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临床护理体会黄一心(芜湖市中医医院244000)关键词:中医护理学;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临床实践,谈谈中医临床护理的点滴体会。1辨证施护辨证论治是中医独特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立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毛梓敬老中医,嘉山县入,18岁开始学医,26岁正式开业,行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他精通医理,曾任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内经教研组组长,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等职。平时诊  相似文献   

3.
窦金发主任医师系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安徽省名老中医、安徽省跨世纪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指导老师.窦师从事中医临床数十年,诊治了大量的糖尿病病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医工作分为临床、教学和科研三项,这三项工作既各自独立又密切相关,应加强联系、紧密配合。为此,笔者对科研工作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一、选题应以临床为出发点 教学也好,临床也好,科研也好,都要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要注重社会效益。怎样才能提高中医科研工作的社会效益呢?关键在于选题。我认为中医科研工作的选题,应以临床为出发点,要根据中医临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说具体一点,就是要优先研究那些中医疗效占有明显优势的疾病,或者是现代医学临床疗效很不满意急需中医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将老中医治病经验输入  相似文献   

5.
2002年4月12日,乐山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汤一新荣获本市首届科技杰出贡献奖。市政府以十万元人民币,奖励他在二十多年中,探索和建立了系统的中医脾阴虚学说,填补了中医脾胃理论的一项空白,使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许多患者得到了康复。汤一新1951年10月5日出生于乐山城区,1976年从乐山卫生学校中医专业毕业后,先后在福禄镇、明星乡和西坝镇等卫生院工作。明星乡年逾古稀的喻昌辉先生是原乐山县三位著名老中医之一,他看到新来的小汤诚实勤勉,聪明好学,有心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经验传授与他。喻老师告诉他:“久治不愈的脾虚病和疑难病,常可考虑脾阴虚。”汤一新对这第一次听到的“脾阴虚”一词很感兴趣,于是翻遍全国中医院校教材,想从中找出更进一步的阐释,没想到一无所获。这激起了汤一新深入探讨脾阴虚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6.
《河南中医》自1981年创刊以来,以独特的姿态崛起于中医杂志之林,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博得了广大读者的热情赞扬,是中医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内容丰富新颖,除一般理论探讨和临床报道外,设有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河南历代名医及其著作、思考与探索、老中医经验等专栏。1983年将进一步充实内容,优先发表治疗危急难症  相似文献   

7.
徐志华是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国20世纪100名临床大家之一.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后学于学府名师,潜心岐黄60余载,既精勤不倦于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又诲人不倦于中医临床的实践与教育,学验俱丰,德艺双馨,蜚声杏林.徐志华教授的治学经验和方法主要有:立志高远,医德高尚;熟读经典,精通医药;刻苦勤奋,善于学习;重视临床,教学相长;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发皇古义,融汇新知.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二批500名名老中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业甫教授、主任医师,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都有深入研究和造诣,特别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将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中医系统分型,辨证施治.笔者随师学习数载,耳闻目睹,受益非浅,现将其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是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中医作为我国特有的、以数千年实践经验为根基的、实践性强的一门学科,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少。几年来我国在中医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但存在的问题肯定还不少。作为中医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四化建设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专门人才,解决“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重任,如何根据中医特点,制定一套适合于我国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措施,是一项刻不  相似文献   

10.
1998年的全国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会议强调,中医临床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中医知识和技能为主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强化临床基本功训练。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把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作为临床教学  相似文献   

11.
韩明向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 ,安徽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余年 ,医理精湛 ,经验颇丰。笔者随师学习整理其学术经验 2年余。韩师以祛风法治疗外感咳嗽取得满意效果 ,兹介绍如下。1 外感咳嗽证候特点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其病位在肺 ,因肺主气 ,司呼吸 ,以宣发肃降为顺 ,肺气不宣 ,则壅遏不畅、气上逆而咳嗽。肺为娇脏 ,其气宜清不宜浊 ,故最不耐外邪 ,受邪则失其清肃之职而咳嗽不已。外感咳嗽是指机体因感受风、寒、湿、热、燥、火…  相似文献   

12.
汤琢成主任医师,致力于中医临床,已四十余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尤精于骨、外科。其思路广,辨证精,法活机园,颇有独到之处。他对结核病的诊治,更有建树,有关治疗肺结核和颈淋巴结核的经验已有报道,现笔者不揣浅陋,特整理汤老经治的197例脊柱结核报告如下,并对其经验作一简介。 一、一般资料 本组197例系门诊病人,均经临床症状、化验检查及X线摄片而确诊。男112例,女85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68岁,其中30岁以下者共178例,占90%;病变部位:颈椎34例,胸椎60例,腰椎83例,颈胸椎3例,胸腰椎15例,颈腰椎2例;病程最短的1年,最长者32年,平均4.6年。所有病例均有不  相似文献   

13.
周玉朱教授、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30多年,学验俱丰,临证用药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周老临诊,受诲颇深,兹将周老临证擅用之药经验撷取一二,介绍如下。1 寒痹脱疽 重用麻黄周老用麻黄治疗外科病症多为颈、肩、腰腿痛及作者简介:侯...  相似文献   

14.
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不论在热病还是在杂病方面均有丰富的辨治经验。在他的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中,即附有疟、痢、疸、痹、便血、咳嗽、疝、瘕等证的理法方药。在其临床诊籍《吴鞠通医案》中,更能充分地反映他治疗内、妇、儿各科杂病的技艺。本文就吴氏治痢理法方面,结合后世的临床,试述于后,抑或俾益于吴氏学术经验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炳秀主任中医师,现任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学工作”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学验俱丰。余有幸忝列门墙,承师发蒙,授业解惑,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6.
医案是中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对患者病情及所用理法方药的原始记录,也是历代名医学术观点和治疗经验的具体反映。学习医案,对加深理解祖国医药学理论,丰富临床诊疗技术,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学习医案呢?个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湖南中医杂志》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中医学术期刊。办刊20余年来,以弘扬祖国医学为己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新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中医临床病情的演变规律,为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SARS临床发热和胸部片不同时期的表现为客观依据,人为地划分为Ⅰ、Ⅱ、Ⅲ期,观察中医临床症状出现的频率和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中医临床症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结论:SARS中医临床病情演变是按“热毒→实(肺)闭→气虚”变化,同时有临床症状恢复呈“实短虚长”,不同时期兼夹证不同等特点,并提出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法则,也是中医临床逻辑思维的过程.本文对辨证论治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指正.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法则中医认为,人体的内在疾病是会通过外部表现出来的,正如朱震亨指出的“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在古代历史条件下,由于没有现代科学工具和研究方法来观察与分析疾病,故只能依靠证候来推断疾病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0.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为贵州省唯一的中医药学术性刊物,主要反映我院及我省中医药理论研究成果及新进展,教学经验,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各科临床经验,同时大力促进省内外学术交流,积极选用全国各兄弟省、市作者的稿件。本刊注意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兼顾普及与提高,致力于提高中医药队伍理论水平及辅导中医爱好者自学成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