%,214.8%和131.4%。据俄经济学家估计,1992年至1995年问俄消费价格上涨了1600多倍。恶性通货膨胀阻碍了俄罗斯向市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1993年第37期报道了前苏联各国从1992年1月到1993年5月工资增长情况的统计资料(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因无93年5月的统计资料,故缺),数额均折合成美元计。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俄国,各有自己的论坛。“俄国向何处去?”的展望众说纷纭,无党派学术刊物(如《各民族友谊》)概括其主要倾向是两个极端:其一为政治上的现代派,其纲领是在俄国建立“第二个美国”,现政权欣赏这一派观点,其二为政治上的复古派,原共产党打出复兴俄罗斯历史传统的旗号。这里摘要概述的是发表在《苏维埃俄罗斯》报1993年7月3日第三版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并把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变迁初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化革命时期”、未成功的转折时期、对国家思想的探索时期。作者认为,俄罗斯意识形态终会形成,但它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意识形态了。  相似文献   

10.
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俄罗斯经济近几年的变化情况,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稍稍令人欣慰的迹象。即俄罗斯经济在1992年到达了下滑的最低点,从1993年初至1994年底下滑速度逐渐放慢。据世界银行估计,1994年俄罗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负5%左右。或许这一迹象可以用在“破坏性”经济改革基础上恢复起来虽痛苦但容易些的观点来解释,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  相似文献   

11.
一、从单一银行体制到二元银行体制的改革 俄罗斯的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是在改造与改革的同步中进行的。从3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只有四家银行;苏联解体后,国家性质发生了改变,所以金融机构体系首先是要由原苏联时期的联盟性质的国家银行改造成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俄经济改革和前景 俄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两大特征:通过改革和公开性进行全面变革,达到更新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的目的;俄更强调改革而不是开放,通过改革构建市场经济环境,为引进外资提供良好条件,达到振兴经济的目的。改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1991年10月—92年12月,在盖达尔经济小组推动下,实施激进改革。先后出台放开外贸管理、放开物价管理等政策。由于国营企业严重亏损,内阁中的中派和保守派开始改革盖达尔路线,并且决定拨给国营企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月,普京宣布政治改革初步方案,俄罗斯政治将在联邦层面发生巨大变化。同年9月13日,在俄罗斯地方选举中“统俄党”大获全胜。普京的一系列政治操作——政府重组、宪法修正似乎已初见成效。实际上,俄罗斯政治在地方层面上已经发生许多变化。通过使用python语言自编程序从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抓取相关数据,本文研究了从2008年至2020年的情况,发现普京及“统俄党”在地方政治中的支持度明显不如在联邦中央,自2018年以来其他党派赢得一些地方选举的趋势仍在延续甚至加强,但“统俄党”在地方的表现未直接影响到联邦层级。从政治、经济、民生角度解读俄罗斯地方与中央政治态势的显著差异十分重要。未来俄罗斯存在普京续任总统或“统俄党”顺利推出新人执行类似普京政策的可能,但也不能排除“统俄党”落选反对派上台的可能性。俄罗斯政局的下一个重要观察点是2021年第八届国家杜马选举。  相似文献   

14.
复杂的时空变迁和外部力量的政治博弈之下,摩尔多瓦在独立以后长期面临民族认同和国家身份定位、“德左”和加告兹地区分离主义、国家治理能力弱等问题。受俄乌冲突影响,“德左”以及摩尔多瓦的经济社会形势雪上加霜。西方基于摩尔多瓦地缘战略地位上升大幅增加战略投入,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也加强与摩尔多瓦的合作,促使摩政府采取激进的政策,加速推进罗马尼亚化和去俄化,加快与欧盟和北约合作的步伐,导致摩政府与“德左”当局的关系以及摩俄两国关系持续恶化,摩尔多瓦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地缘政治博弈的又一个“前哨”。俄罗斯、西方、乌克兰、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德左”各有利益诉求,摩尔多瓦以及“德左”的走向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预计短期内在俄乌对峙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在“德左”及摩俄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看这种风险呈现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统一俄罗斯”党独占鳌头,俄共遭到严重挫折,自由民主党得票率上升,“祖国”竞选联盟异军突起,“右翼力量联盟”和“亚博卢”惨败。杜马选举的结局为普京在2004年总统选举中争取连任铺平了道路,朝着普京设想的由两三个或四个政党参加的多党制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建立以议会多数党为依托的政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自前苏联时期的政治改革起至今,俄罗斯政党体制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出下列几个阶段: 1.俄罗斯政党体制的滥觞 这一阶段起自1988年迄止于1991年12  相似文献   

17.
转型时期俄国社会的动荡、民众心理的嬗变和价值观念的更新在这一阶段的俄罗斯电影中得到生动的反映。内容的变化又引发表现形式的变化。对昔日的反思由社会学层次朝历史文化层面深化,对社会生活的审视批判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上与文化哲学思考有机结合成为转型时期俄罗斯电影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迈进了新的21世纪后,随着叶利钦时代的终结,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担负起“照看好俄罗斯”的重任。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近10年的转型调整时期,但这只“熊”的伤势却越来越重,综合国力严重衰退,下降了近50%。普京在其撰写并发布于互联网上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说,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历史时期,大概是  相似文献   

19.
由于摩尔多瓦历史的复杂性和苏联时期语言政策的强制性,独立后的摩尔多瓦社会生活各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去俄罗斯化"倾向,并引发了一系列民族和社会问题:加告兹自治区和"德左"地区因语言问题与摩尔多瓦政府摩擦不断,联合主义势力渐强,双重国籍者数量持续增加。摩尔多瓦的语言政策,对处于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摩尔多瓦国家的复杂走势,将产生微妙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制度变迁带有路径依赖性质,俄罗斯体制转型经历了很长的时期,从新经济政策转向计划体制,又试图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是转型的效果都不好,苏联时期转型的最大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同商品市场完全对立起来,所以改革只是对原有计划体制的修补,从戈尔巴乔夫后期开始推行激进的转轨,最终导致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独立后的俄罗斯全面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但实际上只有“休克”没有“疗效”。俄罗斯转型失败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