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蚀宁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马血清与甲基强的松龙造成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骨蚀宁组,测定其血中局部组织血流量(rBF)、肿瘤坏死因子(TNF),同时取骨在光镜下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仙灵骨葆组与骨蚀宁组rBF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仙灵骨葆组与模型组TNF含量差别不大(P>0.05),而骨蚀宁组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仙灵骨葆组比较,骨蚀宁组TNF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仙灵骨葆组和骨蚀宁组空骨陷窝百分比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均未达正常,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蚀宁组股骨头骨小梁和骨细胞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骨蚀宁可通过改善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抗炎性反应以及保护和促进骨细胞再生达到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及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针刺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旋转扳法和穴位推拿对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VBA)流速的影响和两种手法的疗效差异.方法:76例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旋转扳法组(A组,38例)和穴位推拿组(B组,38例),分别施加相应的治疗手法.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测手法治疗前后VBA流速并观察流速改变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B组左侧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及A组BA流速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间LVA流速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周后,A、B两组LVA、右侧椎动脉(RVA)、BA流速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LVA、RVA流速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疗效优于A组(P<0.05).结论:在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的治疗手法中,穴位推拿对VBA流速的影响较旋转扳法明显,并可能具有比旋转扳法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牵引下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牵引下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5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单纯针灸、单纯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针推组)、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推拿治疗组(推拿组),每组30例。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治疗后血浆CGR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浆CGRP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少腹逐瘀汤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灸配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情况、子宫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1周及2周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配合少腹逐瘀汤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疗效明显,对于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合针刺升提穴、肩痛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配合针刺常规穴位,治疗组配合针刺升提穴和肩痛穴.每周3次,12次后评定各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数分别为24,6,8,12,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分别为25,16,5,4,9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刺升提、肩痛穴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取穴少、易于掌握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端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端提法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斜扳法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提法明显优于斜扳法。结论:端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脑瘫儿竖头不佳的效果.方法:采用开放型双向质反应序贯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共16例患儿,功能训练配合推拿手法与单纯功能训练的疗效比较.结果:实验至第14不同对时,实验结束,实验方法有效率87.5%,对照方法有效率25%,实验方法优于对照方法(P<0.05).结论:功能训练配合推拿手法,两者可以相互协同、相互作用,促进患儿的抬头和头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李业甫胸椎分段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推拿的基础上采用膝顶扩胸扳法,治疗组在常规推拿的基础上采用李业甫胸椎分段整复法。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McGill量表评分,并在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和显效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结论 李业甫胸椎分段整复法能够减轻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肾益心丹为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患者根据住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统一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中医症状量化记分,并制订统一疗效判定标准;对照组予常规西医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剂量1/2~2/3基础上加温肾益心丹,疗程为2周;治疗前及疗程中每天对心功能分级及中医量化记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均有改善,差异显著,中医症候积分疗效也有显著改善。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判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判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心功能和中医症候改善起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益心丹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尤其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症候,且其治疗起效时间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原理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MTrP原理治疗,对照组用毫针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两组治疗后均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治疗2周后(共治疗5次)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2.453, P<0.014);在提高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以及在降低齿突生长性偏移(odontoid growth offset value,DO)、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bilateral odontoid lateral mass spacing difference, VBLADI)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刃针结合MTrP原理治疗颈性眩晕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颈性眩晕症状及恢复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腹腔镜、术中胆道镜联合序贯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胆道术后围手术期应用中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加常规术后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加服补中益气汤联合四逆散加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术后T管胆汁引流量,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除舌淡苔白、脉弦细评分以外,观察组患者主症积分、其余次症积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从第5天开始,观察组胆汁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后序贯补中益气汤和四逆散加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肝郁脾虚型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胆汁淤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芒针与前列舒丸并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及改善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前列舒丸与芒针并用组)28例,对照1组(芒针治疗组)28例,对照2组(前列舒丸组)29例,采用单盲法观察。结果: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率显著增高(P<0.05,P<0.01);临床症状积分、NIH生活质量积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前列腺按摩液常规积分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前列舒丸与芒针并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密西根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注射可以显著减少DPN患者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压痛点数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粘连分解(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化瘀方和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宫腔镜下观察宫腔粘连程度的改善情况以及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宫腔粘连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宫腔粘连程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以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药结合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在预防TCRA术后再粘连、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