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讯     
《中国律师》2012,(8):88-88
国务院出台首部行政法规规范政府经费管理7月10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政府各部门应当采购经济适用的货物,不得采购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或者购建豪华办公用房。著作权法草案第二稿公开征求意见7月6日,国家版权局发布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  相似文献   

2.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4,(11):7-7
正国务院全面督查政策措施落实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这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的第一次全面督查。这次督查将创新方式,采取自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督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特别突出了家庭保护和人性化关怀,如规定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得让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等。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09,(13):63-6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省政府决定从4月下旬至7月底在全省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省政府督查组于5月13日-5月15日对萧县金黄庄煤矿、许岗煤矿、清大公司、戴村煤矿四对矿井督查之后,萧县煤矿管理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其余煤矿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分别进行了检查,检查工作结合“隐患治理年”、汛期“三防”工作等一并开展。从检查情况看,各煤矿企业基本能按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机构,并相继开展了工作,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防治艾滋,政府有责●“防艾”知识须广为宣传●不得歧视艾滋病人●相关公共场所须放安全套●医院不得拒诊艾滋病人人们对艾滋病可谓“谈虎色变”,预防艾滋、防治结合是各级政府的大事。国务院2月12日公布了温家宝总理签署的《艾滋病防治条例》,《条例》规定了各级政府防治艾滋病的责任,并明确了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权利和义务。该条例于200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本文通过对这一法规的解读,以助于大家更好地直面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理解艾滋病防治的有关程序。政府“防艾”…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背景和意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重要内容。全面贯彻实施该条例,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实现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本文从我国制订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背景入手,分析该条例实施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不得危及"公共利益"是各个国家确立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是公共利益与公民知情权的微妙平衡。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8条也是基于这一目的,强调政府信息的公开不得危及"三个安全一个稳定。"但在该条款具体应用时,行政机关应特别注意不应单独适用,而应该有效地结合第14条以及第23条的规定来具体实施,即审查后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8.
立法     
《中国律师》2012,(7):86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发布6月4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条例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商务、旅游、留学等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对非法从事对外劳务经营活动的,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11,(4):8-9
该条例,并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在就业体检中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对违规单位,处罚上限应提高到一万元。”这是湖北省就业促进立法吸收近百条公众建议,其中2l条规定采纳网民原生态话语的一个见证。这部法规草案先后经历网上征求意见、审议网上直播,立法者在分析消化6000字的“网民意见综述”后,把坚持政府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等重点建议慎重地写进文本。  相似文献   

10.
为依法推进治污减排,推动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促进全市环保工作健康发展,去年6月至8月,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以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了《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执法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整改?今年6月21日至2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两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结果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深入的跟踪督查——  相似文献   

11.
蒋继伟 《法制与社会》2011,(34):169-170,184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到现在已有三年多了,在实施的这几年时间里我们发现了它对政府的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充分肯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法治意义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目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实施过程中暴露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欧木华 《法人》2010,(1):11-11
r据日前报,新拆迁条例拟有四大变化。但比较明显的事实是,新拆迂条例对地方政府有很多“禁止”、“不得”的规定,却相对缺少明确的惩戒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6日,司法部与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签发《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 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作一解读。(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法律援助工作开展中,存在经费短缺、相关制度不配套、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难等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体现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司法部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本《意见》。通过明确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在法律援助工作开展中提供相应的支持,解决法律援助的财政支持方式以及各相关部门共…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但以该条例为主的现行法律援助规范仍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援助工作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法律援助对象、范围和形式等关键问题的研究,以期为相关立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处罚类政府信息公开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行政处罚类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一个热点。行政处罚类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是一种信息公开行为,同时,也会涉及行政处罚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就现有法律规定看,《行政处罚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可以作为处罚类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从处罚类政府信息公开实践所涉及的广泛内容而言,这两类法律规范的依据并不充足。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规范所确立的基本精神,开展行政处罚类政府信息公开应当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慎重把握公开内容和公开时限,并关注同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从5月1日起,<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不得鼓动公众恶意评论他人、公开公布他人隐私或者通过暗示、影射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  相似文献   

17.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09,(7):54-55
《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作出了“不得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专门规定。《条例》还特别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并且规定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主要指标。《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执行国家关于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文化、艺术、娱乐、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13,(3):22-24
人大督查工作源于人大法定监督职权,是人大履行监督职责、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体现和形式,也是确保人大决策落实到实处、督促“一府两院”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怎样健全人大督查制度、如何做好人大督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刘凯玲 《江淮法治》2011,(21):50-50
云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了《云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条例》规定。要在风景名胜区进行电影、电视等拍摄活动必须经过批准,而且不得搭建难以拆除并可能影响、破坏景观或者污染环境的设施。该《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4,(5):43-43
正2014年3月1日,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保密事项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机关、单位不得将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确定为国家秘密,不得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