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自1969年以来,用三根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80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一、处方及用法六月雪(注1)60克。白茅根,山楂根(注2)各30克,鲜品药量加倍,小儿剂量酌减。每日一剂,服时可加适量食糖调味,连续用药十天为一个疗程。本组病例从开始治疗一个月内不加用任何西药和其他中药。二、疗效观察疗效标准:最多服药三个疗程。临床主要症状(畏寒发热、纳呆腹胀、恶心呕吐、乏力等)消失;肝脾肿大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或叩击痛;肝功能恢复正常;黄  相似文献   

2.
一、一般资料:治疗组38例,心肌梗塞12例,心绞痛26例;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岁。另设对照组30例,心肌梗塞10例,心绞痛2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4岁。 二、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10ml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维生素C2.0g、肌苷0.4g、辅酶A100单位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中14例加用阿斯匹林0.3g,每日1次;16例加服潘生丁20mg,每日3次,15  相似文献   

3.
一、方药及煎服法 生石膏60~100g,生大黄6~10g,柴胡、茵陈、青蒿(后下)各20~30g,细辛2~3g,黄芩(酒炒)10~15g,紫草15~20g。便秘者大黄后下,便溏泄泻者大黄与它药同时入煎。以水适量,煎服药液400ml,两次分服。首次服250ml,2小时后继服余药150ml,均温服,服药后注意体温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75年以来采用自拟茵陈汤治疗黄疸型肝炎30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6例病人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10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32岁;中医辨证均属阳黄,其中热重于湿型206例、湿重于热型67例、湿热并重型3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茵陈、车前草各15g,大叶金钱草、金银花、黄芪各20g,郁金、甘草各10g。每日1剂,煎水300ml分2次服。15~20天为一疗程。热重于湿型原方药量加倍;湿重于热型加苍术、厚朴各10g;湿热并重型加赤芍、丹皮各9g,板蓝根30g,黄连6g。  相似文献   

5.
湿疹为临床上常见皮肤病。笔者用《外科正宗》之消风散改为汤剂内服,并配合外洗方治疗湿疹32例,取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4例,女8例;病程1年以内者21例,1~3年者9例,3年以上者2例;病变部位:头面7例,上肢9例,大腿两侧12例...  相似文献   

6.
笔者应用查少农教授所传“云风酒”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多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方药与用法:云实茎30克、八角枫根15克(鲜者量加倍)。2药切粹,加入白酒或黄酒2斤浸泡3~7天,取汁内饮,早  相似文献   

7.
麦粒肿为常见的眼睑腺组织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症,笔者采用金黄散油膏外敷治疗154例157眼,发病在1~3天内者占64%,经治效果良好,兹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油膏配制:如意金黄散30克,无水羊毛脂10克,凡士林70克,冰片(或樟脑)2克。先将凡士林、羊毛脂加温熔化,速将如  相似文献   

8.
脓疱疮好发于夏秋季节,为暑湿邪毒入侵,熏蒸皮肤而致。笔者试用黄连解毒汤为主治疗脓疱疮31例,效果较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31例中男13例,女18例;10岁以下的26例,11~15岁4例,24岁1例;发于头面部的23例,发于头面及四肢部的8例;发病时间均在7~9月份。 二、方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5~10g。有阴虚者加赤芍、丹皮等;瘙痒严重者加苦参、泽泻等。每剂药头煎早晚分服,二煎冷后每天外洗局部2~3次。局部避免搔抓。  相似文献   

9.
生地15g,生石膏30g,荜拨、细辛各6g,延胡索、牛膝各10g,每日煎服一剂。风火牙痛加升麻10g;胃火牙痛加肥知母10g,生石膏用至40~60g;虚火牙痛加玄参12g,生地用至20~30g。笔者用此方治疗30例牙痛患者,一般服一剂肿痛减轻,服2~3剂获愈。 例1.邓某,男,45岁。初夏出差感受风热,牙龈红肿并头痛、咽痛,舌苔薄黄。此乃风火牙痛,上方加桑叶、菊花各10g,服3剂愈。  相似文献   

10.
下瘀血汤出自《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主治“妇人腹痛”,“腹中有干血着脐下”之症。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收效满意。基本药方:制大黄3~6克,炙地鳖虫4.5~9克,桃仁、柴胡各9克,郁金12克,丹参、鸡血藤各15克,枳壳10克.加减方法:伴胸闷、腹胀、纳呆,苔白腻或黄腻等湿阻证者,可加厚朴、陈皮、甘露消毒丹(包)各9克;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中“加味清胃散”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牙疼病因灵活加减化裁而成“牙疼速效汤”。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生地、石膏各30克,丹皮、青皮各12克,荆芥、防风各9克。用法:水煎,每日一剂,两次分服。儿童酌减。禁忌:服药期间忌油荤、辛辣食物。功能:清胃火,祛风热,凉血解毒。适应症:风火牙疼,牙龈肿痛,龋齿化脓,牙龈出血等症。加减法:上门牙疼属手少阴心经火,加黄连6克,麦冬12克;下门牙疼属足少阴肾经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84年2月至今年8月,应用自拟参芪汤治疗HBsAg阳性携带者3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男21例,女11例;5~11岁5例,23~48岁27例。有肝炎病史者12例,肝功能检查:SGPT异常者3例(高于100单位不作为本组观察对象),TTT、ZnTT异常者2例;HBsAg滴度:1:64者16例,1:125~256者15例。乙型肝炎病毒抗  相似文献   

13.
30例中,男23例,女7例,病程在3~15天。根据疮面大小选择大、中、小号玻璃罐,罐口直径一般需大于疮面直径,以“闪火法”。每次留罐10~15分钟 ,每日1~2次,取罐后疮面换药。其中8例,因高热(39℃~40℃)加服清热解毒中药。30例经治均脓尽肿消而愈,疗程大多在2~6天,  相似文献   

14.
癫痫,中医称为痫证。笔者从1981年以来,用中医药治疗继发性癫痫32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发病年龄:1~5岁8例,6~10岁10例,11~15岁9例,16~20岁5例;病程:3个月~1年13例,2~5年12例,6~10年7例;病因:“流脑”17例,“乙脑”2例,高热后所致者8例,颅脑外伤和产伤者5例;癫痫大发  相似文献   

15.
孔××,女,50岁,教师,1983年8月6日初诊。右颈部肿块8月余,4×5厘米大小,我院外科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建议待机手术治疗。患者要求先服中药,因来我科就诊。证见肿块胀满,微痛,低热不解,舌苔黄腻,舌质红绛,脉象弦数。辨证为肝气郁结,化火灼津生痰,痰热互结,酿成瘿肿。拟方软坚散结消瘿为主,佐以疏肝利气:夏枯草,元参各15克,黄药子、浙贝母、青皮、左牡蛎各9克,生鳖甲20克,昆布、海蛤壳各12克。5付,每日1付。 8月27日再诊:患者主诉每服上药后约20分钟,即觉肿块局部似虫钻样疼痛,待服完5付后,肿块处胀痛感消失,低热亦退,触之瘤体略见缩小。  相似文献   

16.
自1980年以来,笔者运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简称“二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59例,疗效尚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59例中,男54例,女5例。21~30岁14例,31~40岁29例,41~50岁11例,51~60岁4例,60岁以上1例,平均岁龄34.5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在5年以下者15例,5~+~10年者24例,10~+~15年者16例,15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酒(查皮)鼻,俗名酒糟鼻,属于慢性皮肤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疗法。我们在临床上试用氦氖激光器(浙江大学制造,波长632.8nm,功率5毫瓦)直接照射患处和穴位(四白,素髎、迎香、颧髎)照射治疗二例,效果尚满意。 照射方法,病人取半坐位,直接照射患处的距离为30~50cm,时间10~15分钟;穴位照射距离为20~30cm,时间7~10分钟,每次选2~3穴。每日或隔日照射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休息3~5天,然后再进行第二疗程。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院试用中药“三味散”治疗百日咳44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方药组成:白花蛇5克,贝母、生甘草各10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根据年龄大小,每次服用1.5~3克。饭后服,白开水送下,连服一周。如伴有其他并发症,需配合其他疗法。疗效观察:洽疗对象多为10岁以下儿童。病儿一般在服药后2~3日痉咳次数显著减少,颜面浮肿渐退,一周内咳嗽完全停止。本  相似文献   

19.
一般资料:15例中,男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4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 方药与用法:当归、生地、赤芍、紫草、昆布、海浮石各15克,丹皮6克、鸡血藤、马齿苋、板蓝根各30克。每日1剂,早晚煎服,另以第三次煎液趁热于患处外擦,以局部皮肤达发红发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共用药15~20天。 疗效:全愈(皮损完全消失,暂留色素沉着)6例,显效(皮损80~90%消退)5例,有效(皮损50%消退)3例,无效(皮损未见消退)1例。  相似文献   

20.
一、桂枝汤治功能性便秘 李某,女,52岁,1983年9月6日诊。患功能性便秘两年余,先后服用麻子仁丸、五仁丸及承气之类等均未奏效,服果导8~10片仅能通畅一时。刻诊:便干如羊屎,5~7日一行,大便艰难,伴神疲乏力,失眠多梦,不思饮食,常自汗出,易患感冒,舌淡、苔白,脉浮缓。辨证为营卫失和、肠道失润。治宜调和营卫、润肠通便。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5g,白芍45g,肉苁蓉20g,首乌30g,当归15g,大枣15枚,生姜3片,炙甘草10g,水煎服。3剂药毕,大便2日一行,上方出入继服15剂,大便如常,随访5年未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