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和汤载于《外科全生集》,由熟地黄、鹿角胶、肉桂、麻黄、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具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作用,为治“阴疽”方。笔者思其意,将其化裁用于治疗末梢神经炎、乳腺增生症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列验案二则如下。1末梢神经炎吴某,女,17岁,学生,199...  相似文献   

2.
仲景《伤寒论》桂甘龙牡汤,本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盖以火逆则阳浮于上,下之则阴陷于下,阳浮于上,不得遇阴气则烦;阴陷于下,不得逢阳气则躁,二者虽异,总缘阴阳水火升降乖忤而然。陈修园虽有烦出于心,躁出于肾之论,究其治法,仍不外乎交通心肾,升降水火而已。故仲景于此证,以龙牡制亢阳而下交于阴,以桂甘启阴气而上交于阳,阴平阳秘则烦躁止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创杂病诊治体系,立辨证论治法则,为历代医师所推崇。其辨证精神,不仅体现在辨析脉证与制方之中,亦贯穿于方药的煎服法中。笔者就此浅析如下。 一、煎法: 《金匮》根据证治要求,不同汤方选用不同的煎药用水。如百合病属心肺阴虚有热,故百合地黄汤用泉水煎之,取其下热气而利小便。欲作奔豚之证为心阳虚而肾水欲动,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甘澜水煎之,取其去水寒之性,不助水邪。胸痹之证属胸阳不振,阴干阳位,故栝萎薤白白酒汤、栝萎薤白半夏汤以白酒煮药,取白酒之辛散,行药性而助药力,通阳气而去阴浊;而枳实薤白桂枝汤虽亦治胸痹,但病已涉及胸胁心下,阴寒之气走窜冲逆,故煎药不用酒而  相似文献   

4.
一、反治法的一般认识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一般认为,当人身阴阳、寒热、虚实失去平衡,致寒盛患者见“热盛”证侯,热盛患者见“盛寒”证候,虚寒患者见“实热”证候,用反治法旨在调整人身阴阳的偏差。从《素向·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虽以伤寒命名,实亦为杂病示法,其精思妙用,众所周知。惟书中“和”字的含义,往往因文而异。窃以为论中的“和”、“未和”、“自和”、“和之”等词,均是辨证论治的着眼着手处,试分别浅述于次: 关于阴阳营卫方面 辨证要点,首重阴阳.论中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即是辨阴病阳病,而阴阳消长、胜复等也俱为辨识之要。《伤寒论》立法论治的主  相似文献   

6.
《外科理例》针灸治疗外科病探析姚玉芳(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外科理例》,外科病,针灸疗法《外科理例》一书系新安名医汪机所著。汪机,字省之,别号石山,明·安徽祁门人(公元1463~1539年),名医汪渭之子。汪机早岁业儒,后随父习医,继承家学...  相似文献   

7.
养心汤见于《妇人大全良方》、《古今医统大全》、《古今医鉴》、《证治准绳》及《傅青主女科》等书中,方药及主治大同小异。本文介绍的是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养心汤,药有黄芪、茯神、茯苓、半夏、当归、川芎、柏子仁、五味子、远志、酸枣仁、肉桂、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主  相似文献   

8.
先天与后天是中医理论中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不但关系到本身时间界限的区分,同时还关系到对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等一系列中医理论概念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 1 名称由来   先天、后天之名,源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云:“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素问*五常政大论》又说:“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可见先天、后天的本义,系指四时之气的先天而至,后天而至,其中的“天”,指的是自然气候而言,“先”、“后”者则为时间之先后也。引申以说明人身之先、后天,亦见于《内经》。《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从此二段经文推论,所谓“先天”,是指禀受父母“两神相搏”之精,以合成人体初胚之胎元,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它在整个生命中系“先身而生”。所谓“后天”,则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干,……皮肤坚而毛发长”  相似文献   

9.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唯女子与舆小人为难养也”的本意“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被普遍认为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论据.连海外志心尊崇孔子者也觉得难予讳言,无可奈何地说:“孔夫子就这句话说错了.”  相似文献   

10.
阳和汤加味治疗肩周炎32例闫兴军,壬新淼,随桂荣(山东省鱼台县妇幼保健所272300)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阳和汤1991年3月~1993年3月,笔者据痰瘀相关理论,用阳和汤加味治疗肩周炎32例,现报道于后。1临床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40~5...  相似文献   

11.
疔疮走黄出处,大都谓始见于《疮疡经验全书·疔疮》,如《简明中医辞典》、《中医外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外科学》等。唯一持不同意见的是《中医大辞典·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称首见于《仙传外科秘方》。笔者研读了上两本书,认为“疔疮走黄”出典于《仙传外科秘方》是正确的。 一、从成书的年代来比较:元朝杨清叟撰、明代赵宜真集《仙传外科秘方》刊行于  相似文献   

12.
升阴散火法,见于《丹溪手镜》,诸家都未有论及,几近淹没,现试作阐述。1 渊源与概念升阴散火法首载于《丹溪手镜·卷下·崩漏》,谓:“由肾水真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是气血俱脱,为大寒之证。轻手其脉数实,举手弦紧或涩,皆阳脱也,阴火亦亡,或渴,皆阴燥,宜温之...  相似文献   

13.
汪石山(1463~1539):名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皖祁门朴墅人。明代著名医家。早岁习儒,屡试不利,遂随父学医。苦心潜研,博采众长,终以医道鸣世。生平著述甚富,由其撰集或整理的著作有《医学原理》、《读素问钞》、《运气易览》、《痘治理辨》、《针灸问对》、《外科理例》、《医读》等十数种。《明史·方伎传》  相似文献   

14.
略论阴结     
阴结者,正虚火衰而大便闭也。与邪实火亢之阳结判若天渊。仲景云:“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阳结;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阴结恒属三阴,故《素问》有“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之论。盖以肝主疏泄,肾司二便,脾与胃脏腑相连,为病固当如是。观《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与“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二句,其义概可见矣。陈梦雷注云:“泾大便,溲小便。”此  相似文献   

15.
《素问*咳论》说:“五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历代医家多崇之,然诸家立论太繁,难得其要领。自明代张景岳以外感、内伤立论起,则纲目分明。然而,诸家率以辛温治外感咳嗽,误人多矣。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对温病咳嗽的辨治独出心裁,纵辨三焦,横辨燥湿,确能补前人之未逮,启后人之思路。 笔者兹以《温病条辨》[1](简称《条辨》)、《吴鞠通医案》[2](简称《医案》)医论医案为依据,对其温病咳嗽辨治经纬观探析如下。 1 辨治经纬观内涵 1.1 纵辨三焦《条辨》上焦篇论及咳嗽计9条(第3、4、6、28、29、52、55、56条及“补秋燥论”之第2条);中焦篇论及咳嗽计3条(第17、23、67条),下焦篇论及咳嗽计7条(第31、35、41、47、48、70、78条),可见在温病的上、中、下三焦三个不同病理阶段皆可出现咳嗽。咳嗽是温病的症状之一,而处于不同病理阶段的咳嗽必然带有其所处阶段的病理特点,因此纵辨三焦是温病咳嗽辨治的关键。 1.1.1 上焦咳嗽,其治在肺:吴氏认为:“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1]当然,此等温病未必皆咳,而“咳者,加杏仁利肺气”[1]则已。可见吴氏治上焦咳嗽,力主辛凉,确补前人之未备。向来诸家以辛温统治伤寒温病咳嗽,不知寒为阴邪,太阳为腑属阳,阴邪伤人之阳,自当辛温;而温为阳邪,太阴为脏属阴,阳邪伤人之阴,则当辛凉,诚有以也。虽然辛凉宣上之法已定,但病有轻重,咳有微甚,不可不辨。如“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1]。此较银翘散病轻而咳重。  相似文献   

16.
争论概况自《内经》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则以来,注家蜂起各抒己见,看法各异,使学者莫衷一是。今择其有代表性的几家意见,陈述于下:如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说:“阴经受邪,流入阳经,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唐·王冰  相似文献   

17.
《医门棒喝(初集)》体现了清代医家章楠的医易思想,主要表现在“医易同出阴阳太极之源”和“《易经》论治世,医经论治身,应重其理而非其辞”两个方面。章楠在书中创造性地以十二辟卦解释了风寒暑湿燥火,以河洛数理论述了“土为太极之廓”的重土思想,并以“易与医皆为中和之道”反驳张景岳“阳少阴多,扶阳抑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血证医案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诊疗血证的学术思想。其治疗血证多从脾胃入手,分阴阳而治,拟升阳健脾、甘温益营、甘润养阴、通补胃阳等法,尤重胃阴;脾胃同治,采用健脾养胃、补脾疏胃之法;主张“上下交病,治在中焦”“肝木犯土,调肝治中”;注重调养脾胃,药寓食疗。  相似文献   

19.
老师肖波,早年曾师已故名老中医、原芜湖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徐少鳌专修外科。在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医疗经验。笔者有幸向肖老师学习一年,颇受良益,现将其临床验案,择其四则,以就正于同道。 一、附骨疽 刘××,男,5岁。1983年12月12日初诊:右足背漫肿疼痛两月余。两月前右足背逐渐肿胀酸痛,边界不清,活动欠利,曾在某医院摄片诊断为跖骨骨髓炎(片示:右足第三、四跖骨骨皮质明显增厚,骨膜及周围软组织肿胀),应用青霉素等抗菌素治疗月余无效。刻诊:第三、四跖骨处肿痛拒按,面色少华,四末欠温,舌淡红苔薄滑,脉沉细微涩。症缘寒滞脉络,附骨着筋,发为附骨阴痘。治当散寒通滞、温络活血,阳和汤化裁:当归、白芥子,热地、炮姜炭、川牛膝各5克,肉桂4克,麻黄、细辛各1.5克,甘草3克。另冲和膏外敷。  相似文献   

20.
三仁汤始载于吴鞠通《湿病条辨》上焦篇,由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组成,用甘澜水煎服。本方乃吴氏师承叶天士湿温案用三仁之原意,阐发而创制。方中杏仁辛苦开上,宣畅肺气,通调水道;蔻仁芳香苦辛,善宣中焦,醒脾化湿;薏苡仁甘淡导下,渗泄湿热而益脾;配以苦温除湿、理气消满之半夏、厚朴和淡渗利湿及透热之通草、滑石、竹叶。诸药合之,轻疏灵动,具有开上、宣中、渗下之功,使三焦宣畅,湿热分消,邪去正安。在临床应用中,凡因湿邪或因湿与热合,致三焦气机不畅、升降无权、清浊失司者,下之则伤脾、寒之则湿凝、滋之必助湿、温之易化热、汗之则伤阳、燥之则伤阴,然以三仁汤随证加减治之则无上述弊端,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