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历代52位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类病证的164则医案进行分析,初步得出古代医家治疗该类病证的证治规律:明代治疗胸痹心痛以补益、行气、化痰止咳药最为常用,清-民国时期则以化痰止咳、行气、补益药最为常用;半夏、瓜蒌、茯苓、薤白、陈皮、甘草、白芍、当归、郁金、桂枝、旋覆花、白术、干姜、香附、杏仁、生姜、橘红、枳壳、吴茱萸、厚朴、木香、延胡索、人参、川楝子、栀子、桃仁、白豆蔻是古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的主要药物和有效药物;古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用药以温热性质为多,辛、苦二味居多,多入脾、肺、胃经.  相似文献   

2.
今年十月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全国补益药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会议,历时五天。大会交流了数十篇论文,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会还特别把“补益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与“补益药研究的思路和设想”以及“补益药研究的方法学问题”作为三个专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这对补益药的研究大为有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氢化考的松处理小鼠造成“虚证”模型,后给予人参海马制剂。结果小鼠游泳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并能对抗氢化考的松引起小鼠胸腺萎缩的不良影响。由此显示出人参海马制剂的补益作用。  相似文献   

4.
某些中药及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致癌、致突变和生殖毒性(如致畸)作用,虽然这些物质大多是较弱的三致原,而且大多为动物试验结果,需经长期、大量或(和)特定的给药途径才会产生,但它们对人类仍具一定危害性,其研究结果仍应给予重视.依据化学的主成分,大致可分为生物碱类、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砷及砷化物类等.  相似文献   

5.
人参(panax ginsen C.A.meyer)是常见的补益中药,其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ginsenoside),按其在薄层色谱上RF值的大小,分别称为Ra、Rb、Rc......,共计20余种.近年来,大量学者致力于人参皂苷对神经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如通过神经生长因子引导鼠胚脊神经节体外培养模型,研究9种主要人参皂苷单体(Rb1、Rb3、Rd、Re、Rf、Rg1、Rg2、Rh1、Rh2)对脊髓神经元生长的影响,发现人参皂苷Rg1、Rb1、Re、Rf、Rh1可明显提高体外培养神经元的活力,具有促进周围神经轴突生长作用,而Rb3、Rd、Rg2、Rh2对脊髓神经元活力无明显影响[1].目前,多数实验也证实人参皂苷Rb1及Rg1是其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鉴于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已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笔者就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希望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神力酒是根据神医华佗医学宝库之秘旨,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制而成的一种纯天然壮阳保健食品.它由人参、黄芪、淫羊藿、白芍、当归、鹿茸、枸杞子、海龙等药物组成,具有填精益髓、温肾壮阳、大补元气、延衰益寿之功能.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人参、黄芪、淫羊藿、白芍等4味药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了人参中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e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参注射液合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人参注射液、缺血预处理及人参注射液合缺血预处理对模型家兔心肌耗氧量和血浆中Na ,K -ATP酶含量的影响.结果:人参注射液、缺血预处理均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升高血浆Na ,K -ATP酶含量,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参注射液合缺血预处理作用最显著(P<0.05或P<0.01).结论:人参注射液能加强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6个“或然症”条文和《金匮要略》中相关条文体现了张仲景“药症对应”思想。其常用干姜、细辛和五味子治疗寒性咳嗽,以芍药、甘草治疗腹痛,以生姜、半夏和人参治疗呕吐,以茯苓治疗小便不利、心悸,以桂枝、茯苓治疗心悸,以栝楼根、白术和人参治疗口渴。“药症对应”是“方证对应”的补充,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郁李仁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苷类及矿物元素等,其中黄酮类与脂肪酸类成分具有润燥滑肠的作用,部分黄酮类、氨基酸类、氰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此外,药理学研究表明,郁李仁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惊厥、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镇咳等作用,能够用于治疗便秘、水肿、呼吸道等疾病。对郁李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作用进行综述,可为郁李仁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这本《药理学》主要内容共7篇41章。第1篇为总论,第2篇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理,第3篇为传出神经药理及局部激素药理,第4篇为心血管系统药理,第5篇为其它脏器功能药理,第6篇为抗病原体药及抗恶性肿瘤药,第7篇为解毒药。全书除了重点阐明现代药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外,并按中药功能分类编写了活血祛瘀药、调理脾胃药、补益药和清热解毒药等4个专题,并在各章结合中医理论介绍有关中草药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故较好的沟通了中西药药理知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三七中人参炔醇.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三七脂溶性成分,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分离,并通过波谱技术(UV、IR、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人参炔醇化学结构.结果:从三七中分离并鉴定了人参炔醇成分,得率为0.077%.结论:应用超临界CO2萃取三七中脂溶性成分并分离其中的人参炔醇,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桃仁为常用活血化瘀药,具有疏通血脉、祛除瘀血之功效,在临床上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等各种瘀血证.其主要化学成分有苷类(苦杏仁苷、野樱苷)、脂质(如中性脂、糖脂质、磷脂)、糖类(葡萄糖、蔗糖等)、蛋白质、氨基酸、苦杏仁酶、尿囊素酶[1]、精油[2]及微量元素Fe、Mn、Mg等[3].近年来,对桃仁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益脾胃法结合虫类药对中后期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脊髓损伤中后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综合康复治疗和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予综合康复治疗和龙芪强肌饮及虫类药煎服,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FIM)评分以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潜伏期。结果 两组治疗后ASIA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SEP潜伏期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SEP潜伏期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益脾胃法结合虫类药能有效促进中后期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为卫茅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全株,别名黄藤木、断肠草和红药等,性味苦,有大毒[1].其药用成分主要取自根部,主要为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及糖,其中二萜类和生物碱是主要活性成分[2].雷公藤在临床上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上,已经被公认为有效药物.按照不同的用药方式,可将其分为3类:①单味雷公藤:由一味雷公藤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②雷公藤提取物:根据其不同的提取部位分为雷公藤叶制剂和雷公藤根制剂两类;③雷公藤复方:是由雷公藤与其他药,如补肾药、补脾药等配伍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药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在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上探讨作用机制.但雷公藤在临床应用中对人体有毒害,常出现不良反应,使该药在临床上使用受到了限制.现就近年来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稀有资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霍山石斛含有多糖类、氨基酸类、联苄类及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霍山石斛多糖。霍山石斛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单糖组成,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在保健、药用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今后应进一步研究霍山石斛多糖结构以及关联药效作用机制,以促进霍山石斛多糖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调肝方、健脾方、补肾方及人参总皂苷对反复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及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调肝组、健脾组、补肾组和人参总皂苷组。采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下丘脑、海马氨基酸含量。结果 :人参总皂苷组下丘脑谷氨酸(Glu)明显下降 (P <0 .0 5 ) ,健脾组与人参总皂苷组下丘脑天冬氨酸 (As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模型组海马Glu明显下降 (P <0 .0 5 ) ,补肾组、健脾组和人参总皂苷组海马Glu和Asp均明显升高 (P <0 .0 1)。调肝组、健脾组和人参总皂苷组下丘脑γ 氨基丁酸(GABA)和牛磺氨酸 (Tau)均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补肾组下丘脑GABA明显下降(P <0 .0 1) ,模型组海马Tau明显下降 (P <0 .0 5 ) ,健脾组、补肾组与人参总皂苷组海马GABA和Tau均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调肝方药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主要在下丘脑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氨基酸水平有关 ;而健脾、补肾方药及人参总皂苷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与海马和下丘脑都有密切关系 ,作用机制则与上调氨基酸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明清医家将命门与肾脏相区别,认为两者虽紧密联系但命门偏于作用全身脏腑经络,且提出命门火衰是泄泻的病因病机之一。以“命门”“泄泻”等关键词对明清医籍检索,筛选出可治疗命门火衰之泄泻且理法方药俱全的方剂有五味子散、五神丸、四神丸、加减四神丸、八味丸、温肾汤、右归丸与椒附丸8首,方中均配伍补命门药。对8首方剂进行分析发现,五味子散、四神丸、加减四神丸等偏于补肾阳,且补益强度依次递增;五神丸、八味丸偏于补肾阴;椒附丸、右归丸、温肾汤等同补肾阴肾阳,其中右归丸、温肾汤补益作用较强。方剂中炒五味子配炒吴茱萸、补骨脂配核桃仁、附子配肉桂、花椒配硫黄、花椒配附子等能补命门之火,为临证处方用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养心汤见于《妇人大全良方》、《古今医统大全》、《古今医鉴》、《证治准绳》及《傅青主女科》等书中,方药及主治大同小异。本文介绍的是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养心汤,药有黄芪、茯神、茯苓、半夏、当归、川芎、柏子仁、五味子、远志、酸枣仁、肉桂、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主  相似文献   

19.
郑重光认为中风以本虚为主,元气、阳气不足是中风的重要病机,重视情志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辨证重视循因求证,辨有无风邪六经形证,善于合参色脉,类证鉴别。郑重光治疗中风多用温补之法,如益气健脾、温阳通脉,温里助表、祛风散寒,温脾暖肾、养血通脉等,意在培补元气、振奋阳气,以除中风不省人事、肢体偏废、言语不用等症。临证多用人参、黄芪、白术、肉桂、附子、天麻、当归等,以入肺、脾二经药物为主,温阳药辅之。  相似文献   

20.
曹恩泽擅长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肾脏病,主要采取补益法和降浊化瘀通络法相结合以保护肾脏,如运用黄芪合白术以益气,生大黄合车前子从二便以泄浊,地龙合僵蚕升降相宜以通络。另外,其运用特色药对治疗并发症,如牛蒡子合连翘可“从咽喉治肾”,菊花合钩藤平肝降压,全蝎合蝉蜕祛风通络以消顽固性蛋白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