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联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即针刺“舌三针”穴位及深刺金津、玉液穴,点刺聚泉穴。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升高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针刺疗法基础上联用通窍活血针法可以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或中枢性延髓麻痹,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类似于"喑俳"、"喉痹",多为本虚标实.西医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针灸治疗对本病有着良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笔者收集了近5年针灸治疗本病的部分临床报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假性麻痹是多灶性脑出血病变,损及双侧皮质延髓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因其可造成病人进食、饮水困难,常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及吸入性肺炎,临床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无显效药物.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廉泉、风池透风池穴对假性球麻痹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 sonography,TCD)结果的影响。方法:将97例确诊为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针刺廉泉、风池透风池穴治疗和康容静滴加假针刺法治疗,疗程1个月,对治疗前后的TCD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左、右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及左椎动脉平均流速(Vm)明显增加,基底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的Vs和Vm都有显著增加(P<0.05,P<0.01),PI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除部分指标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针刺廉泉、风池透风池穴能提高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有利于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的恢复及假性球麻痹症状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深层咽肌神经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和深层咽肌神经刺激治疗,疗程均为3周。3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采用吞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WAL-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吞咽困难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SA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WAL-QOL、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MBI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B、ALB、Hb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Hb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层咽肌神经刺激联合针刺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项丛五针对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患,采用项丛五针治疗为主。结果:真性延髓麻痹与假性延髓麻痹的有效率为90.9%(10/11)和93.3%。结论:项丛五针可以作为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难以将食物或药物从口转移到胃部,可造成误吸、营养不良、脱水等后果。目前尚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在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统筹部署下,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中心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成立重大疑难疾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西医协同攻关项目组,编写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假性延髓麻痹)的中西医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9.
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通关利窍”针刺法以“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为治疗原则,以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翳风为穴位主方,配合标准的针刺操作手法,能有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构音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舌体活动度及患者整体神志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比较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和对照组(单用通督调神针法),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以风府、大椎、百会、腰阳关、至阳为针刺主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取穴范围为肩髃、天井、三阳络、外关、阴陵泉、悬钟附近的热敏点,灸至热敏现象消失。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定肢体痉挛程度,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定脑卒中后残疾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评定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程度。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MAS分级逐渐改善,MBI评分逐渐升高,改良Rankin、NIHSS和CSI评分逐渐降低;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MAS分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Rankin和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仅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可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体痉挛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喉源性咳嗽是指平素有慢性咽喉或鼻咽部疾患,受寒、感冒或其它诱因致咳嗽;主证以干咳或咳而少痰、咽痒微痛;或伴有吸冷空气、油烟及其它异味刺激时咳嗽加重。西药抗炎止咳等治疗不理想。1992~1998年3月笔者自拟利咽止咳方共治疗45例,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利咽茶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4例慢性咽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利咽茶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莫西林、含化复方草珊瑚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7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咽茶治疗慢性咽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督开喑针法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督开喑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语言康复指导的方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能力得分比较,针刺组治疗前评分为(28.02±6.45)分,治疗后评分为(61.25±5.73)分,治疗前后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语言能力评分为(27.48±7.26)分,治疗后评分为(50.61±3.63)分;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通督开喑针法对脑卒中失语症的早期康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84年至1989年,分期针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1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10例中,男89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66岁;均有急性发病史,病发于单侧(左或右);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为1年。按其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发病在2周以内)、恢复期(发病在2周~2个月之间)和慢性期(发病在2个月以上)。110例中,急性期52例,恢复期31例,慢性期27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比较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31例和对照组(单纯通督调神针法)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针刺取督脉穴百会、风府、水沟、大椎、至阳、腰阳关为主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夹脊穴针刺,取颈2—7、腰1—5夹脊穴,双侧交替针刺,每日针刺1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采用简易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痉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在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状态方面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疗效相当,但在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均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口眼(口呙)斜”、“口僻”范畴,笔者于1971~1984年在门诊采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7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97例,女75例;年龄以20~40岁患者居多;麻痹部位在左侧85例,右侧87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1天;中医辨证属风寒痹阻型130例,肝胆湿热型40例,肝肾阴虚型2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耳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分别给予安眠药治疗和耳针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9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针辨证治疗脑卒中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吞咽行为训练结合针刺舌根部穴对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4例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行为组、针灸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行为组给予吞咽行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针灸组给予针刺舌根部穴治疗,每穴顺时针捻转3~4下,隔日1次;观察组给予吞咽行为训练和针刺舌根穴治疗。治疗20 d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吞咽障碍分级和摄食-吞咽功能分级评价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基于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吞咽障碍分级和摄食-吞咽功能分级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于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吞咽障碍分级和摄食-吞咽功能分级的疗效均优于行为组和针灸组(P<0.05),而行为组与针灸组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行为训练结合针刺舌根部穴可明显改善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