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搜集与“胃络”相关的书籍和条文,按照《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注家、临床医家、西学东渐的影响4个层次,梳理“胃络”应用及其内涵的演变过程。“胃络”在应用及内涵演变过程中有两条清晰的发展线,其源头分别来自《黄帝内经》“胃之大络”和“肠胃之络”。后世注家主要围绕“胃之大络”进行阐释和发挥,临床医家则主要是在“肠胃之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应用,尤其是叶天士在胃络与胃关系的确立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学东渐以后,“胃络”的内涵逐渐向解剖、实证转化,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2.
由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学会安徽省分会主办的首届“华佗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伟大医学家华佗的故乡——安徽省毫县隆重召开。讨论会引起全国中医界、医史学界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国务委员张劲夫、省委书记杨海波、卫生部顾问钱信忠、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吕炳奎等同志为讨论会题词。省内、外专家、教授裘沛然、李经纬、彭静山等95人出席  相似文献   

3.
《华佗神医秘传》(以下简称《秘传》)卷二十二载有《华佗注仓公传(附)》一卷,该卷集《仓公传》中之淳于意医案,并于每案下分别记有所谓“华佗、吴普、樊阿”等人的注文。细读此等注文,不难断为伪作,尤以“樊阿注”为最。本文选其中所谓“樊阿注”五则辨析之,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4.
一、考源 “华佗论治伤寒”篇,今孙思邈《千金方》卷九“伤寒例第一”和王焘《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首”中均列有之。但是,这二书中所引的“华佗论治伤寒”篇是从哪里录出的,今作其考源如下。 1.《外台》中所列的“华佗论治伤寒”篇,不是录自吴普集《华佗药方》十卷中,而是录自《张文仲方》一书中的“天行”病中。 按《外台》引“华佗论治伤寒”篇中所用的药方,无一方是注“出华佗”,其篇下也没有注出某卷中,而有“此法宫泰数用甚效”一句。按宫泰是西晋人(注1),在汉人华佗、魏人吴普之后,不可能为《华佗药方》一书所引,所以《外台》中所引的“华佗论治伤寒”篇,不是录自吴普集《华佗药方》十卷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和演变,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统一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大一统思想无不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大一统思想不仅有历史进步意义,对于维护当代中国统一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据《寒柳堂集》《癸辛杂识》《云笈七签》《赤凤髓》等文献,结合历代史方志,对华佗医事再行补充考证。华佗医案记载以《三国志》《后汉书》《华佗别传》为主,9种文献共载31则。华佗医著载14种,即《华佗内事》《华佗察声色要诀》《华佗望形察色并三部脉经》《华佗枕中灸刺经》《华佗方》《华佗内照图》《华佗服食论》《华佗书》《青囊书》《急救仙方》《华佗老子五禽六气诀》《华氏中藏经》《华佗外科方》《华佗济急仙方》。《癸辛杂识》载麻沸散主药可能是西亚产植物“押不芦”。参照《云笈七签》动作要领和《赤凤髓》中的重点动作图示,论述五禽戏的各式要领和具体动作。根据《中藏经》中所述地名、部分中药名称和使用情况以及篇章内容文义,认为存在六朝及两宋手笔痕迹,其版本分为仓司本和楼群钥校注本两种,苏州周锡瓒以新安吴氏刻本补其缺,从《攻媿集》内录跋附后,通过整理,形成较为完善的后世传本。  相似文献   

7.
华佗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眼科、砭石、按摩、气功、精神、药学等,无不臻其神妙。外科尤为擅长,施针用药,简而有效。对“肠胃积聚”等病,他创用的“麻沸散”,给患者麻醉以后,施行腹部手术,反映了我国医学在公元二世纪时,在麻醉方法和外科手术上已有相当的成就。他行医各地,声名颇著。还创“五禽戏”,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惜乎他的生平事迹、医疗方法等,流传不多,又加后代医家不断地加以依托,以致很难知道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曾花了40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洪门致公总堂发起,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致公党名有其深刻的涵义,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发展。致公这个党名既有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相似文献   

9.
华佗有一篇伤寒论著。被引载于《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伤寒门,虽然文字不多,但其学型自成系统.对伤寒学说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了有助于系统地认识外感热病  相似文献   

10.
考《隋书·经籍志》子部·医方类,有医籍二百五十六部,其中有关华佗的著作三种加其他资料计有: 华氏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 一卷 佚 华氏佗枕中灸刺经 一卷 佚 华佗方十卷(宋志作一卷)佚 此外: 华氏阙名集 宋志十卷 佚 华氏佗玄门内照图 崇文总目一卷 存 华氏佗外科方 医藏目录卷阙 佚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 脉经 存 华佗内事梁七录五卷 佚 以上是从中医目录和有关其他古籍中,得知华佗有关的著作迄今早已失传。现在行世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初期,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已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美苏两极结构的逐步形成。在两极格局中,苏联因在战争中遭受了极大的创伤,因而其国内主要任务是尽力恢复战争创伤,对外采取了保障本国安全和既得利益的基本政策,同时确保新解放的人民民主国家不致被帝国主义颠  相似文献   

12.
自19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选举开始,我国"选民代表权"经过了多次变更。中华苏维埃政权时期,无产阶级享有着高于其他阶级的选民代表权;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现了按照人口划分选区,不分阶级的同票同权;新中国成立后,城乡"选民代表权"出现差异,乡村选民产生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选民;直到201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选举法的修正案,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同票同权。  相似文献   

13.
动则不衰,静则凝神,动静平衡,形神兼养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精髓。华佗在动静养生思想的影响下,创编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养生功法——五禽戏。华佗五禽戏以“动则养形,静则养神”为主要养生理念,即通过运动调形以疏经通络、积精旺血,从而外强四肢百骸,内滋五脏六腑;通过调心,达到静心凝神、专心怡神和清心守神的效果。动静结合,形神兼养,从而达到身强体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首届华佗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伟大医学家华佗的故乡——安徽亳县隆重召开。 讨论会收到64篇论文,选印52篇作为交流,其中14篇在大会发言。论文分别对华佗的生卒年代、籍贯、死因、医学成就,学术思想及其影响、(弟子、著作真伪和华佗的遗迹、纪念物等问题,作了探讨、阐述和考查。除前面选载的论文外,现将交流的其它论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期刊载译文《自杀,从“犯罪”到“权利’的演变》,主要是从外国法律制度演变的角度加以介绍,使读者对十八世纪后哲学家对神学家的挑战,而又得到法学家支持的某些过程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6.
1979年,香港中外出版社出版了《华佗神方》一书,共22卷,301页,落款:“汉·谯县华佗元化撰,唐·华原孙思邈编集。”开卷还有“徐(大椿)序”、“沈(骧)序”,尤其“徐序”似更令人足信。此书销路甚广,不仅港澳,而且国内不少图书馆也纷纷订购,不少读者也怀着好奇的心情急欲看看这部所谓“始得复出于世”的华佗“秘籍”。 果真它是已被湮没一千七百多年的华佗“秘籍”?查阅《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本草纲目》皆载《华佗方》10卷。《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载《华佗药方》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华佗药方》一卷。而这些书,早已佚了。《中国医籍考》云!“《华佗方》,《隋志》  相似文献   

17.
华佗的籍贯早在《三国志·魏志》和《后汉书》以及晋·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明确记载为“沛国谯人”(今安徽省毫县),千百年来为世所公认。华佗死于东汉献帝建安7~12年(公元202~207年)之间。编《三国志》的陈寿生于蜀后主建兴11年(公元233年)卒于晋惠帝元康7年(公元297年),张华(公元232~300年)与之同期。他们与  相似文献   

18.
湘西苗族习惯法作为不同于国家制定法的另一种文化现象和知识传统,仍然在苗族社会中普遍存在。虽然其形式和内容均发生了较大发亮,但其至今仍然影响着苗族地区国家制定法的拟订和实施。所以只有深入了解了湘西苗族习惯法及其演变,才有可能在湘西苗族地区贯彻好"以法治国"和"少数民族自治"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人,认同进而热爱本土文化,认同进而热爱国家与民族,是理所当然、无可选择的。对本土文化、对国家与民族的感情,来自对历史与文化的了解与理解。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多幕大戏而我们是观众的话,要看懂这场多幕大戏,我们就要知道剧目(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等概念)、熟悉演员(主角与配角)、明了舞台(历史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地理空间)、掌握剧情(中华文化的变与不变问题)、懂得道具(中华文化的象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触、品味中华文化,从而真正地融入剧中。  相似文献   

20.
公安派出所职能演变及其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派出所职能的科学定位是派出所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建国以来,随着公安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公安派出所职能定位历经了几次较大的变化。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要求进一步明确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综观公安派出所的职能演变,将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定位为发现、控制、维护、处置和服务,更符合公安派出所的性质,且能体现其"战斗实体"的动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