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腹腔镜、术中胆道镜联合序贯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胆道术后围手术期应用中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加常规术后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加服补中益气汤联合四逆散加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术后T管胆汁引流量,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除舌淡苔白、脉弦细评分以外,观察组患者主症积分、其余次症积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从第5天开始,观察组胆汁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后序贯补中益气汤和四逆散加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肝郁脾虚型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胆汁淤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早期妊娠已出现阴道出血的54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在监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P)水平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3.3%,对照组愈显率为5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CG、P值低于正常孕期的,治疗组10例流产率为10%,对照组9例流产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HCG、P上升与同孕期相符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对于提高早期先兆流产血清HCG、P水平及临床愈显率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心电图等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较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和心肌供血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每组70人,分为4组:初治试验组、初治对照组、复治试验组、复治对照组。初治试验组和复治试验组给予痛泻要方和匹维溴铵,初治对照组和复治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4组疗程都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和疗效。结果 治疗后4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复治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差值显著小于初治对照组和复治试验组(P<0.05)。初治组和复治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试验组和复治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可提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在有过相关药物治疗史的复治患者中疗效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羚羊角汤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羚羊角汤治疗,疗程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浆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HSP7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值和血浆HSP70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和羚羊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疗效较好,尤其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浆HSP70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元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酶、血浆转化生子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ropeptide,NTproBNP)和血清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l-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参元益气活血汤煎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及证候积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测定血浆凝血酶、TGF-β1、NT-proBNP,血清Col-Ⅰ、Col-Ⅲ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及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凝血酶、TGF-β1,血清Col-Ⅰ和Col-Ⅲ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EDD、LVESD、NT-proBNP均明显降低(P<0.05),LVEF明显升高(P<0.05)。结论参元益气活血方能够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症状及证候,提高心功能,降低凝血酶及心肌纤维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益肾健脾、活血利水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活血利水中药可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程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ria,UmAlb)水平。结果两组降压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Um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UmAlb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较好,尤其在改善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症状和UmAlb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瘀温经利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化瘀温经利湿中药和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相关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腹痛、带下症状均改善(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血瘀阳虚湿盛症状如腹痛、腰膝酸软、纳差食少、大便稀溏、乏力畏寒等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温经利湿法能改善患者腹痛、带下、月经失调等症状,并且能改善患者血瘀、阳虚及湿盛症状,其综合作用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及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针刺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医五联疗法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肝性脑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均予常规西药和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治疗组加中药静脉滴注、中药灌肠、中药肝区热敷、中药穴位敷贴五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精神意识、智力及扑翼样震颤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总胆红素、血氨及凝血酶原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47%、51.6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血氨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凝血酶原时间、血氨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五联疗法发挥了中药综合治疗的优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肾益心丹为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患者根据住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统一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中医症状量化记分,并制订统一疗效判定标准;对照组予常规西医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剂量1/2~2/3基础上加温肾益心丹,疗程为2周;治疗前及疗程中每天对心功能分级及中医量化记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均有改善,差异显著,中医症候积分疗效也有显著改善。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判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判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心功能和中医症候改善起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益心丹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尤其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症候,且其治疗起效时间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手足部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外用自拟中药煎剂熏洗,西药组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组与西药组两种疗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西药组为61.5%,中药组为80.0%.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00),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连续校正χ2检验,P=0.026).结论:中药熏泡配合糖皮质激素外用可显著提高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金水宝、水林佳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将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29例。疗程为9个月至2年。结果: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在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复常率及症状体征的恢复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循环和肝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中医药治疗耳鸣的疗效,分析现代医家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外文献数据库,筛取设有随机对照(中医药组和西药组)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药治疗耳鸣的Meta分析;用计算机专用软件对用药规律进行描述性分析,对两药组合进行二关联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1 231例耳鸣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为主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50例老年早期DN患者分为西药对照组 (简称对照组 ) 19例和中西药并用治疗组 (简称治疗组 ) 31例。对照组予常规降血糖、糖尿病教育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加用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腑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 :在治疗 8周后 ,治疗组 2 4h尿清蛋白排泄量 (UAE)显著减少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为主对老年早期DN具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和熏洗,对照组内服芬必得,治疗6周后按JOA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进行打分评估.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5.7%,对照组优良率为82.6%.治疗组在改善关节屈曲角度及强直挛缩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且没有内服药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外治法是非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方治疗糖尿病性肾病(DN)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化瘀利水方治疗,53例)与对照组(西药治疗,45例),以水肿、蛋白尿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水肿、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尿素氮(BUN)与血清肌酐(Scr)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化瘀利水方可有效缓解DN水肿等症状,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化瘀利水法为DN之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高黏滞血症等多重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6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血脂、血糖、血压和血液流变性变化。结果:治疗组对心绞痛、心电图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但在调脂、降糖、降压及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方面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多重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P300的变化.方法:对30例HL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前后行P300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LD患者治疗前P300潜伏期(PL)延长(P<0.01),波幅(Amp)降低(P<0.01);治疗后P300 PL明显缩短(P<0.05),但Am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HL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