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药疏肝健脾方,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片,疗程均为4周。通过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eeds dyspepsia questionnaire,LDQ)、水负荷试验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胃感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和LDQ问卷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餐后饱胀、早饱、胸胁胀痛、疲乏无力、便溏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感知阈值和胃不适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感知阈值和胃不适阈值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总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忧虑、睡眠、不适、健康感觉各单维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健脾方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胃感觉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因复杂,病程较长.自1996年至2001年,我们用疏肝活血方治疗6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1988年美国消化病学会芝加哥国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1]. 1.1 诊断标准①年龄在25~65岁,具有两种或更多运动障碍性消化不良症状.②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痛或不适为必具条件.③具有下列症状之一或数项: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胃中嘈杂、胸骨后痛、反胃.④胃镜、B超排除消化性溃疡、胃新生物、肝胆胰病变.⑤无糖尿病、肠易激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哮喘病、脑血管病、造血系统病、过敏体质及精神神经病变.⑥无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究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中医证型与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P,SP)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寻找证据。 方法 纳入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津亏血少证STC患者各15例,另随机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VIP、SP水平。结果 STC患者血清VIP和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TC虚证患者血清VIP和SP水平显著高于STC实证患者(P<0.01); 3种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津亏血少证)患者血清VIP及SP水平比较,以及2种实证(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患者血清VI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肠道气滞证患者血清SP水平显著低于肠道实热证(P<0.05)。结论 血清VIP、SP水平与STC中医证型有关,有利于鉴别STC虚证和实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针刺合中药治疗亚健康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门诊亚健康病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仅予以健康教育;针刺组35例,以电针火罐治疗为主;针药组35例,除应用针刺等治疗外,加用口服逍遥丸合归脾丸.其中针药组脱落3例.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每个疗程针刺组及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着疗程的增加,各组的疗效均有所提高,以第3个疗程疗效最佳,且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 疏肝健脾法是治疗亚健康的较好方法,值得继续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和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大鼠胃肠电图节律的影响。方法 :夹尾刺激复制FD大鼠模型 ,电针“足三里”穴和半夏泻心汤灌胃 ,并记录胃肠电图 ,观察分析各组大鼠胃肠电图参数改变及规律。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胃体、胃窦部胃电图的频率、幅值均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变异系数即波形不规则程度增大 ;结肠肠电图的频率、幅值均明显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变异系数即波形不规则程度增大。电针、中药以及电针 +中药均可改善上述指标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电针、半夏泻心汤均可改善胃肠动力、协调胃肠运动。  相似文献   

8.
储浩然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属脾胃亏虚,运化失权,病位主在脾胃,根本病机在于脾胃虚弱,中焦失和。其主张以“调和致中”为原则,重视辨证辨病有机结合,不拘于经络辨证,提倡结合脏腑辨证等辨证方法,创新性提出“调和致中”特色针灸治法,选穴组方以健运脾胃,调中畅气为准则。针灸治疗常取足三里、中脘、内关、天枢等穴,重视灸法及补泻手法的应用,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与中药内服并用,对照组单纯服用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0.0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与中药并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66例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与中药内服并用,对照组单纯服用中药,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合六君子汤内服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单纯内服六君子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西医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进行抑酸、清除幽门螺杆菌及使用胃动力药,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抗抑郁药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观察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确诊为抽动障碍的105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在停用所有西药2周后,予自拟抽动1号方加减治疗3个月,观察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105例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误诊率高达57.1%,中医证型分布以肝亢风动型最多,自拟抽动1号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总有效率达93.3%,随访1年后复发率为21.9%。结论 具有平肝熄风、镇静止痉功效的自拟抽动1号方对儿童抽动障碍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90例F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疏肝组、疏肝养心组和疏肝黛力新组,分别治以中药疏肝健脾方、中药疏肝健脾方+养心安神方,及中药疏肝健脾方+黛力新,治疗前后观察3组患者脾胃症状评分,采用36条目生活质量简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SF-36)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 疏肝养心组、疏肝黛力新组在改善FD患者脾胃症状,降低HAMA、HAMD评分,改善SF-36各维度评分方面显著优于疏肝组(P<0.05,或P<0.01);疏肝养心组与疏肝黛力新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方合养心安神方可明显改善FD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脾胃症状,并可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枳术宽中胶囊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ests, RCTs),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RCTs,共包括2 399例患者,文献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方面,枳术宽中胶囊治疗FD优于促消化药物(RR=1.15,95% CI为1.04~1.26,Z=2.72,P=0.007),枳术宽中胶囊结合促消化药物治疗FD优于单纯促消化药物(RR=1.28, 95% CI为1.18~1.39,Z=5.81, P=0.000),枳术宽中胶囊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FD优于单纯抗抑郁药物(RR=1.38, 95% CI为1.21~1.56,Z=4.98,P=0.000),枳术宽中胶囊结合抑酸药治疗FD优于单纯抑酸药(RR=1.25, 95% CI为1.09~1.43,Z=3.16, P=0.002)。另外,枳术宽中胶囊对比促消化药物在改善FD患者腹胀、胃痛方面优于促消化药物(腹胀积分:MD=-0.75, 95% CI为-1.20~-0.31,Z=3.30,P=0.001;胃痛积分:MD=-0.60, 95% CI为-0.91~-0.30,Z=3.88,P=0.000)。结论 枳术宽中胶囊单用或联用西药治疗FD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腹胀、胃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但尚需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十三味和中丸联合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肝胃不和型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十三味和中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在改善胃胀、胃痛、喜太息、纳差、早饱、上腹部烧灼感、胁肋窜痛和大便不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和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SF-36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SF-36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十三味和中丸联合针刺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肝胃不和型F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ID)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方法 将38例CI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黄连素、思密达或易蒙停治疗.结果 治疗组脾虚型、湿热型、脾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分别为14、10、1、1例,有效例数分别为11、7、1、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D的常见证型为脾虚型、脾肾阳虚型,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和胃消疣汤治疗非成熟型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非成熟型疣状胃炎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2周,再予泮托拉唑口服治疗2周;治疗组3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和胃消疣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 d。结果 治疗组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胃消疣汤治疗非成熟型疣状胃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不同的激素治疗阶段,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将62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按首始量、减量、维持量规范用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在不同的激素治疗阶段,分别采用解毒祛湿益肾养阴、清热利湿益气养阴、补益脾肾的中医治法。在不同的激素治疗阶段,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尿蛋白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umin, ALB)、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和肾功能。结果 在激素减量阶段,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尿蛋白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向心性肥胖、精神兴奋、痤疮、血糖升高、肝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激素维持量阶段,治疗组疾病总缓解率、中医证候总缓解率和尿蛋白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及向心性肥胖、精神兴奋、痤疮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激素减量和维持量阶段,治疗组在升高血浆ALB,降低24 h尿蛋白和血浆TG、TC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不同的糖皮质激素给药阶段,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显著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PNS的效果,减轻其不良反应,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月经期采用静脉滴注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共7 d;经后期采用清热利湿化瘀的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综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78例患者中,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58、13、7例,总有效率为91.0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